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PBP/GOBP的功能分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9 14:01
夜蛾科昆虫大多为农林重要害虫,化学杀虫剂的持续和大量使用,不但使害虫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而且引起的环境污染及农药残留等问题日益突出,亟待开发新型的无公害替代防治技术。目前,基于昆虫嗅觉调控的害虫防治策略已经在农业害虫和媒介昆虫的防治上得到运用,但相关的分子机制仍然不十分清楚。相比于其他昆虫,夜蛾科昆虫的成虫由于夜间活动,其性信息素通讯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种特异性,因此在两性间的交配和种群繁衍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binding protein,PBP)和普通气味结合蛋白(General odorant-binding protein,GOBP)是鳞翅目昆虫特有的两类重要的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OBP)亚家族,传统观点认为前者参与性信息素分子的结合和运输,后者则和普通气味分子的感受有关。然而,在夜蛾科中,一种昆虫普遍存在3个不同的PBP基因和2个不同的GOBP基因,且这5个基因在不同种间具有很高的保守性。那么,夜蛾科PBP/GOBP在两个亚家族间及亚家族内不同成员间的进化关系如何?它们在功能上是否已产生明...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昆虫嗔觉信号传导送径不意图(Sanchez-GraciaetaL,?2009)??Figure?1-1?Schematic?representation?of?insect?olfactory?signal?transduction?cascade??
?這縱NAL巧系N沒QUCTION?^??图1-1昆虫嗔觉信号传导送径不意图(Sanchez-GraciaetaL,?2009)??Figure?1-1?Schematic?representation?of?insect?olfactory?signal?transduction?cascade??1.1.2嗅觉感受器??在触角和下顯须表面,分布着各种类型的嗅觉感受器。嗅觉感受器主要由表皮、??淋巴液和神经细胞沮成。在上表皮上分布着多个小孔,与外界环境相通,气味分子就??是通过这些小孔进入昆虫的淋己液中;这些小孔分为单层和双层,分别扮演不同的功??能。根据其形态、结构和感受气味的不同,嗅觉感受器分为多种类型:毛形感受器??(Trichoid?sensillum)、锥形感受器(Basiconica?sensillum)、腔锥形感受器(Coeloconica??sensillum)、刺形感受器(Chaeticasensillum)等(Schneider,?1964)。每一种嗅觉感受??器中含有数量不等的嗅觉感受神经元(通常为1至5个),协调不同类型的气味分子。??在果蜡中,3种常见的重要感受器是毛形、锥形和腔锥形感受器(图1-2):毛形??感雙器主要与性信息素的识别有关
图1-5家蚕BmorPBpB的晶体结构(Sandleret化,2000)??Nt和Ct:分布表示N端和C端。??Figure?1-5?Crystal?structure?of?BmorPBpB??Nt?and?Ct:?N-terminus?and?C-terminus,?i*espectively.素结合蛋白的生理功能??gt和Riddiford从多音大蚕蛾的触角中鉴定到第一个鱗触角性信息素敏感的毛形感器中表达,并且通过放射PBP能够结合多音大蚕蛾的性信息素。因此,认为P责性信息素分子的结合,并运送这些分子穿过亲水性息素受体(Vogt?and?Riddi抗rd,1981)。在前期过程中,在多音大蚕蛾、昨蚕、舞毒蛾、小菜蛾、棒巢頓等昆的性信息素,而对植物气味仅有较弱的结合能力,说明。??研巧表明PBP也参与受体神经元的激活过程,从而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草地螟普通气味结合蛋白Ⅰ(Lsti-GOBP1)蛋白表达纯化及结合特性分析[J]. 孙红岩,尹姣,冯红林,李克斌,席景会,曹雅忠. 昆虫学报. 2011(04)
[2]斜纹夜蛾信息素结合蛋白3基因的分子鉴定及进化分析[J]. 杨芳,贺鹏,董双林.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0(05)
[3]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J]. 孙宇,贾凌云,任军. 分析化学. 2007(05)
[4]蛾类昆虫雄性信息素及其功能[J]. 杨明伟,董双林. 华东昆虫学报. 2006(03)
[5]昆虫信息素结合蛋白及其分子运输机制和生理功能研究进展[J]. 修伟明,董双林,王荫长. 昆虫学报. 2005(05)
[6]化学交联在蛋白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 吴伟立,方宏清,徐金森,陈惠鹏. 生命的化学. 2004(06)
[7]甜菜夜蛾的饲养方法介绍[J]. 黄春霞,朱丽梅,倪珏萍,曹晓宇. 昆虫知识. 2002(03)
[8]甜菜夜蛾性信息素组分的鉴定及其田间试验[J]. 董双林,杜家纬. 植物保护学报. 2002(01)
本文编号:3089696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1-1昆虫嗔觉信号传导送径不意图(Sanchez-GraciaetaL,?2009)??Figure?1-1?Schematic?representation?of?insect?olfactory?signal?transduction?cascade??
