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西柳沟丘陵区土壤组成及对流域产沙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2-21 02:29
  为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不同地貌单元组成土壤对流域产沙的影响,选择西柳沟为典型流域,针对地表物质分布开展现场调研取样,分析西柳沟丘陵区坡面土壤组成以及不同土壤产沙对流域输沙的影响。运用泥沙动力学理论,利用河道断面资料和泥沙参数,结合流域的洪水输沙特性,求出相应条件下西柳沟流域出口段河流悬沙上限粒径值为0.12 mm。在一般洪水条件下,西柳沟丘陵地区粗骨土、栗钙土进入黄河的比例分别为18%、20%。 

【文章来源】:人民黄河. 2020,42(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西柳沟丘陵区土壤组成及对流域产沙的影响


西柳沟及十大孔兑位置平面示意

土壤分布,土壤分布,沟流,采样点


图2为依据遥感图像解析的西柳沟表层土壤分布情况,自下而上分布有草原风沙土、新积土、栗钙土、淡栗钙土、粗骨土、潮土6类土壤(见表1)。草原风沙土位于西柳沟流域的中游和上游,占西柳沟流域面积的16%,其中上游部分为流域发源地,形似哑铃,横向长5.5~6.0 km;栗钙土分布于流域干流两侧,占流域面积的53.7%,属于水力侵蚀的主要区域;粗骨土分布于流域中上游两侧,呈南北长、东西窄的带状形态,覆盖了西柳沟大部分支流的上游,再加上该区域植被覆盖率较低,荒坡面积大,属于水力侵蚀强度最大的地区。表1 西柳沟丘陵区土壤特点及分布情况 土壤类型 土壤特点 区块数 面积/km2 面积占比/% 草原风沙土 颗粒组成十分均一,粗沙含量高 4 196.19 16.0 新积土 分布在地势相对低深谷段的松散物质 1 28.75 2.3 栗钙土 暗栗色的腐殖质、少盐碱和弱黏性 6 660.09 53.7 淡栗钙土 隶属栗钙土,出现部位较栗钙土更浅 2 9.91 0.8 粗骨土 质地砾质性强,结构性差,疏松多孔 2 306.00 24.9 潮土 富含碳酸钙的黄土性沉积物 1 28.50 2.3

曲线,曲线,中值粒径,土壤


表2 不同土壤沙样中值粒径统计 mm 编号 D1 D2 D3 D4 D5 D6 D7 中值粒径 1.10 0.22 0.11 0.42 0.20 0.22 0.09表3 不同土壤平均粒配组成(小于某粒径级百分含量) 粒径级/mm 土类/% 栗钙土 粗骨土 风沙土 31 100 100 100 10 100 100 86 2 100 100 61.9 1 99.1 99.5 46.3 0.5 95.7 91.7 32.3 0.25 57.7 52.3 17.4 0.1 10.5 7.4 4.8 0.075 4.3 4.5 3.3 0.05 3.4 2.4 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20年水蚀风蚀交错区小流域侵蚀及坡-沟产沙演变的粒径对比分析[J]. 马瞳宇,李谭宝,张平仓,马芹,雷泳南,孙艳萍,徐金鹏,张晓萍.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4)
[2]黄河上游孔兑高含沙洪水特点与冲淤特性[J]. 王平,侯素珍,张原锋,吴保生.  泥沙研究. 2013(01)
[3]黄河内蒙古段孔兑水沙特点分析[J]. 王平,田勇,侯素珍,张原锋.  人民黄河. 2012(11)
[4]黄河上游水沙变化及成因分析[J]. 侯素珍,王平,楚卫斌.  泥沙研究. 2012(04)
[5]再谈黄河中游粗泥沙的来源[J]. 史学建,刘宇梁,黄静,彭红,王昌高,董飞飞.  人民黄河. 2007(02)
[6]流域侵蚀产沙平衡研究进展[J]. 范昊明,蔡强国.  泥沙研究. 2004(02)
[7]泥沙源区沟道输沙能力的计算方法[J]. 费祥俊,邵学军.  泥沙研究. 2004(01)
[8]“粒度分析法”在小流域泥沙来源研究中的应用[J]. 王晓.  水土保持研究. 2002(03)
[9]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高含沙水流的粒度组成及其地貌学意义[J]. 许炯心.  泥沙研究. 1999(05)
[10]应用137Cs研究小流域泥沙来源[J]. 杨明义,田均良,刘普灵.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03)



本文编号:3043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43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c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