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措施对甘肃引黄灌区新垦盐碱荒地改良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1 08:04
引黄灌区在甘肃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盐碱荒地的开发利用、次生盐渍化防治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以土壤管理和高效灌溉为核心,加强现代农业技术条件下土壤盐渍化的成因、类型、分布、发生程度、发生机理的研究,提出相应的改良利用对策和建议,必将有效提高引黄灌区盐碱地生产能力,对促进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有着积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比较和分析新垦盐碱荒地、种植3a和6a后土壤盐分、pH及盐分离子在剖面上分布特征的差异,探讨了综合改良条件下不同种植年限盐碱耕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同时,在甘肃引黄高扬程灌区选择典型区域(靖远县北滩乡景滩村,37°05′N,104°40′E)设置3项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定额、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和不同耕作措施对对新垦盐碱荒地土壤盐分运移规律、脱盐率以及作物产量等的影响,揭示了不同治理措施对改善土壤肥力、促进耕层土壤脱盐和提高作物产量的效果。研究结果如下:(1)种植3a和6a后盐碱耕地0~100cm土层盐分和Cl-、SO42-、Ca2+、Mg2+、Na+含量均明显降低,表明土壤环境质量在逐步得到改善。由于各种离子的迁移...
【文章来源】: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盐碱地改良措施及研究进展
1.2.1 物理措施
1.2.2 化学措施
1.2.3 工程措施
1.2.4 生物措施
1.2.5 综合措施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及处理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 相关参数与计算方法
2.5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种植年限盐碱荒地土壤盐分离子分布特征
3.1.1 不同种植年限盐碱耕地水溶性总盐分布特征
3.1.2 不同种植年限盐碱耕地 pH 变化特征
3.1.3 不同种植年限盐碱耕地土壤阴离子分布特征
3.1.4 不同种植年限盐碱耕地土壤阳离子分布特征
3.2 不同灌溉方式对新垦盐碱荒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3.2.1 对玉米拔节期株高的影响
3.2.2 对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 值)的影响
3.2.3 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2.4 对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
3.2.5 对土壤脱盐率的影响
3.3 不同耕作措施对新垦盐碱荒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3.3.1 不同耕作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3.3.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 pH 的影响
3.3.3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3.3.4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脱盐率的影响
3.4 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对新垦盐碱荒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3.4.1 对油葵苗期株高的影响
3.4.2 对油葵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 值)的影响
3.4.3 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4.4 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3.4.5 对土壤紧实度的影响
3.4.6 对土壤脱盐效果的影响
3.4.7 对土壤盐分含量和离子组成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不同种植年限盐碱荒地土壤盐分离子分布特征
4.1.2 不同灌溉方式对新垦盐碱荒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4.1.3 不同耕作措施对新垦盐碱荒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4.1.4 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对新垦盐碱荒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4.2 讨论
4.2.1 不同种植年限盐碱荒地土壤盐分离子分布特征
4.2.2 不同灌溉方式对新垦盐碱荒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4.2.3 不同耕作措施对新垦盐碱荒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4.2.4 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对新垦盐碱荒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时期施用土壤改良剂对河灌区苏打盐碱地土壤及青贮玉米生长的影响[J]. 郑普山,冯悦晨,郝保平,丁玉川,王立志,张延芳. 中国农学通报. 2013(30)
[2]稻田施用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对比试验[J]. 李冬瑞,刘渤,马广福. 宁夏农林科技. 2013(07)
[3]利用暗管排盐技术改良盐碱地土壤盐分变化研究[J]. 王智慧,王洪义,杨凤军,纪鹏,靳亚忠. 河南科技. 2013(01)
[4]改良剂对甘肃引黄灌区新垦盐碱荒地的改良效果研究[J]. 姜万礼,王成宝,霍琳,杨思存. 甘肃农业科技. 2012(12)
[5]禾丰盐碱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改良效果[J]. 罗新乐,杨德志. 农村科技. 2012(08)
[6]粉煤灰在改良土壤中的应用研究[J]. 赵挺洁,白耀东. 北方环境. 2011(11)
