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涪江流域规模化养猪场沼液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7-07 11:58
【摘要】:沼气工程是实现规模化养猪场粪便资源化、无害化的有效途径,而沼液过量或不恰当施用会引起次生土壤环境污染。本研究选取涪江流域20个规模化养猪场为研究对象,分析沼气工程处理前后猪粪水及沼液的主要养分及重金属的变化,结合大田采样和盆栽实验,研究沼液长期和短期施用对土壤肥力质量和重金属累积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规模化养猪场猪粪水及沼液成分分析研究选取20个规模化养猪场猪粪水和沼液养分浓度较高,其中沼液中COD、TN、TP及NH4+-N的浓度均值分别为3875.1 mg/L、1932.7 mg/L、38.8 mg/L、804.2 mg/L。猪粪水和沼液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物Zn、Cu、Mn、As、Cr浓度较高,沼液电导率均值为8.38mS/cm。猪粪水和沼液直接农用可能会造成重金属污染风险及土壤盐渍化问题。(2)长期施用沼液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规模化养猪场周边农田连续施用沼液样地与对照样地对比显示:长期施用沼液引起土壤中0.25 mm机械性大团聚体含量提高,2 mm机械性团聚体比例介于73.99%~88.03%,蔬菜地中2 mm和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高于水田、小麦地;0.25 mm团聚体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随着长年连续农田沼液施用,表层土中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均增加。(3)施用3季沼液对土壤肥力和蔬菜生物量的影响大棚盆栽实验表明:施用3季沼液后,2 mm土壤机械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呈增加趋势;蔬菜最大叶长、鲜重及根重均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的含量与沼液浓度和施用量呈正相关。叶菜类蔬菜以稀释沼液2~5倍为宜,根茎类以稀释沼液1~2倍为宜,单次施用沼液500 mL/盆较为合适。(4)施用沼液对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影响大棚盆栽实验与大田实验比对研究表明:大田长期施用沼液后土壤(0~10cm)重金属Zn、Cu、Cr、As浓度较高,累积现象明显;室内盆栽施用3季沼液后,蔬菜土壤中Zn、Cu、Pb、Cr累积不明显,而重金属As和Cd含量较高,根茎类蔬菜地比叶菜类更易累积重金属As和Cd。大棚盆栽实验结果显示:第3季蔬菜土壤中Zn和Cu有效态含量占重金属全量比率分别为1.08%~2.12%、2.31%~5.65%;As和Cd的有效态含量占重金属全量的比率分别为0.67%~5.99%、1.24%~60.00%,这说明土壤中As和Cd累积应高度关注。第3季蔬菜可食部分的重金属As、Cd、Cr、Pb含量较高,根茎类蔬菜中Pb含量显著高于叶菜类;每季沼液容许消纳量为134.44~191.05 m3/hm2。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158;X713
【图文】:

沼液,关键词,土壤,可视化


图 1-1 基于 CNKI 数据库以“沼液”和“土壤”关键词可视化图谱Fig. 1-1 Visualized map analysis of biogas slurry and soil based on CNKI databas SCI 文献图谱分析中,基于 Webof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以“TS=bio soil”为检索式共检索到 90 条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软件 Citespace 软文献进行关键词图谱分析,其结果如图 1-2 所示。主要研究内容侧重于,围绕关键词“沼液”,进行了有机肥、厌氧发酵、风险评估、植物等,围绕“土壤”,关于土壤盐分、容许消纳量、土壤重金属、土壤微生究内容较多。SCI 文献关键词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对沼气工程、沼较多,而其他国家的研究侧重于沼液施用后对土壤影响的机理性研究,利用沼液提供了理论参考。

可视化分析,关键词,图谱,数据库


4(b)关键词 timeline 图谱分析图 1-2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关键词可视化分析图谱Fig. 1-2 Visualized map analysis of keywords based on web of science database1.2.2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畜禽粪便污染现状分析21 世纪以来,在科技革命、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需求提高的带动下,规模化畜禽养殖已成养殖业主要形式。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南、华中地区及两广地区。宣梦等[16]根据我国养殖分布,分为 6 个大区,分区研究规模化畜禽养殖治污模式,结合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特征有不同的治污模式,东北平原区以生物发酵床养殖为主,有机肥和污水均储存利用;中部平原区需对沼气工程产生的沼液

