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砂地土壤水分、粒径、容重的空间变异及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6 16:57
土壤水分含量对土壤侵蚀、植物生长及植被恢复过程都会产生极大影响。土壤粒径分布和容重作为土壤的重要特性,对土壤的入渗性能、持水能力,生产力和退化等都有显著影响。鉴于此,本研究选取西北旱区景泰县有300多年历史的压砂地作为研究对象,并以裸地作为对照组(CK),通过大田采样和实验室测定分析,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各研究区0-50cm深度的土壤水分含量及容重、粒径分布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为探明压砂地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规律,以不同种植年限的压砂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空间分布图、平均相对偏差、时间稳定性系数等方法分析研究了压砂地土壤水分的时间稳定性特征及空间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各地型土壤水分含量呈现出新砂地>中砂地>老砂地>裸地的变化趋势;表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异性最强,这种变异性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减弱;随土层深度的增大,土壤水分的时间稳定性增强,选定的代表性测点可在较长时期内表征整个研究区的平均土壤水分含量。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研究区土壤水分长期监测点的合理布设。(2)绘制土壤含水率的统计箱线图,并计算得出各压砂地土壤水分含量在...
【文章来源】: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及采样位置分布
实验地景象
c) 中砂地 d) 老砂地图 3.4 0-10cm 土层土壤含水率空间分布图3.3 土壤水分的时空稳定性及代表性测点确定29402336425518564916201357750414864 2960596211544724355339521451301222461543441038613719313421275832453172563332654128680.01.02.03.04.05.06.0-0.4-0.20.00.20.40 10 20 30 40 50 60 70土壤含水率(%)平均相对偏差秩次(a1) 裸地: 0-10 cmMRDITSMSWC940487162 2357203618385154496412 14244147305039421362334635431122195529315860593171553453427321025563761442155246268631282.04.06.08.0-0.20.00.20.40 10 20 30 40 50 60 70土壤含水率(%)平均相对偏差(a2) 裸地:10-30 c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疆伊犁地区草地土壤容重空间格局分析[J]. 周李磊,朱华忠,钟华平,杨华,索菲娅,邵小明,周星杰. 草业学报. 2016(01)
[2]小流域尺度土壤容重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变异[J]. 冯强,段宝玲,姜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3]压砂地土壤水分的时间稳定性研究[J]. 赵文举,李晓萍,范严伟,郁文,唐学芬.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5(06)
[4]西北旱区压砂地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J]. 赵文举,李晓萍,范严伟,郁文,唐学芬.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7)
[5]压砂年限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J]. 王超,王菲,吴秀玲,王建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08)
[6]不同尺度下土壤粒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J]. 赵明月,赵文武,刘源鑫. 生态学报. 2015(14)
[7]西南岩溶盆地土壤干容重协同克里格分析[J]. 杨奇勇,张发旺. 农业机械学报. 2015(02)
[8]黄土高原土壤粒径分形特征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J]. 茹豪,张建军,李玉婷,杨宗儒,冯换成. 农业机械学报. 2015(04)
[9]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有效水空间变异及其季节性特征[J]. 高晓东,吴普特,张宝庆,黄俊,赵西宁. 土壤学报. 2015(01)
[10]黄土丘陵区浅沟表层土壤容重的空间变异特征[J]. 耿韧,张光辉,李振炜,王浩,栾莉莉.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4)
本文编号:3101931
【文章来源】: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区及采样位置分布
实验地景象
c) 中砂地 d) 老砂地图 3.4 0-10cm 土层土壤含水率空间分布图3.3 土壤水分的时空稳定性及代表性测点确定29402336425518564916201357750414864 2960596211544724355339521451301222461543441038613719313421275832453172563332654128680.01.02.03.04.05.06.0-0.4-0.20.00.20.40 10 20 30 40 50 60 70土壤含水率(%)平均相对偏差秩次(a1) 裸地: 0-10 cmMRDITSMSWC940487162 2357203618385154496412 14244147305039421362334635431122195529315860593171553453427321025563761442155246268631282.04.06.08.0-0.20.00.20.40 10 20 30 40 50 60 70土壤含水率(%)平均相对偏差(a2) 裸地:10-30 cm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疆伊犁地区草地土壤容重空间格局分析[J]. 周李磊,朱华忠,钟华平,杨华,索菲娅,邵小明,周星杰. 草业学报. 2016(01)
[2]小流域尺度土壤容重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变异[J]. 冯强,段宝玲,姜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3]压砂地土壤水分的时间稳定性研究[J]. 赵文举,李晓萍,范严伟,郁文,唐学芬.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5(06)
[4]西北旱区压砂地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特征[J]. 赵文举,李晓萍,范严伟,郁文,唐学芬. 农业工程学报. 2015(17)
[5]压砂年限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J]. 王超,王菲,吴秀玲,王建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08)
[6]不同尺度下土壤粒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例[J]. 赵明月,赵文武,刘源鑫. 生态学报. 2015(14)
[7]西南岩溶盆地土壤干容重协同克里格分析[J]. 杨奇勇,张发旺. 农业机械学报. 2015(02)
[8]黄土高原土壤粒径分形特征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J]. 茹豪,张建军,李玉婷,杨宗儒,冯换成. 农业机械学报. 2015(04)
[9]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有效水空间变异及其季节性特征[J]. 高晓东,吴普特,张宝庆,黄俊,赵西宁. 土壤学报. 2015(01)
[10]黄土丘陵区浅沟表层土壤容重的空间变异特征[J]. 耿韧,张光辉,李振炜,王浩,栾莉莉.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4)
本文编号:3101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101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