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生防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8 11:18
人参是传统名贵中药材,我国是世界上生产人参的大国,吉林省作为人参药材的道地产区,人参产业是其东部山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在人工栽培的条件下多种病害经常混合发生,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容易造成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并且易诱导病原微生物产生抗药性。利用土壤微生物拮抗作用研究开发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技术,已受到普遍重视。为了获得对人参几种重要的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生防放线菌,本研究以采自栽培人参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分离土壤中放线菌。并开展了生防放线菌菌株的鉴定、生防放线菌有效组分的分布、生防放线菌对人参愈伤组织的促生长作用及对防御酶系的抗性诱导、生防放线菌对常见农药的抗性研究等方面研究,取得了以下结果:1.采用平板对峙法初筛、滤纸片法复筛得到对人参土传病害真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4株放线菌,并对其抑菌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FX-10、FX-61、FX-137对人参的5种病原菌;FX-139对人参的7种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并且抑菌效果稳定。FX-10对毁灭柱孢菌、灰葡萄孢菌和FX-61对人参核盘菌的抑制率分别达到91.28%、91.8%、90.07%,抑制作用显著。仅FX-139菌株对立枯丝核菌有抑制...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文献综述
第一章 人参常见病害的研究概况
1.1 人参概述
1.2 人参常见病害的致病菌及发病规律
1.3 人参常见病害的防治
1.4 人参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放线菌相关的研究进展
2.1 放线菌的分类地位及特点
2.2 放线菌的形态结构
2.3 放线菌的生态分布
2.4 放线菌的分离
2.5 生防放线菌的筛选
2.6 生防放线菌的作用机制
第二篇研究内容
第一章 人参病原菌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筛选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结果与分析
1.4 结论与讨论
第二章 生防放线菌的分类鉴定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生防放线菌的特性的研究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结论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参内生生防真菌的筛选与鉴定[J]. 杨骁,李长田.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2]人参锈腐病拮抗放线菌的鉴定及发酵条件[J]. 姜云,陈长卿,王琳,马贵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09)
[3]人参黑斑病菌拮抗菌的筛选及抑菌活性测定[J]. 崔立萍,丁元元,刘天鹤,何成龙,高郁芳.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1(03)
[4]加拿大蓬水浸液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J]. 许春媚,杨莉,韩梅,杨利民.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9)
[5]放线菌769发酵液对水稻体内主要防御酶活性的影响[J]. 隋丽,徐文静,杜茜,陈光,董英山,李启云.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9(04)
[6]人参锈腐病拮抗放线菌筛选、形态及培养特征研究[J]. 马贵龙,张阿桃,王美英.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8(05)
[7]3种新型杀菌剂对人参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及田间防病效果[J]. 关一鸣,吴连举,王英平,逄世峰,李刚,刘廷惠. 特产研究. 2008(03)
[8]东北人参2007-2008年度走势浅析[J]. 丁乡.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07)
[9]海洋新放线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J]. 王淑霞,朱天骄,卢圳域,顾谦群,朱伟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7(09)
[10]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青钱柳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含量的影响[J]. 上官新晨,郭春兰,杨武英,蒋艳,沈勇根.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6(06)
博士论文
[1]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生防放线菌研究[D]. 王靖.四川农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水因子对黄芩黄酮类代谢影响研究[D]. 姜雪.吉林农业大学 2013
[2]吉林省人参主要病害安全用药技术研究[D]. 王春伟.吉林农业大学 2011
[3]人参土传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D]. 姜竹.黑龙江大学 2010
[4]放线菌株YB024对小麦全蚀病生物防治机制研究[D]. 李乐.河南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04902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文献综述
第一章 人参常见病害的研究概况
1.1 人参概述
1.2 人参常见病害的致病菌及发病规律
1.3 人参常见病害的防治
1.4 人参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放线菌相关的研究进展
2.1 放线菌的分类地位及特点
2.2 放线菌的形态结构
2.3 放线菌的生态分布
2.4 放线菌的分离
2.5 生防放线菌的筛选
2.6 生防放线菌的作用机制
第二篇研究内容
第一章 人参病原菌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筛选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结果与分析
1.4 结论与讨论
第二章 生防放线菌的分类鉴定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生防放线菌的特性的研究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结论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参内生生防真菌的筛选与鉴定[J]. 杨骁,李长田.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2]人参锈腐病拮抗放线菌的鉴定及发酵条件[J]. 姜云,陈长卿,王琳,马贵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09)
[3]人参黑斑病菌拮抗菌的筛选及抑菌活性测定[J]. 崔立萍,丁元元,刘天鹤,何成龙,高郁芳.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1(03)
[4]加拿大蓬水浸液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J]. 许春媚,杨莉,韩梅,杨利民.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9)
[5]放线菌769发酵液对水稻体内主要防御酶活性的影响[J]. 隋丽,徐文静,杜茜,陈光,董英山,李启云.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9(04)
[6]人参锈腐病拮抗放线菌筛选、形态及培养特征研究[J]. 马贵龙,张阿桃,王美英.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8(05)
[7]3种新型杀菌剂对人参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及田间防病效果[J]. 关一鸣,吴连举,王英平,逄世峰,李刚,刘廷惠. 特产研究. 2008(03)
[8]东北人参2007-2008年度走势浅析[J]. 丁乡.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07)
[9]海洋新放线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J]. 王淑霞,朱天骄,卢圳域,顾谦群,朱伟明.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7(09)
[10]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青钱柳愈伤组织生长和黄酮含量的影响[J]. 上官新晨,郭春兰,杨武英,蒋艳,沈勇根.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6(06)
博士论文
[1]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生防放线菌研究[D]. 王靖.四川农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水因子对黄芩黄酮类代谢影响研究[D]. 姜雪.吉林农业大学 2013
[2]吉林省人参主要病害安全用药技术研究[D]. 王春伟.吉林农业大学 2011
[3]人参土传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D]. 姜竹.黑龙江大学 2010
[4]放线菌株YB024对小麦全蚀病生物防治机制研究[D]. 李乐.河南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04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04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