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堆放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13 22:08
为了探究城市生活垃圾堆放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多样性和功能的影响,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哈尔滨市双城区垃圾堆放土壤和距离垃圾堆放50 m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及功能预测。结果表明:对照组和处理组分别得到85435和76432条有效序列;相较于未堆放土壤,堆放生活垃圾的土壤细菌Chao1指数降低14.47%,细菌Shannon指数降低15.01%;在细菌门分类水平上,2组土壤的优势门类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但相对丰度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绿弯菌门增加幅度最大,为7.0%;而拟杆菌门减少幅度最大,为12.6%;优势属类为黄单胞菌属和硫化细菌属的相对丰度最高。其中硫化细菌属(Bacillus)相对于对照组增加4.3%。PICRUSt预测结果表明,6个代谢通路中有41个KEGG二级功能群,其中氨基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为2组样品...
【文章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2021,37(17)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不同处理土壤样品在门分类水平上细菌组成
图1 不同处理土壤样品在门分类水平上细菌组成通过Venn图分析2个处理土壤细菌共有的OTU数量及特有的OTU数量,共有的OTU数量有1775个,占总数的63.3%,对照组特有的属数量有763个,占总数的27.2%,处理组特有的属数量有266个,占总数的9.5%(图4)。
生活垃圾堆放条件下土壤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显著降低,而且垃圾堆放改变了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组成,但是土壤细菌主要的功能并未发生显著改变,其一级代谢功能均为代谢,二级代谢功能均为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因此,为降低垃圾堆放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还需要进一份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及无害化利用。本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探究生活垃圾堆放对土壤微生物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基础数据,而且对于未来合理利用生活垃圾提供理论参考。4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藏班戈县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综合分析与评价[J]. 旦增,孟德安,周文武,汪晶,周鹏,穷达卓玛,车悦驰,韩智勇.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1(01)
[2]城市生活垃圾堆放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 张子赟,何欣樾,王明皓,石娟,张天尧,周家旺,高楠,马超. 安徽农学通报. 2020(20)
[3]绿弯菌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鲜文东,张潇橦,李文均. 微生物学报. 2020(09)
[4]湿垃圾好氧堆肥产品施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张青青,徐冰,李跃忠,张浪,梁晶. 园林. 2020(07)
[5]短期填埋龄垃圾堆体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种群分布特征[J]. 黄耀民,王亚楠,孙英杰,开颜,陈璐. 环境科学学报. 2019(12)
[6]湿地变形菌门甲烷氧化菌群的缺氧能量代谢[J]. 汪欢,郑越,杨烨怡,陈向南,杨帆,吴雪娥,杨朝晖,赵峰. 土壤学报. 2020(04)
[7]北京市北神树生活垃圾填埋场细菌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J]. 吴双,王磊,夏孟婧,李振山.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6(06)
[8]来源于电子垃圾污染地区的重金属抗性菌株研究[J]. 胡昱,陈飚,阚劼,张青岩,黄通旺.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03)
[9]模拟氮沉降增加对不同树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黄幸然,郭萍萍,吴旺旺,胡宝叶,易志刚. 生态学杂志. 2016(06)
[10]高温微生物菌剂加速垃圾填埋场好氧稳定化进程的研究[J]. 夏向利,唐和清,杨子陆,王继勇,林卓. 环境工程学报. 2016(04)
硕士论文
[1]不同填埋龄生活垃圾理化特性及细菌多样性研究[D]. 陈璐.青岛理工大学 2018
[2]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微生物多样性与甲烷、氨气减排研究[D]. 王晓琳.北京林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82889
【文章来源】:中国农学通报. 2021,37(17)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不同处理土壤样品在门分类水平上细菌组成
图1 不同处理土壤样品在门分类水平上细菌组成通过Venn图分析2个处理土壤细菌共有的OTU数量及特有的OTU数量,共有的OTU数量有1775个,占总数的63.3%,对照组特有的属数量有763个,占总数的27.2%,处理组特有的属数量有266个,占总数的9.5%(图4)。
生活垃圾堆放条件下土壤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显著降低,而且垃圾堆放改变了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组成,但是土壤细菌主要的功能并未发生显著改变,其一级代谢功能均为代谢,二级代谢功能均为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代谢。因此,为降低垃圾堆放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还需要进一份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及无害化利用。本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探究生活垃圾堆放对土壤微生物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基础数据,而且对于未来合理利用生活垃圾提供理论参考。4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藏班戈县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综合分析与评价[J]. 旦增,孟德安,周文武,汪晶,周鹏,穷达卓玛,车悦驰,韩智勇.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1(01)
[2]城市生活垃圾堆放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J]. 张子赟,何欣樾,王明皓,石娟,张天尧,周家旺,高楠,马超. 安徽农学通报. 2020(20)
[3]绿弯菌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 鲜文东,张潇橦,李文均. 微生物学报. 2020(09)
[4]湿垃圾好氧堆肥产品施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张青青,徐冰,李跃忠,张浪,梁晶. 园林. 2020(07)
[5]短期填埋龄垃圾堆体内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种群分布特征[J]. 黄耀民,王亚楠,孙英杰,开颜,陈璐. 环境科学学报. 2019(12)
[6]湿地变形菌门甲烷氧化菌群的缺氧能量代谢[J]. 汪欢,郑越,杨烨怡,陈向南,杨帆,吴雪娥,杨朝晖,赵峰. 土壤学报. 2020(04)
[7]北京市北神树生活垃圾填埋场细菌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J]. 吴双,王磊,夏孟婧,李振山.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6(06)
[8]来源于电子垃圾污染地区的重金属抗性菌株研究[J]. 胡昱,陈飚,阚劼,张青岩,黄通旺.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03)
[9]模拟氮沉降增加对不同树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黄幸然,郭萍萍,吴旺旺,胡宝叶,易志刚. 生态学杂志. 2016(06)
[10]高温微生物菌剂加速垃圾填埋场好氧稳定化进程的研究[J]. 夏向利,唐和清,杨子陆,王继勇,林卓. 环境工程学报. 2016(04)
硕士论文
[1]不同填埋龄生活垃圾理化特性及细菌多样性研究[D]. 陈璐.青岛理工大学 2018
[2]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微生物多样性与甲烷、氨气减排研究[D]. 王晓琳.北京林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82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282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