蠋蝽对枸杞棉蚜的捕食功能及其人工饲料的改进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3 02:25
枸杞棉蚜以刺吸枸杞幼嫩枝叶为食,严重影响枸杞的生长和果实产量。蠋蝽是具有较大控害潜力的捕食性天敌之一,是枸杞林内进行害虫生物防治的理想天敌。但蝎蝽的规模化人工饲养成本较高及控害能力评价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通过选择饲养效果较好的柞蚕蛹作为主要原料,将其小型化制成胶囊制剂。对柞蚕蛹及其胶囊制剂饲养蠋蝽对枸杞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进行对比评价,并测定柞蚕蛹胶囊制剂及雌雄性比对其饲养蠋蝽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柞蚕蛹及其胶囊饲料饲养的蠋蝽捕食量变化趋势均为随着密度的增加逐渐上升后趋于稳定,均符合HollingⅡ捕食功能反应型圆盘方程。结果表明,取食两种饲料的蠋蝽对枸杞棉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无显著影响。2.取食不同饲料条件下,种内干扰对蝎蝽若虫捕食作用率均有明显的影响,干扰效应符合Hassell-varley模型,成虫对枸杞棉蚜几乎不捕食,种内干扰弱,不可用上述模型进行描述。取食不同饲料各龄期捕食作用率随着蝎蝽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并存在种内分摊竞争,竞争强度与蠋蝽密度呈正相关关系。3.在室内用柞蚕蛹及其胶囊制剂饲养蠋蝽,观察其发育历期和繁殖力的变化,比较了两种饲养方法的饲料成本。同时比...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不同饲料饲养躅蝽对不同猎物密度下枸杞棉蚜单日捕食量比较??Kig.?I?Comparison?daily?average?predation?number?
取食胶囊饲料的蝴蝽在雌雄比为3:2条件下产卵高峰期过后,产卵量还会有2次上??升的趋势,提高了单雌产卵量。??不同性比对躅蝽雌虫单次产卵的卵量有一定的影响(图8)。雌雄比为2:3时??卵量在10-20粒之间卵块比例显著高于其他性比配置,多数卵块的卵量在10-30粒??之N?,?30以上的较大卵块占比较小。雌雄性比为3?:2时卵量在30-40粒的卵块占45%,??单块卵的卵量多集中十20-50粒之间,10粒以下以及50粒以上的卵块占比较小仅??苓星出现。雌雄比为1:1时,单块卵卵S为20-30粒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卵量,后??依次为30-40粒的卵块,没有50-60粒的卵块,60粒以上的卵块有少量出现。结果??表明,雌雄比为丨:1和2:3时卵量在20-30粒的卵块占50%,而蟬蝽雌雄比为3:2??时,30-40粒的卵块占比50%左右,单次
3.?4.?2改进饲料饲养不同雌雄比设置对躅蝽寿命的影响??在取食改进柞蚕蛹胶囊制剂进行饲养的条件下,雌雄性比对燭蝽雌、雄成虫的??存活率影响不明显(图9、图10)。不同雌雄性比的螞蝽雌、雄成虫的存活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前l〇d内死亡率均较低,几乎无雌雄成虫死亡,10d后个雌雄比的??蟬蝽成虫存活率均开始下降,存活率下降趋势基本相同。雌雄比丨:1、3:2、2:3的雌??虫寿命分别为32.8±17.0d、33.9±16.7d和26.8±13.0d,雌雄比2:3时雌性寿命缩短,在??30d左右时存活率降低的趋势明显加大,但并未达到统汁分析的显著性水平(表6),??雄虫寿命分别29.8±12.8d、33.6±16.2d和29.9±14.7d。雌雄比为3:2的最长,但并未达??到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胶囊饲料词养的螞蝽不同的雌雄性比对成虫的寿命无显??著影响。??100??0?10?20?30?40?50?60??时间/天time/day??图9蟬蝽3种性比配置雌成虫群体存活变化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蠋蝽若虫液体人工饲料效果评价[J]. 廖平,苗少明,许若男,刘晨曦,陈国康,王孟卿,毛建军,张礼生,陈红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01)
[2]不同脂肪源人工饲料对蠋蝽生长发育及生殖力的影响[J]. 李兴鹏,宋丽文,陈越渠,李亚男,左彤彤,武三安. 林业科学. 2018(06)
[3]非昆虫源人工饲料饲养的七星瓢虫对豆蚜的捕食功能[J]. 程英,郅军锐,周宇航,李凤良,金剑雪,李文红.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02)
[4]昆虫人工饲料研究[J]. 曾凡荣.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02)
[5]饲养密度和性比对蠋蝽存活和繁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潘明真,张海平,张长华,易忠经,陈红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01)
[6]短期食物驯化对麦蛾卵饲养的东亚小花蝽的捕食功能反应影响[J]. 吕兵,孙猛,翟一凡,陈浩,于毅,郑礼. 环境昆虫学报. 2018(01)
[7]替代性饲料及人工饲料对捕食性天敌昆虫生命参数影响的研究进展[J]. 朱丹荔,苏湘宁,邓海滨,凌冰,张茂新. 环境昆虫学报. 2018(01)
[8]不同性比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寿命及生殖力的影响[J]. 何超,沈登荣,尹立红,袁盛勇,田学军. 植物保护. 2017(05)
[9]中国枸杞属种间亲缘关系和栽培枸杞起源研究进展[J]. 钱丹,纪瑞锋,郭威,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 2017(17)
[10]枸杞叶的研究进展[J]. 陈雅林,谭芳,彭勇. 中国药学杂志. 2017(05)
博士论文
[1]不同食物对绿盲蝽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影响研究[D]. 李彦蓉.中国农业大学 2015
[2]取食无昆虫成分人工饲料蠋蝽的转录组研究及饲养成本分析[D]. 邹德玉.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硕士论文
[1]人工饲料对南方小花蝽生物学特性及捕食行为的影响[D]. 魏钦钦.华中农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18737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不同饲料饲养躅蝽对不同猎物密度下枸杞棉蚜单日捕食量比较??Kig.?I?Comparison?daily?average?predation?number?
