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湿度次季节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强迫因子的可能联系
发布时间:2021-08-07 15:07
为探究土壤湿度在10-90天内的活动规律,本文首先利用多套资料讨论各季节滤波后土壤湿度的方差分布,在次季节变化显著的区域对土壤湿度的周期性进行讨论,并且评估了CESM模式对于土壤湿度次季节活动的模拟能力;在此基础上,从大气强迫因子的次季节活动特征入手,分析其与表层土壤湿度的联系与可能影响;最后,初步分析了次季节尺度春、夏季土壤湿度与表层土壤温度和降水的联系。研究工作将有助于深入认识全球范围内土壤湿度的次季节变化特征及可能原因。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ERA-Interim、NCEP/DOE II、CFSR再分析资料以及GLDAS数据分析10-90天滤波后土壤湿度方差分布发现:次季节活动广泛存在于土壤湿度、土壤温度等陆面因子中,其中三套再分析资料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较好。从次季节活动的季节变化来看,北半球区域次季节变化大值区集中在夏季到秋季,南半球相反。其中三套再分析资料表现较为统一,GLDAS各套数据差异较大,CESM模式能够一定程度模拟出土壤湿度次季节异常。欧亚区域、北美南部、非洲南部、澳大利亚是次季节变化的主要区域。除了深层土壤湿度次季节活动较弱,不同陆面因子次季节方差强度相当。(2)...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北美南部表层土壤湿度功率谱(2006年):(a)JJA,ERA-Interim(b)JJA,NCEP(c)JJA,CFSR(d)SON,ERA-Interim(e)SON,NCEP(f)SON,CFSR(虚线由上至下分别为95%和90%显著性检验)
图 3.1 全球表层土壤湿度 10-90 天滤波的方差分布:(a)MAM,ERA-Interim,(b)MAM,NCEP(c)MAM,CFSR,(d)JJA,ERA-Interim,(e)JJA,NCEP(f)JJA,CFSR,(g)SON,ERA-Interim,(h)SON,NCEP(i)SON,CFSR,(j)DJF,ERA-Interim,(k)DJF,NCEP(l)DJF,CFSR
CFSR,(d)JJA,ERA-Interim,(e)JJA,NCEP(f)JJA,CFSR,(g)SON,ERA-Interim,(h)SON,NCEP(i)SON,CFSR,(j)DJF,ERA-Interim,(k)DJF,NCEP(l)DJF,CFSR图3.2 全球表层土壤湿度10-90天滤波的方差分布:(a)MAM,Noah1.0,(b)MAM,Noah2.0(c)MAM,Noah2.1,(d)JJA,Noah1.0,(e)JJA,Noah2.0(f)JJA,Noah2.1,(g)SON,Noah1.0,(h)SON,Noah2.0(i)SON,Noah2.1,(j)DJF,Noah1.0,(k)DJF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区域海温对亚洲夏季副热带西风急流变异主模态的影响[J]. 李笛,陈海山. 气象科学. 2017(04)
[2]中国西南喀斯特土壤水分特征研究进展[J]. 王家文,周跃,肖本秀,李江苏. 中国水土保持. 2013(02)
[3]中国区域土壤湿度变化的时空特征模拟研究[J]. 李明星,马柱国,牛国跃. 科学通报. 2011(16)
[4]中国东部土壤温度、湿度变化的长期趋势及其与气候背景的联系[J]. 王晓婷,郭维栋,钟中,崔晓燕. 地球科学进展. 2009(02)
[5]中国土壤湿度的分布与变化I.多种资料间的比较[J]. 张文君,周天军,宇如聪. 大气科学. 2008(03)
[6]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春季土壤湿度的联系[J]. 左志燕,张人禾. 科学通报. 2007(14)
[7]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夏季表面气温与土壤湿度的年代际共变率[J]. 苏明峰,王会军. 科学通报. 2007(08)
[8]土壤湿度——一个跨季度降水预测中的重要因子及其应用探讨[J]. 郭维栋,马柱国,王会军.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7(01)
[9]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Ⅰ):主要研究成果[J]. 符淙斌,安芷生,郭维栋. 地球科学进展. 2005(11)
[10]中国干旱和半干旱带的10年际演变特征[J]. 马柱国,符淙斌. 地球物理学报. 2005(03)
本文编号:3328022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北美南部表层土壤湿度功率谱(2006年):(a)JJA,ERA-Interim(b)JJA,NCEP(c)JJA,CFSR(d)SON,ERA-Interim(e)SON,NCEP(f)SON,CFSR(虚线由上至下分别为95%和90%显著性检验)
图 3.1 全球表层土壤湿度 10-90 天滤波的方差分布:(a)MAM,ERA-Interim,(b)MAM,NCEP(c)MAM,CFSR,(d)JJA,ERA-Interim,(e)JJA,NCEP(f)JJA,CFSR,(g)SON,ERA-Interim,(h)SON,NCEP(i)SON,CFSR,(j)DJF,ERA-Interim,(k)DJF,NCEP(l)DJF,CFSR
CFSR,(d)JJA,ERA-Interim,(e)JJA,NCEP(f)JJA,CFSR,(g)SON,ERA-Interim,(h)SON,NCEP(i)SON,CFSR,(j)DJF,ERA-Interim,(k)DJF,NCEP(l)DJF,CFSR图3.2 全球表层土壤湿度10-90天滤波的方差分布:(a)MAM,Noah1.0,(b)MAM,Noah2.0(c)MAM,Noah2.1,(d)JJA,Noah1.0,(e)JJA,Noah2.0(f)JJA,Noah2.1,(g)SON,Noah1.0,(h)SON,Noah2.0(i)SON,Noah2.1,(j)DJF,Noah1.0,(k)DJF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区域海温对亚洲夏季副热带西风急流变异主模态的影响[J]. 李笛,陈海山. 气象科学. 2017(04)
[2]中国西南喀斯特土壤水分特征研究进展[J]. 王家文,周跃,肖本秀,李江苏. 中国水土保持. 2013(02)
[3]中国区域土壤湿度变化的时空特征模拟研究[J]. 李明星,马柱国,牛国跃. 科学通报. 2011(16)
[4]中国东部土壤温度、湿度变化的长期趋势及其与气候背景的联系[J]. 王晓婷,郭维栋,钟中,崔晓燕. 地球科学进展. 2009(02)
[5]中国土壤湿度的分布与变化I.多种资料间的比较[J]. 张文君,周天军,宇如聪. 大气科学. 2008(03)
[6]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春季土壤湿度的联系[J]. 左志燕,张人禾. 科学通报. 2007(14)
[7]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夏季表面气温与土壤湿度的年代际共变率[J]. 苏明峰,王会军. 科学通报. 2007(08)
[8]土壤湿度——一个跨季度降水预测中的重要因子及其应用探讨[J]. 郭维栋,马柱国,王会军.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7(01)
[9]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Ⅰ):主要研究成果[J]. 符淙斌,安芷生,郭维栋. 地球科学进展. 2005(11)
[10]中国干旱和半干旱带的10年际演变特征[J]. 马柱国,符淙斌. 地球物理学报. 2005(03)
本文编号:3328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28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