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防菌混合发酵液对植物土传病害防治、土壤性质微生物区系和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25 15:25
长期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和连茬耕作,造成了土壤退化、板结,土壤肥力下降、生产力降低,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改变,病原微生物增加,土传病害发病严重,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最终使作物品质下降,农药残留增加,药害肥害严重,严重阻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目前,对土传病害的防治措施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包括换土、暴晒消毒等措施,因其工程量大,实际应用效果不理想;化学防治手段会导致病原菌抗药性增加,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生物防治主要利用生防微生物进行防治,而现在单一生防菌防病谱狭窄,防治效果不稳定。利用多种生防微生物防治可在土壤中植入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可以竞争、抑制病原菌,减轻病原压力,诱导植物抗性,促进植物生长,从而达到防治土传病害的效果。黑根霉(Rhizopus nigricans)和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pseudokoningii)是本实验室从土壤传播疾病严重地区的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的具有生物防治活性的两种丝状真菌。本文以黑根霉和拟康氏木霉混合发酵液为基础,研究了混合发酵工艺,通过混合发酵化学成分的分析,发现该工艺增加了抗菌物质,增加了增加系统抗性...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2两种生防真菌对尖孢镰刀菌生长的体外抑菌试验??(a)对峙实验;吒)发酵液抑制实验;(c)孢子萌发实验(10X40)标尺20|jm??SDG:黑根霉;SDT:拟康氏木霉;MCF:黑根霉和拟康氏木霉混合发酵液??--
山东大学博士毕业论文??I-?**????^???I?ISDG??**?I?1SDT??'〇〇-?IHMCF??9。:?T|J????80-?I?**?丄??一?70-?**??!=:?I??”「14??Mycelium?Fermented?liquid?Spore?germination??Antagonistic?experiment??图2-3两种生防真菌对尖孢镰刀菌生长的体外抑菌率??SDG:黑根霉;SDT:拟康氏木霉;MCF:黑根霉和拟康氏木霉混合发酵液??Fig.?2-3?Inhibition?rate?of?bio-control?fungi?against?Fusarium?oxysporum?in?vitro.??SDG:?fermented?liquid?of?R.?nigricans;?SDT:?fermented?liquid?of?T.?pseudokoningii;?MCF:?mixed??fermented?liquid?of?R.?nigricans?and?T.?pseudokoningii??2.3.3混合发酵工艺优化??2.3.3.1混合发酵培养基优化??(1)碳源的选择??不同的碳源对混合发酵液中抑菌物质的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由图2-4中可??以看出,玉米粉、蔗糖、糖蜜作物碳源的使用效果不好,发酵液抑菌效果较差,??而可溶性淀粉和玉米淀粉的使用效果都较好,其中可溶性淀粉效果显著优于玉米??淀粉,因此选用可溶性淀粉作为混合发酵的碳源。但由于玉米淀粉比较廉价,可??在工业生产中作为碳源的添加剂以降低成本。??23??
山东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6-??E?24-??I仏麵麵??vMmmm??i?14_??M圓圓_圓_??Soluble?starch?Com?starch?Com?flour?Sucrose?Molasses??图2-4不同碳源对混合发酵生产抗菌物质的影响??Fig.?2-4?Effect?of?different?carbon?sources?on?antibacterial?substances?production??(2)氮源的选择??氮源可以通过影响微生物的相关代谢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与分泌。对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豆粕粉、硫酸铵作为混合发酵的氮??源进行了评价。结果如图2-5,蛋白胨和硫酸铵作为氮源时,混合发酵液抑菌效??果较差,氮源为酵母膏、牛肉膏和豆粕更适宜抑菌物质的产生,三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因为豆粕廉价,有利于工业上的生产应用,因此将豆粕用作混合发酵??的最适氮源。??2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木霉T6和青霉K菌株混合培养的溶磷促生效应[J]. 任季平,李发康,丁有来,王雪,薛应钰. 草原与草坪. 2019(02)
[2]混合寄生真菌发酵液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毒力和防效[J]. 许艳丽,鲁建聪,宋洁,潘凤娟. 土壤与作物. 2018(02)
