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马唐生防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测定

发布时间:2021-02-23 07:38
  马唐(Digitaria sanguinlis)是世界上18种恶性农田杂草之一,分布十分广泛,且不易防除,危害性大。现阶段对马唐的防除方法大多为化学除草剂的使用。长期使用化学除草剂容易造成生态环境污染、杂草耐药性增加等不良后果,对农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产生了很大的危害。生物防治因其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成为目前除草剂进一步开发的新热点。然而,由于缺少高效的生防菌株,目前多数生物除草剂的研究开发进展缓慢,使得真正商品化生产的生物除草剂非常稀少。本论文主要以马唐为标靶,开展高效生防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本实验室从马唐种子和罹病幼苗上共分离得到真菌6株,放线菌和细菌各1株。其中真菌HD-05和HD-06的菌丝体部分和发酵液部分都能够对杂草马唐的种子萌发和生长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进一步开发、研究的潜力。根据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28S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HD-05鉴定为雪腐霉属真菌(Microdochium sp.),可能为一新种;将菌株HD-06鉴定为暗球腔菌属真菌(Phaeosphaeria sp.)。致病性分析结果表明,两株真菌的发酵液对马唐种子的萌发抑制率均能够达到100%,菌株HD-...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马唐生防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测定


图34催芽处理对马唐种T?萌发率的影响??Fig.3-4?Effect?of?the?accelerating?germination?treatment?on??

菌丝形态,菌株,种子萌发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HD-06处理,说明菌株HD-05和菌株HD-06处理能显著抑制马唐种子的萌发。??但是菌株HD-05和菌株HD-06处理之间的P=0.2079?(P>0.05),说明这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另外,菌株HD-03、菌株HD-04和菌株HD-01对马唐种子的萌发也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是没有菌株HD-05和菌株HD-06处理的效果明显。其它几个??菌株的萌发率和对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将HD-05和HD-06做为后续??试验所用菌种。??100??■?lllhlll??对照?HD-01?HD-02?HD-03?HD-04?HD-05?HD-06?细菌放线菌??菌株编号??图3-5不同分离菌株对马唐种子萌发的影响??Fig.3-5?Effect?of?different?islates?on?the?morbidity?of?Digitaria?sanguinlis??3.4生防菌株的鉴定??生防菌株的鉴定包括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两大方面。形态观察能够直??观的表现出菌落在菌丝形态、颜色、分生孢子形状和大小等方面,而分子生物学??鉴定能从分子方面对其可能的进化发育进行分析,结合起来,就能较准确、全面??的对菌株进行鉴定。??3.4.1形态观察??3.4.1.1菌株HD-05的形态观察??对菌株HD-05的形态观察结果(图3-6)表明,在PDA培养基上,28°C无??-28-??

形态图,菌株,形态,孢子


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r?t…u■著_??L?ImSm'm??:V美〈.P'y^.??,°?.二〒?-’’??*???..??§?^?#?_?\^>\h??.丨.??"*C?'?I?Z?.?注:a,?HD-05在PDA培养基上培养8d的??f?,:霉:、:?菌落形态:b,?HD-05在PDA培养基上??^?培养20d的菌落形态;c,分生孢子器(X??,,參>.'?/?*?*;?10);?d,有裂口的分生孢子器(X40);??^?■'?二:二e,?PDA?上的孢子角(Xl〇):?f,菌丝二??叉状分支(X100);?g,孢子器内流出的??■*?大量油球(X400);?h,从孢子角释放出??大量线形孢子(X?100);?i,长线型分生??y?*???孢子(X400):?j,萌发的长线形孢子(x??r?/?,?,,?.?640)。??'!?U...??图3-6菌株HD-05各部分形态特征??Fig.3-6?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strain?HD-05??-3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化学除草剂研发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尹会会,杨中旭,李秋芝,李海涛,王士红,李彤.  山东农业科学. 2013(04)
[2]不同表面消毒方法对核桃叶内生菌分离效果的比较[J]. 李晓红,傅本重,麻春花,刘丽.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8)
[3]马唐生防菌Col-68发酵条件的筛选[J]. 赵美娜,邱海萍,姜华,张震,毛雪琴,王教瑜,柴荣耀,杜新法,王艳丽,孙国昌.  浙江农业学报. 2012(03)
[4]利用植物病原真菌除草的研究进展[J]. 郭田,夏汉祥,刘美,廖美德.  世界农药. 2012(02)
[5]微生物农药研发进展及各国管理现状[J]. 陈源,卜元卿,单正军.  农药. 2012(02)
[6]不同浓度下四种除草剂对福寿螺和坑螺的生态毒理效应[J]. 赵兰,骆世明,黎华寿,贺鸿志,陈桂葵,秦俊豪.  生态学报. 2011(19)
[7]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 叶非,冯理.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4)
[8]杂草对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抗性[J]. 苏少泉.  农药研究与应用. 2010(01)
[9]马唐草新月弯孢生物学特性及其代谢产物活性测定[J]. 杨叶,胡美姣,王兰英.  中国生物防治. 2009(02)
[10]植物病原真菌毒素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 韩珊,朱天辉,李芳莲.  四川林业科技. 2008(06)

博士论文
[1]常见禾草病原真菌资源调查和除草潜力研究[D]. 赵杏利.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2]淡水粪壳纲及无性型真菌系统学及人为干扰下的淡水真菌多样性研究[D]. 胡殿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

硕士论文
[1]马唐生防菌Col-68(Colletotrichum sp.)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遗传改良[D]. 陈娟.浙江师范大学 2010
[2]牡丹叶斑病病原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 段亚冰.河南科技大学 2009
[3]细菌除草剂马唐致病菌的筛选[D]. 冀营光.河北工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472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472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a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