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万州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5 08:59
  珍惜、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开展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认清耕地利用现状,对于提高耕地利用综合效益,实现耕地优化集约利用具有现实意义。土地集约利用定量评价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核心工作,主要包括评价方法、评价内容以及指标的选取和构建等方面,其中耕地集约利用内涵、评价方法、指标的选取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重庆市万州区为研究区,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耕地集约利用内涵,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PSR模型为基础,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研究区耕地集约利用进行实证研究。以万州区下辖乡镇(街道)为评价单元,合理分析评价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耕地集约利用模式和合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万州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表现为万州区北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较高,东部、西部、南部地区总体较低;(2)通过计算得出万州区2011年耕地集约度为0.1492,低于各个乡镇(街道)集约度的算术平均值,由此可以知道,万州区耕地集约...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耕地集约利用内涵及理论基础
    2.1 耕地集约利用内涵
    2.2 耕地集约利用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土地稀缺理论
        2.2.3 农业区位论
        2.2.4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2.2.5 投入产出理论
3 研究区概况
    3.1 万州区概况
        3.1.1 自然条件
        3.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万州区耕地资源形势
        3.2.1 土地利用结构
        3.2.2 耕地资源动态变化趋势
        3.2.3 耕地资源质量状况
4 万州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
    4.1 评价方法
        4.1.1 PSR模型
        4.1.2 层次分析法
        4.1.3 熵值法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2.1 评价目标
        4.2.2 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4.2.3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3.1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4.3.2 指标权重计算
    4.4 耕地集约度计算
    4.5 评价结果与分析
        4.5.1 评价结果
        4.5.2 评价结果分析
5 耕地集约利用模式及对策建议探讨
    5.1 耕地集约利用模式探讨
        5.1.1 耕地集约利用模式
        5.1.2 万州区耕地集约利用配置模式探讨
    5.2 促进万州区耕地集约利用建议
        5.2.1 增强耕地保护意识
        5.2.2 制定和完善耕地保护相关政策
        5.2.3 提高农业人力资本水平
        5.2.4 积极培育农产品市场,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5.2.5 进行耕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5.2.6 运用科技手段,提高耕地综合利用效益
        5.2.7 调整耕地种植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发表及参与课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PSR框架模型的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J]. 逄忠臣,冯仁德.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1(16)
[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东港市耕地地力评价研究[J]. 明亮.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1(04)
[3]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的江西省农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及政策建议[J]. 姚成胜.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0(03)
[4]基于层次分析的土地适宜性评价[J]. 袁婷,黄楚兴.  中国商界. 2010(02)
[5]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 董秀茹,王秋兵,石水莲.  土壤通报. 2008(02)
[6]基于FUZZY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扬州市为例[J]. 王金地,欧名豪,胡传景.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01)
[7]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新疆为例[J]. 吕晓,李振波,刘新平,朱亚夫.  新疆农垦经济. 2007(09)
[8]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人工神经网络判定——以深圳市为例[J]. 常青,王仰麟,吴健生,李双成.  中国土地科学. 2007(04)
[9]近十年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进展[J]. 祝小迁,程久苗,王娟,李渊.  现代城市研究. 2007(07)
[10]西安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J]. 杨东朗,安晓丽.  经济地理. 2007(03)

硕士论文
[1]运城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 王琳.山西财经大学 2013
[2]新疆兵团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 张军.新疆大学 2009
[3]基于熵值法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 熊小青.西南大学 2009
[4]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 陈珏.东北农业大学 2009
[5]河北省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 孙景璐.河北农业大学 2008
[6]潜江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 何佑勇.华中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854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2854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f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