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质地和砧木对苹果根际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其碳源利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20 18:32
以分别栽培于砂壤土、壤土和黏壤土,砧木为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和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的2年生盆栽‘红富士’苹果(Malus×domestica Borkh.‘Red Fuji’)幼树根际土为试材,分析根际和未栽植果树的非根际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细菌根际效应、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功能多样性及其碳源利用类型等。结果表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的拷贝数、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以及功能多样性指数均是黏壤土>壤土>砂壤土、平邑甜茶根际土>八棱海棠根际土、根际土>非根际土。两种砧木的细菌根际效应均是在砂壤土最大,黏壤土最小;砂壤土中的细菌丰度受砧木的影响最大。根际和非根际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均是黏壤土>壤土>砂壤土;根际微生物群落对酚酸和羧酸类碳源的利用能力显著高于非根际;八棱海棠根际微生物群落对羧酸类碳源的利用能力在砂壤土中最高、在黏壤土中最低,平邑甜茶根际微生物群落正相反。根际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类型因土壤质地而异,在砂壤土中主要利用氨基酸类,其次是碳水化合物和羧酸类;在壤土中主要利用...
【文章来源】:园艺学报. 2020,47(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不同质地土壤苹果砧木根际细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
在非根际土微生物群落中,黏壤土AWCD值始终最大,其次壤土,砂壤土最小。在八棱海棠根际土微生物群落中,AWCD值0~96 h时呈现出砂壤土>黏壤土>壤土的趋势,但在120 h后则表现为黏壤土>壤土>砂壤土,并均高于非根际土;在平邑甜茶根际土微生物群落中,黏壤土的AWCD值始终最高,壤土AWCD值在120 h以后大于砂壤土,并均高于非根际土(图2)。2.3不同质地土壤中苹果砧木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图3中各点的距离表示微生物群落的相似程度,距离越近相似程度越高。相同质地土壤下,两种砧木根际微生物群落聚集在一起,而土壤质地不同则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其中,壤土中八棱海棠根际和平邑甜茶根际分布在第一、二象限,位于PC2正端;黏壤土中八棱海棠根际和平邑甜茶根际分布在第二象限,位于PC1负端和PC2正端;砂壤土中八棱海棠根际和平邑甜茶根际分布在第三象限,位于PC1负端和PC2负端;而非根际的3种质地土壤聚集在第三、四象限,位于PC2负端。可见,根际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受到了土壤质地类型的影响,而两种砧木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较小,质地的作用更大。3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壤孔隙结构与土壤微环境和有机碳周转关系的研究进展[J]. 张维俊,李双异,徐英德,刘旭,安婷婷,朱平,彭畅,汪景宽. 水土保持学报. 2019(04)
[2]滇池流域富磷退化山区主要优势植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黄娜,周苡,吴晓妮,付登高,赵洛琪.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4)
[3]水稻和小麦根际效应及细菌群落特征的比较研究[J]. 王晓婷,陈瑞蕊,井忠旺,冯有智,姚童言,林先贵. 土壤学报. 2019(02)
[4]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J]. 姚琦,尤青,李媛宏,张起畅,殷浩能,吴红萍,王锐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7(05)
[5]松嫩草地4种植物功能群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差异[J]. 曲同宝,王呈玉,庞思娜,张建峰. 生态学报. 2015(17)
[6]砷矿区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多样性[J]. 华建峰,林先贵,蒋倩,张华勇,陈茜,殷云龙.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2)
[7]宁南山区典型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J]. 安韶山,李国辉,陈利顶. 生态学报. 2011(18)
[8]Biolog法在环境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 田雅楠,王红旗.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03)
[9]土壤活性有机质及其与土壤质量的关系[J]. 王清奎,汪思龙,冯宗炜,黄宇. 生态学报. 2005(03)
本文编号:3091468
【文章来源】:园艺学报. 2020,47(08)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不同质地土壤苹果砧木根际细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
在非根际土微生物群落中,黏壤土AWCD值始终最大,其次壤土,砂壤土最小。在八棱海棠根际土微生物群落中,AWCD值0~96 h时呈现出砂壤土>黏壤土>壤土的趋势,但在120 h后则表现为黏壤土>壤土>砂壤土,并均高于非根际土;在平邑甜茶根际土微生物群落中,黏壤土的AWCD值始终最高,壤土AWCD值在120 h以后大于砂壤土,并均高于非根际土(图2)。2.3不同质地土壤中苹果砧木根际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图3中各点的距离表示微生物群落的相似程度,距离越近相似程度越高。相同质地土壤下,两种砧木根际微生物群落聚集在一起,而土壤质地不同则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其中,壤土中八棱海棠根际和平邑甜茶根际分布在第一、二象限,位于PC2正端;黏壤土中八棱海棠根际和平邑甜茶根际分布在第二象限,位于PC1负端和PC2正端;砂壤土中八棱海棠根际和平邑甜茶根际分布在第三象限,位于PC1负端和PC2负端;而非根际的3种质地土壤聚集在第三、四象限,位于PC2负端。可见,根际微生物群落的代谢功能受到了土壤质地类型的影响,而两种砧木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较小,质地的作用更大。3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壤孔隙结构与土壤微环境和有机碳周转关系的研究进展[J]. 张维俊,李双异,徐英德,刘旭,安婷婷,朱平,彭畅,汪景宽. 水土保持学报. 2019(04)
[2]滇池流域富磷退化山区主要优势植物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 黄娜,周苡,吴晓妮,付登高,赵洛琪. 水土保持研究. 2019(04)
[3]水稻和小麦根际效应及细菌群落特征的比较研究[J]. 王晓婷,陈瑞蕊,井忠旺,冯有智,姚童言,林先贵. 土壤学报. 2019(02)
[4]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J]. 姚琦,尤青,李媛宏,张起畅,殷浩能,吴红萍,王锐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7(05)
[5]松嫩草地4种植物功能群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差异[J]. 曲同宝,王呈玉,庞思娜,张建峰. 生态学报. 2015(17)
[6]砷矿区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多样性[J]. 华建峰,林先贵,蒋倩,张华勇,陈茜,殷云龙.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2)
[7]宁南山区典型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J]. 安韶山,李国辉,陈利顶. 生态学报. 2011(18)
[8]Biolog法在环境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J]. 田雅楠,王红旗.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03)
[9]土壤活性有机质及其与土壤质量的关系[J]. 王清奎,汪思龙,冯宗炜,黄宇. 生态学报. 2005(03)
本文编号:3091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91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