[3]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及其在土传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展望[J]. 周登博,井涛,陈宇丰,冯仁军,起登凤,张妙宜,谢江辉. 热带农业科学. 2018(02)
[4]矿质元素对核桃腐烂病病害程度的影响[J]. 冯雷,徐万里,薛权宏,唐光木,孙宁川,顾玉忠. 经济林研究. 2017(04)
[5]抗病品种在香蕉枯萎病绿色防控上的应用[J]. 甘林,杜宜新,郑加协,杨秀娟,阮宏椿,石妞妞,陈福如. 热带作物学报. 2016(10)
[6]哈茨木霉T23对茄子叶片内防御酶系的影响[J]. 刘朝辉,曾华兰,何炼,叶鹏盛,韦树谷,张骞方,李琼英. 西南农业学报. 2014(05)
[7]根系分泌物介导下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关系研究进展与展望[J]. 吴林坤,林向民,林文雄. 植物生态学报. 2014(03)
[8]枯草芽孢杆菌Cy-29菌悬液处理对红阳猕猴桃贮藏期品质的影响[J]. 胡欣洁,秦文,刘云,丁捷,曾议霆. 食品工业科技. 2013(16)
[9]哈茨木霉Tr-92诱导黄瓜对灰霉病系统抗性的研究[J]. 王淑霞,张丽萍,黄亚丽,张骥,杜晓哲,尹淑丽.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3(02)
[10]绿色木霉H6对香蕉枯萎病的诱导抗性作用[J]. 辛鑫,刘磊,潘江禹,黄俊生. 广东农业科学. 2013(07)
博士论文
[1]解淀粉芽孢杆菌NJN-6拮抗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研究[D]. 袁军.南京农业大学 2016
[2]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与土传枯萎病防控研究[D]. 薛超.南京农业大学 2015
[3]抑制香蕉土传枯萎病土壤的微生物区系特征及调控[D]. 沈宗专.南京农业大学 2015
[4]牛蒡低聚果糖诱导水果采后保鲜的机制研究[D]. 孙斐.山东大学 2013
[5]施用微生物有机肥调控棉花黄萎病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效应研究[D]. 李俊华.南京农业大学 2011
[6]寡雄腐霉RCU1菌株及寡雄蛋白诱导番茄抗病性的研究[D]. 王爱英.浙江大学 2010
[7]微生物有机肥缓解黄瓜枯萎病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D]. 张树生.南京农业大学 2009
[8]西瓜连作土传枯萎病微生物生态学机理及其生物防治[D]. 吴洪生.南京农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芽孢杆菌对油菜根肿病和稻瘟病的生防潜能研究[D]. 何有为.华中农业大学 2018
[2]内生地衣芽孢杆菌TG116诱导番茄对灰霉病系统抗性的初探[D]. 冯蕾.西北师范大学 2016
[3]几种采前因素对猕猴桃耐贮性影响的研究[D]. 黎洋.贵州大学 2015
[4]拟康氏木霉和黑根霉对枯萎病的协同防治作用[D]. 樊恒达.山东大学 2015
[5]采前喷施草酸、水杨酸对美味猕猴桃果实采后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D]. 朱玉燕.浙江工商大学 2015
[6]气调贮藏对红阳猕猴桃和桑葚采后保鲜效果及其生理机制的研究[D]. 王亚楠.南京农业大学 2014
[7]1-MCP对红阳猕猴桃果实采后品质、后熟及酚类抗氧化活性的影响[D]. 杨丹.西南大学 2011
[8]“皖翠”猕猴桃热处理保鲜机理研究[D]. 刘延娟.安徽农业大学 2010
[9]1—MCP保持猕猴桃品质和果实硬度的机理研究[D]. 王强.安徽农业大学 2010
[10]防治土传香蕉枯萎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D]. 何欣.南京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02285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2两种生防真菌对尖孢镰刀菌生长的体外抑菌试验??(a)对峙实验;吒)发酵液抑制实验;(c)孢子萌发实验(10X40)标尺20|jm??SDG:黑根霉;SDT:拟康氏木霉;MCF:黑根霉和拟康氏木霉混合发酵液??--
山东大学博士毕业论文??I-?**????^???I?ISDG??**?I?1SDT??'〇〇-?IHMCF??9。:?T|J????80-?I?**?丄??一?70-?**??!=:?I??”「14??Mycelium?Fermented?liquid?Spore?germination??Antagonistic?experiment??图2-3两种生防真菌对尖孢镰刀菌生长的体外抑菌率??SDG:黑根霉;SDT:拟康氏木霉;MCF:黑根霉和拟康氏木霉混合发酵液??Fig.?2-3?Inhibition?rate?of?bio-control?fungi?against?Fusarium?oxysporum?in?vitro.??SDG:?fermented?liquid?of?R.?nigricans;?SDT:?fermented?liquid?of?T.?pseudokoningii;?MCF:?mixed??fermented?liquid?of?R.?nigricans?and?T.?pseudokoningii??2.3.3混合发酵工艺优化??2.3.3.1混合发酵培养基优化??(1)碳源的选择??不同的碳源对混合发酵液中抑菌物质的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由图2-4中可??以看出,玉米粉、蔗糖、糖蜜作物碳源的使用效果不好,发酵液抑菌效果较差,??而可溶性淀粉和玉米淀粉的使用效果都较好,其中可溶性淀粉效果显著优于玉米??淀粉,因此选用可溶性淀粉作为混合发酵的碳源。但由于玉米淀粉比较廉价,可??在工业生产中作为碳源的添加剂以降低成本。??23??
