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林龄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真菌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的化感潜力
发布时间:2021-02-23 22:16
木麻黄是海南省海防林的优良先锋树种,近年来出现了林分衰老、更新困难等现象,主要原因是林地的化感作用。木麻黄含有丰富的内生菌资源,且发现其根内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含有部分化感物质,表明微生物参与了木麻黄的化感作用。凋落物作为林地养分转移的中间体,其内外真菌可能也与木麻黄的化感作用有关,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选取海南省海口市桂林洋海滨的3个木麻黄林(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作为研究样地,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林龄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真菌的多样性,探究凋落物真菌群落结构特征;结合传统经典法和ITS rDNA测序分离鉴定凋落物可培养真菌;将凋落物纯培养真菌发酵液分别作用于木麻黄种子,探究其对木麻黄种子的化感潜力;利用GC-MS技术检测化感潜力较强的可培养凋落物内外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比较分析其与木麻黄凋落物、土壤和根浸提液的共有物质。本研究为木麻黄凋落物真菌生态功能的探究奠定基础,为进一步研究木麻黄林化感物质的合成机理及化感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解决木麻黄林自我更新困难等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林龄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真菌共得...
【文章来源】: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省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地概况与样品采集
1.5.1 研究地概况
1.5.2 样品采集与保存
第二章 不同林龄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真菌多样性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2.2 样品表面灭菌
2.2.3 凋落物内外真菌测序
2.2.4 凋落物和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1 数据质控
2.3.2 真菌群落多样性与组成分析
2.3.3 真菌群落差异分析
2.3.4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凋落物内外真菌多样性
2.4.2 凋落物内外真菌PCoA分析
2.4.3 凋落物内外真菌的OTUs分析
2.4.4 凋落物内外真菌群落组成
2.4.5 内外真菌物种丰度分析
2.4.6 内外真菌LEfSe分析
2.4.7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2.5 讨论
2.5.1 内外真菌群落组成
2.5.2 内外真菌差异物种
2.5.3 内外真菌优势物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林龄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真菌的分离鉴定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内生真菌分离的表面灭菌效果检测
3.3.2 凋落物可培养内外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3.4 讨论
3.4.1 真菌在凋落物内外的分布
3.4.2 凋落物真菌在不同林龄的分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真菌发酵液对自身种子的化感潜力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及分析
4.3.1 凋落物内外真菌对木麻黄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4.3.2 凋落物内外真菌对木麻黄种子绝对发芽率的影响
4.3.3 凋落物内外真菌对木麻黄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4.3.4 凋落物内外真菌对木麻黄种子的化感效应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GC-MS鉴定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2.3 数据处理
5.3 结果及分析
5.3.1 凋落物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GC-MS检测结果
5.3.2 2种抑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GC-MS检测结果
5.3.3 凋落物真菌代谢产物与凋落物、土壤、根浸提液共有物质比较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048323
【文章来源】: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省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地概况与样品采集
1.5.1 研究地概况
1.5.2 样品采集与保存
第二章 不同林龄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真菌多样性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2.2.2 样品表面灭菌
2.2.3 凋落物内外真菌测序
2.2.4 凋落物和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1 数据质控
2.3.2 真菌群落多样性与组成分析
2.3.3 真菌群落差异分析
2.3.4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凋落物内外真菌多样性
2.4.2 凋落物内外真菌PCoA分析
2.4.3 凋落物内外真菌的OTUs分析
2.4.4 凋落物内外真菌群落组成
2.4.5 内外真菌物种丰度分析
2.4.6 内外真菌LEfSe分析
2.4.7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2.5 讨论
2.5.1 内外真菌群落组成
2.5.2 内外真菌差异物种
2.5.3 内外真菌优势物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林龄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真菌的分离鉴定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内生真菌分离的表面灭菌效果检测
3.3.2 凋落物可培养内外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3.4 讨论
3.4.1 真菌在凋落物内外的分布
3.4.2 凋落物真菌在不同林龄的分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真菌发酵液对自身种子的化感潜力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及分析
4.3.1 凋落物内外真菌对木麻黄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4.3.2 凋落物内外真菌对木麻黄种子绝对发芽率的影响
4.3.3 凋落物内外真菌对木麻黄种子发芽势的影响
4.3.4 凋落物内外真菌对木麻黄种子的化感效应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木麻黄凋落物内外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GC-MS鉴定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2.3 数据处理
5.3 结果及分析
5.3.1 凋落物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GC-MS检测结果
5.3.2 2种抑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GC-MS检测结果
5.3.3 凋落物真菌代谢产物与凋落物、土壤、根浸提液共有物质比较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048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48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