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紫色土区地表微地形变化特征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09 18:57
  地表微地形是影响坡面侵蚀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分布的随机性和侵蚀变化过程中的难确定性,影响了人们对水蚀机理的理解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布设。因此,本文以川中丘陵区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与GIS相结合的方法,融合土壤侵蚀学、分形、分维理念,开展不同降雨类型、不同坡度和不同侵蚀阶段条件下地表微地形的变化特征,以及其对坡面汇流和侵蚀产沙影响的研究,其成果有助于系统阐明紫色土地表微地形变化特征,为深刻理解水蚀机理和区域侵蚀预测预报模型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递增降雨系列下,地表高程衰退面积由48.56%增大至63.14%;递减降雨系列下,地表高程衰退面积却由38.59%降低到35.12%。前者整个坡面地表糙度变幅分别为-0.25%、1.51%和2.80%,后者变幅分别为-2.30%、1.97%和-2.33%。递增降雨系列下,分形维数跨度AD和奇异指数跨度△a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递减降雨系列下变化相反;两种雨型条件下f(a)max均为2.1559,△f(a)均为0。(2)递增降雨系列下,地表汇流密度由19.95降至19.80 m m-2,流路AD由1.155...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立题依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地表微地形影响因素
        2.2 地表微地形起伏的量测与计算
        2.3 地表微地形起伏的侵蚀效应
    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降雨类型下地表微地形变化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
        1.2 试验设计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降雨类型下地表微地形的变化特征
        2.2 不同降雨类型下地表微地形对坡面汇流的影响
        2.3 不同降雨类型下地表微地形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坡度下地表微地形变化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
        1.2 试验设计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坡度下地表微地形的变化特征
        2.2 不同坡度下地表微地形对坡面汇流的影响
        2.3 不同坡度下地表微地形对产流、产沙的影响
        2.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侵蚀阶段地表微地形变化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壤
        1.2 试验设计
        1.3 研究方法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侵蚀阶段地表微地形的变化特征
        2.2 不同侵蚀阶段地表微地形对坡面汇流的影响
        2.3 不同侵蚀阶段地表微地形与产流、产沙的关系
        2.4 小结
第五章 全文主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1 全文主要结论
    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土丘陵区生物土壤结皮表面糙度特征及影响因素[J]. 王媛,赵允格,姚春竹,张培培.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3)
[2]地表微地形测量及定量化方法研究综述[J]. 朱良君,张光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3(05)
[3]坡面细沟发育特征及其对流速分布的影响[J]. 和继军,孙莉英,蔡强国,张燕翔.  土壤学报. 2013(05)
[4]黄土坡面不同微坡位上糙度对降雨侵蚀的响应[J]. 赵龙山,张青峰,王健,吴发启.  土壤学报. 2013(04)
[5]长白山火山区水系流域地貌的多重分形研究[J]. 王均瑶,彭年,刘永顺,聂宝峰.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6]不同降雨强度下紫色土陡坡地侵蚀泥沙养分特征[J]. 陈晓燕,王茹,卓素娟,周继.  水土保持学报. 2012(06)
[7]基于GIS和DEM的水系三维分形计盒维数的计算[J]. 范林峰,胡瑞林,张小艳,王珊珊,袁延西.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2(06)
[8]基于M-DEM的黄土人工锄耕坡面水系分维特征研究[J]. 张莉,张青峰,郑子成,王健.  水土保持研究. 2012(05)
[9]裸地雨滴溅蚀对坡面微地形的影响与变化特征[J]. 赵龙山,梁心蓝,张青峰,吴发启.  农业工程学报. 2012(19)
[10]基于M-DEM黄土人工锄耕坡面微地形特征研究[J]. 张青峰,王健,赵龙山,宋向阳,梁心蓝.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2(09)

博士论文
[1]主要水蚀区坡面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对比研究[D]. 耿晓东.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10
[2]基于GIS的流域地貌多重分形特征与侵蚀产沙关系研究[D]. 王民.西安理工大学 2009
[3]坡面水蚀过程中地表糙度的作用及变化特征研究[D]. 郑子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不同地表细沟侵蚀演化过程及其水流水力学特性研究[D]. 张永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2]地表糙度对坡面产汇流特征的影响研究[D]. 宋向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3]不同地表糙度下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 童星.湖南农业大学 2011
[4]降雨过程中红壤地表微地貌演变特征及侵蚀响应[D]. 张利超.华中农业大学 2009
[5]我国四类典型土壤的表土结皮发育特征及区域差异研究[D]. 刘瑞.华中农业大学 2009
[6]地表糙度与填洼量关系研究[D]. 郭建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7]坡耕地地表糙度及其作用研究[D]. 郑子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32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332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7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