山东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6-??E?24-??I仏麵麵??vMmmm??i?14_??M圓圓_圓_??Soluble?starch?Com?starch?Com?flour?Sucrose?Molasses??图2-4不同碳源对混合发酵生产抗菌物质的影响??Fig.?2-4?Effect?of?different?carbon?sources?on?antibacterial?substances?production??(2)氮源的选择??氮源可以通过影响微生物的相关代谢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与分泌。对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豆粕粉、硫酸铵作为混合发酵的氮??源进行了评价。结果如图2-5,蛋白胨和硫酸铵作为氮源时,混合发酵液抑菌效??果较差,氮源为酵母膏、牛肉膏和豆粕更适宜抑菌物质的产生,三者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因为豆粕廉价,有利于工业上的生产应用,因此将豆粕用作混合发酵??的最适氮源。??2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木霉T6和青霉K菌株混合培养的溶磷促生效应[J]. 任季平,李发康,丁有来,王雪,薛应钰. 草原与草坪. 2019(02)
[2]混合寄生真菌发酵液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毒力和防效[J]. 许艳丽,鲁建聪,宋洁,潘凤娟. 土壤与作物. 2018(02)
[3]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及其在土传病害防治中的应用展望[J]. 周登博,井涛,陈宇丰,冯仁军,起登凤,张妙宜,谢江辉. 热带农业科学. 2018(02)
[4]矿质元素对核桃腐烂病病害程度的影响[J]. 冯雷,徐万里,薛权宏,唐光木,孙宁川,顾玉忠. 经济林研究. 2017(04)
[5]抗病品种在香蕉枯萎病绿色防控上的应用[J]. 甘林,杜宜新,郑加协,杨秀娟,阮宏椿,石妞妞,陈福如. 热带作物学报. 2016(10)
[6]哈茨木霉T23对茄子叶片内防御酶系的影响[J]. 刘朝辉,曾华兰,何炼,叶鹏盛,韦树谷,张骞方,李琼英. 西南农业学报. 2014(05)
[7]根系分泌物介导下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关系研究进展与展望[J]. 吴林坤,林向民,林文雄. 植物生态学报. 2014(03)
[8]枯草芽孢杆菌Cy-29菌悬液处理对红阳猕猴桃贮藏期品质的影响[J]. 胡欣洁,秦文,刘云,丁捷,曾议霆. 食品工业科技. 2013(16)
[9]哈茨木霉Tr-92诱导黄瓜对灰霉病系统抗性的研究[J]. 王淑霞,张丽萍,黄亚丽,张骥,杜晓哲,尹淑丽.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3(02)
[10]绿色木霉H6对香蕉枯萎病的诱导抗性作用[J]. 辛鑫,刘磊,潘江禹,黄俊生. 广东农业科学. 2013(07)
博士论文
[1]解淀粉芽孢杆菌NJN-6拮抗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研究[D]. 袁军.南京农业大学 2016
[2]香蕉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与土传枯萎病防控研究[D]. 薛超.南京农业大学 2015
[3]抑制香蕉土传枯萎病土壤的微生物区系特征及调控[D]. 沈宗专.南京农业大学 2015
[4]牛蒡低聚果糖诱导水果采后保鲜的机制研究[D]. 孙斐.山东大学 2013
[5]施用微生物有机肥调控棉花黄萎病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效应研究[D]. 李俊华.南京农业大学 2011
[6]寡雄腐霉RCU1菌株及寡雄蛋白诱导番茄抗病性的研究[D]. 王爱英.浙江大学 2010
[7]微生物有机肥缓解黄瓜枯萎病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作用机制[D]. 张树生.南京农业大学 2009
[8]西瓜连作土传枯萎病微生物生态学机理及其生物防治[D]. 吴洪生.南京农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芽孢杆菌对油菜根肿病和稻瘟病的生防潜能研究[D]. 何有为.华中农业大学 2018
[2]内生地衣芽孢杆菌TG116诱导番茄对灰霉病系统抗性的初探[D]. 冯蕾.西北师范大学 2016
[3]几种采前因素对猕猴桃耐贮性影响的研究[D]. 黎洋.贵州大学 2015
[4]拟康氏木霉和黑根霉对枯萎病的协同防治作用[D]. 樊恒达.山东大学 2015
[5]采前喷施草酸、水杨酸对美味猕猴桃果实采后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D]. 朱玉燕.浙江工商大学 2015
[6]气调贮藏对红阳猕猴桃和桑葚采后保鲜效果及其生理机制的研究[D]. 王亚楠.南京农业大学 2014
[7]1-MCP对红阳猕猴桃果实采后品质、后熟及酚类抗氧化活性的影响[D]. 杨丹.西南大学 2011
[8]“皖翠”猕猴桃热处理保鲜机理研究[D]. 刘延娟.安徽农业大学 2010
[9]1—MCP保持猕猴桃品质和果实硬度的机理研究[D]. 王强.安徽农业大学 2010
[10]防治土传香蕉枯萎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D]. 何欣.南京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02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02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