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协调与管理策略研究 ——以养种循环生态农业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03 08:35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饲养国和消费国,随着近三十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生猪由一家一户分散养殖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快速发展轨道。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水稻/果/蔬/棉/猪青饲料”等等养种循环生态农业模式是当前我国尤其是南方农区解决畜禽养殖、化肥农药等农业面源污染主要采取的方式。环境治理是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任务,但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农业需要兼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农业产业链是一条围绕“消除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绿色农产品”进行的“产、加、销”或“产、销”的链状结构,是一个把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融为一体的现代可持续农业体系。在我国当前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经济格局下,这条产业链上分布着众多的利益主体。本文研究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协调与管理问题,重点关注养种循环的生态农业。从生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视角,采用系统动力学反馈分析理论、演化博弈分析方法,研究制定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协调和管理策略;以南昌大学系统工程教学科研基地所在的江西银河杜仲生猪规模养殖区生态农业为研究案例,依据生态农业产业链的协调管理策略,针对其养种循环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生成银河杜...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和目的意义
        1.2.1 问题的提出
        1.2.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3 相关概念界定
    1.3 生态农业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1.3.2 生态农业理论研究现状
    1.4 农业产业链管理实践及理论研究进展
    1.5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3 论文框架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方法综述
    2.1 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
        2.1.1 系统动力学
        2.1.2 SD 模型
        2.1.3 SD 流率基本入树模型及系统反馈动态复杂性分析方法系
        2.1.4 基于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的枝向量行列式反馈环计算法
        2.1.5 系统动力学应用研究
    2.2 博弈与演化博弈理论与模型
        2.2.1 博弈理论与模型
        2.2.2 演化博弈理论与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规模养殖子系统生产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1 规模养殖子系统生产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确定
    3.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3 玉米价格、生猪价格对生猪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
        3.3.1 序列平稳性检验
        3.3.2 生猪价格、玉米价格指数对生猪年出栏数的长期影响分析
    3.4 生猪价格、玉米价格指数对生猪年出栏数的动态影响分析
        3.4.1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3.4.2 冲击因素对生猪生产波动的贡献率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管理策略生成的子系统流位反馈环结构分析
    4.1 动态性复杂系统管理策略生成的子系统流位反馈环结构分析法
    4.2 生态农业产业链生产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的建立
        4.2.1 系统流位流率系的确定
        4.2.2 系统模型的二部分图
        4.2.3 系统结构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4.3 生态农业产业链生产系统结构流图模型
    4.4 系统全部反馈环的树枝向量行列式计算
    4.5 子系统流位反馈环结构分析
        4.5.1 子系统及其流位反馈环结构的确定
        4.5.2 绿色生猪养殖利润增长与污染制约子系统的反馈环结构分析
        4.5.3 猪粪沼肥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子系统流位反馈环结构分析
        4.5.4 沼气能源利用子系统流位反馈环结构分析
    4.6 三个子系统流位反馈环结构调控变量的综合分析
    4.7 生态农业产业链管理策略的确定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户有机生产选择行为的市场演化博弈分析与生态农业产业链协调策略生成研究
    5.1 有机农产品与常规农产品市场差异化分析
    5.2 种植方式决策过程的市场演化模型
    5.3 绿色补贴与承担环境责任机制下种植方式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
    5.4 生态农业产业链协调策略生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生态农业产业链协调与管理策略实施效应的仿真评价研究
    6.1 银河杜仲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问题分析及协调管理对策确定
    6.2 银河杜仲生态农业系统结构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的建立
        6.2.1 系统流位流率系的确定
        6.2.2 系统结构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6.2.3 系统线段性复杂关系分析与仿真方程的建立
    6.3 银河杜仲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结构流图模型
    6.4 模型检验
        6.4.1 现实性检验
        6.4.2 极限检验
    6.5 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管理策略仿真分析
        6.5.1 模型在既定参数取值下的运行结果
        6.5.2 管理对策仿真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银河杜仲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管理对策实施工程设计
    7.1 管理对策实施工程的总体思路
    7.2 银河杜仲生态农业养种循环规模化生产环节对策工程
        7.2.1 规模化生产环节对策工程的设计与实施
        7.2.2 规模化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预算
        7.2.3 沼液资源综合利用的沼液多级输送存储灌溉网络工程设计
        7.2.4 沼液资源综合利用的沼液多级输送存储灌溉网络工程效益
    7.3 沼气能源综合利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效益
    7.4 生态农业规模化经营销售环节对策实施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能值理论与方法的对策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8.1 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概述
    8.2 银河杜仲生态农业产业链系统管理对策工程能流状况分析
    8.3 工程系统能值计算
    8.4 综合利用工程系统投入与产出的能值
    8.5 能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8.5.1 能值流分析
        8.5.2 能值指标评价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9.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研究案例江西银河杜仲养种循环生态农业系统介绍
附录二:银河杜仲猪肉检测结果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农牧业纵横一体化综合效益及创新模式——以北方农牧交错带为例[J]. 孙芳.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02)
[2]种养结合养猪新模式的研究[J]. 王占伟,刘茂军,冯志新,华利忠,谢吉先,邵国青.  江西农业学报. 2013(03)
[3]红壤低丘岗地区优化种养结合模式的能值分析[J]. 屠人凤,樊剑波,何园球.  中国农学通报. 2013(08)
[4]哈尔滨市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J]. 裴雪,侯淑涛,谢英楠,米蜜,郭思娇.  水土保持研究. 2013(01)
[5]银河杜仲沼液种植3层目标轮换6级储存网络系统设计[J]. 章先华,谢凡荣,贾仁安,涂国平.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2(06)
[6]规模生猪养殖液态生物质资源循环开发仿真分析[J]. 王翠霞,章先华,贾仁安,丁雄,张理康.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2012(06)
[7]基于能值计算的循环农业发展个例分析[J]. 周海川.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12)
[8]城市消费者对低碳农产品的支付意愿研究——以低碳猪肉为例[J]. 周应恒,吴丽芬.  农业技术经济. 2012(08)
[9]生猪供应链模式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及对策分析[J]. 甘筱青,高阔.  系统科学学报. 2012(03)
[10]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系统能值分析[J]. 钟珍梅,黄勤楼,翁伯琦,黄秀声,冯德庆,陈钟佃.  农业工程学报. 2012(14)

博士论文
[1]中国生猪生产波动研究[D]. 岳冬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2]复合产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评价和优化研究[D]. 张攀.大连理工大学 2011
[3]基于演化博弈的闭环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D]. 殷向洲.武汉理工大学 2008
[4]农村生猪养殖区域生态系统管理的反馈仿真及应用研究[D]. 王翠霞.南昌大学 2008
[5]农村致富带头人成长因素和作用分析[D]. 黄志坚.南昌大学 2007
[6]生猪供应链节点间的行为策略与契约研究[D]. 胡凯.南昌大学 2007
[7]中国生态农业理论与模式研究[D]. 翟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8]基于反馈动态复杂性分析的“公司+农户”组织模式的合作机制研究[D]. 贾伟强.南昌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新型农牧结合循环模式与传统线性生产模式生态经济效益比较研究[D]. 郭聪.吉林农业大学 2012
[2]北京市蔬菜供应链构建研究[D]. 邵自银.北京交通大学 2009
[3]信息化对黑龙江省畜牧业产业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王刚毅.东北农业大学 2009
[4]吉林省农业产业链问题研究[D]. 武晓斌.东北师范大学 2007
[5]兰州市农业产业链结构与农产品竞争力的调查研究[D]. 杨妍.甘肃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19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19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0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