?這縱NAL巧系N沒QUCTION?^??图1-1昆虫嗔觉信号传导送径不意图(Sanchez-GraciaetaL,?2009)??Figure?1-1?Schematic?representation?of?insect?olfactory?signal?transduction?cascade??1.1.2嗅觉感受器??在触角和下顯须表面,分布着各种类型的嗅觉感受器。嗅觉感受器主要由表皮、??淋巴液和神经细胞沮成。在上表皮上分布着多个小孔,与外界环境相通,气味分子就??是通过这些小孔进入昆虫的淋己液中;这些小孔分为单层和双层,分别扮演不同的功??能。根据其形态、结构和感受气味的不同,嗅觉感受器分为多种类型:毛形感受器??(Trichoid?sensillum)、锥形感受器(Basiconica?sensillum)、腔锥形感受器(Coeloconica??sensillum)、刺形感受器(Chaeticasensillum)等(Schneider,?1964)。每一种嗅觉感受??器中含有数量不等的嗅觉感受神经元(通常为1至5个),协调不同类型的气味分子。??在果蜡中,3种常见的重要感受器是毛形、锥形和腔锥形感受器(图1-2):毛形??感雙器主要与性信息素的识别有关
图1-5家蚕BmorPBpB的晶体结构(Sandleret化,2000)??Nt和Ct:分布表示N端和C端。??Figure?1-5?Crystal?structure?of?BmorPBpB??Nt?and?Ct:?N-terminus?and?C-terminus,?i*espectively.素结合蛋白的生理功能??gt和Riddiford从多音大蚕蛾的触角中鉴定到第一个鱗触角性信息素敏感的毛形感器中表达,并且通过放射PBP能够结合多音大蚕蛾的性信息素。因此,认为P责性信息素分子的结合,并运送这些分子穿过亲水性息素受体(Vogt?and?Riddi抗rd,1981)。在前期过程中,在多音大蚕蛾、昨蚕、舞毒蛾、小菜蛾、棒巢頓等昆的性信息素,而对植物气味仅有较弱的结合能力,说明。??研巧表明PBP也参与受体神经元的激活过程,从而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草地螟普通气味结合蛋白Ⅰ(Lsti-GOBP1)蛋白表达纯化及结合特性分析[J]. 孙红岩,尹姣,冯红林,李克斌,席景会,曹雅忠. 昆虫学报. 2011(04)
[2]斜纹夜蛾信息素结合蛋白3基因的分子鉴定及进化分析[J]. 杨芳,贺鹏,董双林.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0(05)
[3]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J]. 孙宇,贾凌云,任军. 分析化学. 2007(05)
[4]蛾类昆虫雄性信息素及其功能[J]. 杨明伟,董双林. 华东昆虫学报. 2006(03)
[5]昆虫信息素结合蛋白及其分子运输机制和生理功能研究进展[J]. 修伟明,董双林,王荫长. 昆虫学报. 2005(05)
[6]化学交联在蛋白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 吴伟立,方宏清,徐金森,陈惠鹏. 生命的化学. 2004(06)
[7]甜菜夜蛾的饲养方法介绍[J]. 黄春霞,朱丽梅,倪珏萍,曹晓宇. 昆虫知识. 2002(03)
[8]甜菜夜蛾性信息素组分的鉴定及其田间试验[J]. 董双林,杜家纬. 植物保护学报. 2002(01)
本文编号:30896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89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