位置,涪江,嘉陵江,支流


2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况支流嘉陵江的右岸最大支流,发源于四川省松潘县与平流经绵阳市、遂宁市、重庆市等区域,汇入嘉陵江,全长平方千米。涪江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亚热带温雨量多,涪江中游人口众多,城镇密集,交通发达,耕业生产区之一,主产玉米、小麦、中药材等。规模化养猪场集中在丘陵区,分布在涪江周边,宽广的取涪江流域内的 20 个规模化养猪场调研,采样点集中油市、三台县、盐亭县共 16 个规模化养猪场,以及遂宁化养猪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建平;;规模化养猪场经营管理措施探讨[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8年12期

2 李婷;;规模化养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控[J];今日畜牧兽医;2017年02期

3 柴勇;;规模化养猪场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探究[J];畜禽业;2017年04期

4 卓卫杰;王彦丽;;大型规模化养猪场的建设[J];中国猪业;2017年04期

5 曹群;;规模化养猪场猪病综合防疫策略研究[J];乡村科技;2017年15期

6 刘平;黄峰;;规模化养猪场疫病防控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7年07期

7 江媚;;农村规模化养猪场猪病复杂的原因与应对策略[J];今日畜牧兽医;2017年08期

8 张兆顺;;规模化养猪场的环境控制[J];现代畜牧科技;2015年04期

9 李莹莹;王亮;;规模化养猪场疾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年02期

10 辛苏文;任继武;;浅谈规模化养猪场后备母猪的饲养与管理[J];甘肃畜牧兽医;2016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遂如;;规模化养猪场的消毒[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陈礼明;;规模化养猪场兽药的不合理使用及对策[A];中国猪业发展大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杜宏永;;论规模化养猪场疾病防治措施[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4 廖党金;杨光希;;规模化养猪场寄生虫病控制新技术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叶清友;;规模化养猪场如何做好环境保护[A];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6 张启和;刘忠琛;张明;;规模化养猪场环境控制措施[A];山东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活动成果——山东生态省建设与发展论文汇编[C];2004年

7 万遂如;;规模化养猪场的消毒程序[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高威;王远玲;刘晓成;陶晓婷;苏建权;徐杏;陆建飞;庄恒扬;;规模化养猪场处理污水对水稻中微量及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余华;;对规模化养猪场构建科学的饲养管理规程的探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三届猪病防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黄宝金;郑新平;;南平市规模化养猪场疫病流行特点及对策[A];福建省科协第三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创建精品畜牧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朝阳 吴海船;规模化养猪场如何做好免疫接种[N];山东科技报;2017年

2 通讯员 高亮;青河首家规模化养猪场运营[N];阿勒泰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郝丽霞;从两只小猪到规模化养猪场[N];河北科技报;2007年

4 记者 陈培娜;33家规模化养猪场承诺关停[N];潮州日报;2014年

5 陶立;现有防疫模式不能满足规模化养猪场需求[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3年

6 桃子;规模化养猪场自动化养猪设备的应用[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3年

7 玉露;规模化养猪场品种引进和改良[N];东方城乡报;2013年

8 河北省畜牧站 王银钱 邯郸市畜牧站 王付平 马金波;规模化养猪场建设标准[N];河北科技报;2013年

9 ;规模化养猪场更要防瘟病[N];新农村商报;2008年

10 吉林省白山市八道江区昌隆种猪场 孔俊岩 曹金荣;规模化养猪场呼吸道疾病的控制[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林斌;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2 高威;规模化养猪场处理废水稻麦田利用技术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3 杨先进;长江中下游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在规模猪场的防控[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4 于学武;辽宁省规模化养猪场PCV2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其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敏;涪江流域规模化养猪场沼液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D];西南科技大学;2019年

2 廖仁郡;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规模化养猪场碳足迹与水足迹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3 韩巍;规模化养猪场废水处理的试验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6年

4 杨福林;规模化养猪场污染负荷调查和污染控制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5年

5 朱正杰;规模化养猪场处理污水小麦田利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6 余华堂;石马河流域规模化养猪场废水固液分离技术及工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苏秋红;规模化养猪场饲料和粪便中铜含量分析及高铜猪粪对土壤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8 李能腾;小型规模化养猪场干料饲喂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6年

9 郭新;规模化养猪场废弃物处理过程中氮素损失特征及降低氮损失途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10 左春生;豫南地区规模化养猪场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调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45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2745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9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