取食胶囊饲料的蝴蝽在雌雄比为3:2条件下产卵高峰期过后,产卵量还会有2次上??升的趋势,提高了单雌产卵量。??不同性比对躅蝽雌虫单次产卵的卵量有一定的影响(图8)。雌雄比为2:3时??卵量在10-20粒之间卵块比例显著高于其他性比配置,多数卵块的卵量在10-30粒??之N?,?30以上的较大卵块占比较小。雌雄性比为3?:2时卵量在30-40粒的卵块占45%,??单块卵的卵量多集中十20-50粒之间,10粒以下以及50粒以上的卵块占比较小仅??苓星出现。雌雄比为1:1时,单块卵卵S为20-30粒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卵量,后??依次为30-40粒的卵块,没有50-60粒的卵块,60粒以上的卵块有少量出现。结果??表明,雌雄比为丨:1和2:3时卵量在20-30粒的卵块占50%,而蟬蝽雌雄比为3:2??时,30-40粒的卵块占比50%左右,单次
3.?4.?2改进饲料饲养不同雌雄比设置对躅蝽寿命的影响??在取食改进柞蚕蛹胶囊制剂进行饲养的条件下,雌雄性比对燭蝽雌、雄成虫的??存活率影响不明显(图9、图10)。不同雌雄性比的螞蝽雌、雄成虫的存活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前l〇d内死亡率均较低,几乎无雌雄成虫死亡,10d后个雌雄比的??蟬蝽成虫存活率均开始下降,存活率下降趋势基本相同。雌雄比丨:1、3:2、2:3的雌??虫寿命分别为32.8±17.0d、33.9±16.7d和26.8±13.0d,雌雄比2:3时雌性寿命缩短,在??30d左右时存活率降低的趋势明显加大,但并未达到统汁分析的显著性水平(表6),??雄虫寿命分别29.8±12.8d、33.6±16.2d和29.9±14.7d。雌雄比为3:2的最长,但并未达??到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胶囊饲料词养的螞蝽不同的雌雄性比对成虫的寿命无显??著影响。??100??0?10?20?30?40?50?60??时间/天time/day??图9蟬蝽3种性比配置雌成虫群体存活变化曲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蠋蝽若虫液体人工饲料效果评价[J]. 廖平,苗少明,许若男,刘晨曦,陈国康,王孟卿,毛建军,张礼生,陈红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01)
[2]不同脂肪源人工饲料对蠋蝽生长发育及生殖力的影响[J]. 李兴鹏,宋丽文,陈越渠,李亚男,左彤彤,武三安. 林业科学. 2018(06)
[3]非昆虫源人工饲料饲养的七星瓢虫对豆蚜的捕食功能[J]. 程英,郅军锐,周宇航,李凤良,金剑雪,李文红.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02)
[4]昆虫人工饲料研究[J]. 曾凡荣.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02)
[5]饲养密度和性比对蠋蝽存活和繁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潘明真,张海平,张长华,易忠经,陈红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8(01)
[6]短期食物驯化对麦蛾卵饲养的东亚小花蝽的捕食功能反应影响[J]. 吕兵,孙猛,翟一凡,陈浩,于毅,郑礼. 环境昆虫学报. 2018(01)
[7]替代性饲料及人工饲料对捕食性天敌昆虫生命参数影响的研究进展[J]. 朱丹荔,苏湘宁,邓海滨,凌冰,张茂新. 环境昆虫学报. 2018(01)
[8]不同性比对井上蛀果斑螟成虫寿命及生殖力的影响[J]. 何超,沈登荣,尹立红,袁盛勇,田学军. 植物保护. 2017(05)
[9]中国枸杞属种间亲缘关系和栽培枸杞起源研究进展[J]. 钱丹,纪瑞锋,郭威,黄璐琦. 中国中药杂志. 2017(17)
[10]枸杞叶的研究进展[J]. 陈雅林,谭芳,彭勇. 中国药学杂志. 2017(05)
博士论文
[1]不同食物对绿盲蝽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影响研究[D]. 李彦蓉.中国农业大学 2015
[2]取食无昆虫成分人工饲料蠋蝽的转录组研究及饲养成本分析[D]. 邹德玉.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
硕士论文
[1]人工饲料对南方小花蝽生物学特性及捕食行为的影响[D]. 魏钦钦.华中农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18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18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