[7]滨海盐碱地中垄作模式对菊芋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 庄舜尧,钟敏,孙晓,谢祖彬.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4)
[8]地表覆盖不同材料的抑盐效果研究[J]. 王文成,孙昌禹,郭艳超,李克晔,王玉花. 河北农业科学. 2011(06)
[9]秸秆覆盖对盐渍化土壤水盐影响的试验研究[J]. 孙博,解建仓,汪妮,朱记伟,张建龙,李春娇. 水土保持通报. 2011(03)
[10]硫酸根离子在弱透水层中的迁移行为[J]. 朱博麟,李绪谦,刘娜,朱荣东. 世界地质. 2010(04)
硕士论文
[1]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生态开发模式分析[D]. 宋绍宪.中国石油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13099
【文章来源】: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盐碱地改良措施及研究进展
1.2.1 物理措施
1.2.2 化学措施
1.2.3 工程措施
1.2.4 生物措施
1.2.5 综合措施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及处理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 相关参数与计算方法
2.5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种植年限盐碱荒地土壤盐分离子分布特征
3.1.1 不同种植年限盐碱耕地水溶性总盐分布特征
3.1.2 不同种植年限盐碱耕地 pH 变化特征
3.1.3 不同种植年限盐碱耕地土壤阴离子分布特征
3.1.4 不同种植年限盐碱耕地土壤阳离子分布特征
3.2 不同灌溉方式对新垦盐碱荒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3.2.1 对玉米拔节期株高的影响
3.2.2 对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 值)的影响
3.2.3 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2.4 对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
3.2.5 对土壤脱盐率的影响
3.3 不同耕作措施对新垦盐碱荒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3.3.1 不同耕作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3.3.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 pH 的影响
3.3.3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3.3.4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脱盐率的影响
3.4 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对新垦盐碱荒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3.4.1 对油葵苗期株高的影响
3.4.2 对油葵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 值)的影响
3.4.3 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4.4 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3.4.5 对土壤紧实度的影响
3.4.6 对土壤脱盐效果的影响
3.4.7 对土壤盐分含量和离子组成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不同种植年限盐碱荒地土壤盐分离子分布特征
4.1.2 不同灌溉方式对新垦盐碱荒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4.1.3 不同耕作措施对新垦盐碱荒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4.1.4 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对新垦盐碱荒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4.2 讨论
4.2.1 不同种植年限盐碱荒地土壤盐分离子分布特征
4.2.2 不同灌溉方式对新垦盐碱荒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4.2.3 不同耕作措施对新垦盐碱荒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4.2.4 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对新垦盐碱荒地的改良效果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时期施用土壤改良剂对河灌区苏打盐碱地土壤及青贮玉米生长的影响[J]. 郑普山,冯悦晨,郝保平,丁玉川,王立志,张延芳. 中国农学通报. 2013(30)
[2]稻田施用盐碱地土壤改良剂对比试验[J]. 李冬瑞,刘渤,马广福. 宁夏农林科技. 2013(07)
[3]利用暗管排盐技术改良盐碱地土壤盐分变化研究[J]. 王智慧,王洪义,杨凤军,纪鹏,靳亚忠. 河南科技. 2013(01)
[4]改良剂对甘肃引黄灌区新垦盐碱荒地的改良效果研究[J]. 姜万礼,王成宝,霍琳,杨思存. 甘肃农业科技. 2012(12)
[5]禾丰盐碱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改良效果[J]. 罗新乐,杨德志. 农村科技. 2012(08)
[6]粉煤灰在改良土壤中的应用研究[J]. 赵挺洁,白耀东. 北方环境. 2011(11)
[7]滨海盐碱地中垄作模式对菊芋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 庄舜尧,钟敏,孙晓,谢祖彬.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4)
[8]地表覆盖不同材料的抑盐效果研究[J]. 王文成,孙昌禹,郭艳超,李克晔,王玉花. 河北农业科学. 2011(06)
[9]秸秆覆盖对盐渍化土壤水盐影响的试验研究[J]. 孙博,解建仓,汪妮,朱记伟,张建龙,李春娇. 水土保持通报. 2011(03)
[10]硫酸根离子在弱透水层中的迁移行为[J]. 朱博麟,李绪谦,刘娜,朱荣东. 世界地质. 2010(04)
硕士论文
[1]黄河三角洲重盐碱地生态开发模式分析[D]. 宋绍宪.中国石油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130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13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