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光照强度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8 04:54
  为探究光能对于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以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富平中试基地塿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光照强度下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变化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00万lux和1000lux光照1h后,土壤微生物量碳分别增加了96.77%和112.9%。其中土壤含水率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较为显著,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土壤温度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含量影响不显著。 

【文章来源】:绿色科技. 2020,(10)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光照强度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研究


光强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土壤微生物量,光强,光照强度,含水率


图3分别为不同光照强度下土壤含水率和温度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试验开始后,不同光照强度下土壤含水率均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其中10000lux光照强度下土壤含水率下降速率最快,其次为1000lux光照强度的土壤含水率,CK处理的土壤含水率变化最小。试验开始后,10000lux光照强度下土壤温度明显升高,1000lux光照强度土壤温度略微有所升高,CK处理的土壤温度呈下降趋势。图4为光照强度与土壤含水率、温度之间的关系,1、2、3分别为CK、1000lux和10000lux光照强度。根据统计分析可知,光照强度与土壤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表明光照可以显著降低土壤含水率。光照强度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光照可以显著增加土壤温度。

土壤图,含水率,土壤,光照强度


图5为土壤含水率、温度分别与土壤微生物量碳之间的关系,根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表明土壤含水率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含量的影响显著。土壤温度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原因可能在于7.2~20℃的温度均适宜土壤微生物的生活,导致温度变化对微生物量碳的影响不显著。图4 光照强度与土壤含水率、温度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施氮和覆膜对旱作春玉米农田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朱利霞,岳善超,沈玉芳,李世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01)
[2]邹城东滩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基础呼吸的特征[J]. 渠俊峰,葛梦玉,王坤,刘姝,候玉乐,张绍良,李钢,陈浮.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08)
[3]城市污泥与园林废弃物混合堆肥施用对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J]. 连鹏,范周周,郭东矗,曾莹帆,周金星,彭霞薇.  环境科学学报. 2018(07)
[4]种还分离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及酶活性的影响[J]. 刘龙,李志洪,赵小军,崔婷婷.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4)
[5]秸秆还田配施微生物菌剂与有机肥施用对黑土微生物量碳的影响[J]. 李传宝,王宏燕,赵伟,许毛毛,袁佳慧,李晓庆.  江苏农业科学. 2017(05)
[6]改性沸石改良底泥对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及酶活性的影响[J]. 文嘉,曾光明,安赫,贾民娟,易元杰,彭志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7(02)
[7]微生物对分解底物碳氮磷化学计量的响应和调节机制[J]. 周正虎,王传宽.  植物生态学报. 2016(06)
[8]煤矸石填埋场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时空变异[J]. 马守臣,张合兵,王锐,关中美,郭增长.  煤炭学报. 2015(07)
[9]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研究的新进展[J]. 葛全胜,郑景云,郝志新,张学珍,方修琦,王欢,闫军辉.  地理学报. 2014(09)
[10]锡林郭勒典型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分布特征[J]. 邵玉琴,杨桂霞,崔宇新,辛小平,刘钟龄,戴雅婷,赵吉.  中国草地学报. 2011(02)

硕士论文
[1]耕作措施对大豆田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D]. 张冰.东北农业大学 2011
[2]四种经济林枝叶碳氮磷元素含量及其内吸收率比较[D]. 郭钰.福建农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04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04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e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