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三川河流域土壤侵蚀及其时空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3 07:44
  本研究以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主要的方法,参考土壤学和水土保持学等学科,对流域尺度下黄土高原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状况开展研究。在对1990年和2010三川河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研究区20年间土壤侵蚀状况进行时空动态分析,以期为黄土高原区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获取了三川河流域土壤侵蚀因子LS坡度坡长因子、R降雨量因子、K土壤可蚀性因子、P水土保持因子和C植被管理和措施因子,并在ArcGIS10中创建Geodatabase空间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管理。2.通过转移矩阵的方法对三川河流域20年间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时空关系变化研究,结果进行研究发现三川河流域整体土壤侵蚀状况状态较差,主要的侵蚀类型为中度侵蚀以下的侵蚀类型,经过20年的治理平均侵蚀模数由4709.93t/km2·a下降到4070.94t/km2·a,此外强度以上侵蚀主要位于流域的三川河干流内,转移矩阵显示剧烈-极强烈-强烈-中度-轻度-微度的一个转移方向逐渐转好。3.本文研究土壤侵蚀在海拔高度、地形坡度、土地利用覆盖等环境因子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在1200m... 

【文章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三川河流域土壤侵蚀及其时空变化研究


图2.1?商流域位置与逞感影像图??-7-??

侵蚀因子,降雨量,因子,距离加权


根据章文波的模型,参照1960-2009年中国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变化趋势wsi,通过中国??气象共享服务网来得到的H川河流域周围站点降雨量数据,利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得到三??川河1990年和2010年的降雨量侵蚀因子民(图3.1)。??-9-??

可蚀性,因子,生态科学,西部环境


表示有机碳的含量,%:?SN,?=1-SAN/100。??在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共享中也上下载的第二次全国1:400万的±壤调查的??±壤图,在ArcGIS中运用公式3.4计算±壤可蚀性K?(图3.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PDTank模型及其在三川河流域的应用[J]. 徐宗学,罗睿.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2]东北地区土壤侵蚀空间变化特征研究[J]. 焦剑.  水土保持研究. 2010(03)
[3]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J]. 胡建军,王庆阳,刘煊娥,杨亚娟.  水土保持研究. 2006(04)
[4]基于GIS和RUSLE的土壤侵蚀量计算——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例[J]. 许月卿,邵晓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04)
[5]土壤可蚀性研究述评[J]. 宋阳,刘连友,严平,曹彤.  干旱区地理. 2006(01)
[6]黄河三川河流域水沙特性分析[J]. 杨峰,杨涛,李学春.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4(03)
[7]区域尺度土壤侵蚀研究方法[J]. 王飞,李锐,杨勤科,张晓萍.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3(04)
[8]利用日雨量计算降雨侵蚀力的方法研究[J]. 章文波,谢云,刘宝元.  地理科学. 2002(06)
[9]云南省金沙江流域土壤流失方程研究[J]. 杨子生.  山地学报. 2002(S1)
[10]土壤侵蚀量预报模型研究进展[J]. 符素华,刘宝元.  地球科学进展. 2002(01)

博士论文
[1]基于植被结构特征的土壤侵蚀遥感定量反演[D]. 林杰.南京林业大学 2011
[2]三川河流域雨水资源化及环境效应研究[D]. 段喜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东辽河流域土壤侵蚀与景观格局时空关系研究[D]. 刘立文.吉林大学 2013
[2]基于“3S”技术的峨庄流域土壤侵蚀格局及动态[D]. 袁利.山东农业大学 2008
[3]基于RUSLE模型的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D]. 曾凌云.北京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954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0954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4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