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矿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土壤质量演变及评价
发布时间:2022-01-19 23:16
针对磷矿废弃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特征及如何评价修复后土壤质量问题,本文以昆阳磷矿废弃地不同植被恢复年限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对不同恢复年限样地物种多样性、土壤质量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指标特性进行了系统的测定,揭示植被恢复重建与土壤质量演变的互动关系,构建合适的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从而为磷矿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重建及土壤质量的恢复保育提供科学依据。获得了如下的主要研究结论:1、不同恢复年限植被物种多样性性状。在植被恢复初期,物种多样性指数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随着恢复年限的增长,植被恢复林的物种增加趋势不是很明显,但是物种组成质量在提高;10a、5a、2a和24a植被恢复林Simpson多样性指数(D)和Shannon-Winener多样性指数(H’)随着恢复年限增加而呈递减趋势;在恢复初期及林分稳定以后,磷矿废弃地人工林植被恢复区灌草种类都较少,随着林分逐渐郁闭和土壤理化、生物学性质的改变,林下草本组成种类由多到少、数量由少到多,并且形成向阳性草本向耐阴性草本、多年生草本向一年、二年生草本过渡的趋势。2、不同恢复年限土壤性质的变化特征。研究显示,随着...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质量的概念
1.2.2 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1.2.3 土壤质量的生物学特性指标研究
1.2.4 矿区土壤质量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
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状况
2.1.4 气候概况
2.1.5 土壤及植被条件
2.2 矿区环境状况
2.2.1 矿区开采对环境影响状况
2.2.2 矿区植被恢复情况
2.3 研究内容
2.3.1 不同恢复年限植被物种多样性性状
2.3.2 不同恢复年限土壤性状的变化特征
2.3.3 土壤质量的影响因子分析
2.3.4 土壤质量评价
2.4 技术路线
2.5 研究方法
2.5.1 实验区样地设置和物种多样性性状
2.5.2 土壤理化指标
2.5.3 土壤生物学指标
2.5.4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2.5.5 物种多样性计算
2.5.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不同恢复年限植被物种多样性性状
3.1 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评价
3.1.1 乔木层生长状况
3.1.2 林下灌草层调查
3.1.3 物种多样性变化
3.2 小结
4 不同恢复年限土壤性质的变化特征
4.1 土壤物理性质
4.1.1 土壤机械组成的变化特征
4.1.2 土壤腐殖层厚度的变化特征
4.1.3 土壤容重的变化特征
4.1.4 土壤孔性的变化特征
4.1.5 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
4.2 土壤化学性质
4.2.1 土壤pH值变化特征
4.2.2 土壤全量养分变化特征
4.2.3 土壤有机质变化特征
4.2.4 土壤速效养分变化特征
4.3 土壤理化性质特征统计分析
4.3.1 评价方法与标准
4.3.2 矿区植被恢复地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4.4 土壤生物学性质
4.4.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变化特征
4.4.2 土壤磷酸脂肪酸变化特征
4.4.3 土壤线虫密度变化特征
4.5 小结
5 土壤质量的影响因子研究
5.1 土壤物理性质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
5.2 土壤化学性质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
5.3 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生物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5.4 土壤理化性质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5.5 土壤生物性质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5.6 小结
6 植被恢复土壤质量评价
6.1 土壤质量指标(SQI)的建立
6.2 土壤评价指标的选择
6.2.1 评价指标敏感性分析
6.2.2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6.2.3 土壤质量综合指数(SQI)
6.3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英文缩略表
附录2:植物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陕北黄土区微地形土壤质量指标变异性及敏感性[J]. 卜耀军,朱清科,包耀贤,赵维军,赵彦敏,张宏芝.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3)
[2]充填与非充填开采条件下煤矿沉陷区耕地土壤质量空间分布规律研究[J]. 徐良骥,黄璨,章如芹,严家平,Helmut MEUSER,Lutz MAKOWSKY.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06)
[3]华北低丘山地不同退耕年限刺槐人工林土壤质量评价[J]. 赵娜,孟平,张劲松,陆森,程志庆.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2)
[4]滇东南岩溶区土壤厚度与植被生长的关系研究[J]. 高帅,袁希平,甘淑,张晓伦. 价值工程. 2013(29)
[5]露天采矿机在昆阳磷矿邻近露天境界南段开采中的应用[J]. 王垄,朱祥开,李永平. 云南冶金. 2013(04)
[6]西北干旱区县域农田表层土壤容重空间变异性特征[J]. 李晓晓,刘京,赵世伟,李婷,曾宪芳.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4)
[7]海涂围垦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J]. 姚荣江,杨劲松,曲长凤,张建兵,李芙荣. 土壤. 2013(01)
[8]昆阳磷矿植被恢复地土壤肥力状况分析及评价[J]. 和丽萍,王玉杰,方向京,孟广涛,李贵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12)
[9]磷矿山不同年度人工恢复植被的林分特征研究[J]. 李贵祥,方向京,何林,邵金平,孟广涛,柴勇,和丽萍,张正海. 西部林业科学. 2012(05)
[10]塞北兔生长性状与屠宰性状典型相关分析[J]. 安慧,马旭平,吴占福,吴淑琴,王学彬. 中国养兔. 2012(07)
博士论文
[1]黄土高原草地土壤质量特征及评价研究[D]. 宋娟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2]黄土丘陵区土壤质量对植被自然恢复过程的响应与评价[D]. 郭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3]华东地区采石场自然恢复特征及人工生态恢复研究[D]. 王琼.北京林业大学 2009
[4]北京市崇文区绿地表层土壤质量研究与评价[D]. 刘艳.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
[5]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土壤质量对植被恢复过程的响应[D]. 吕春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6]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生态系统土壤质量变化及调控措施[D]. 邱莉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7]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演变及调控[D]. 许明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8]土壤物理性质对玉米的生态生理效应及其调控[D]. 李潮海.河南农业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生态效益研究[D]. 陈思思.昆明理工大学 2009
[2]昆阳磷矿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研究[D]. 姜培曦.昆明理工大学 2009
[3]矿区废弃地土壤退化等级诊断分析[D]. 张志勇.昆明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97753
【文章来源】: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质量的概念
1.2.2 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1.2.3 土壤质量的生物学特性指标研究
1.2.4 矿区土壤质量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
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状况
2.1.4 气候概况
2.1.5 土壤及植被条件
2.2 矿区环境状况
2.2.1 矿区开采对环境影响状况
2.2.2 矿区植被恢复情况
2.3 研究内容
2.3.1 不同恢复年限植被物种多样性性状
2.3.2 不同恢复年限土壤性状的变化特征
2.3.3 土壤质量的影响因子分析
2.3.4 土壤质量评价
2.4 技术路线
2.5 研究方法
2.5.1 实验区样地设置和物种多样性性状
2.5.2 土壤理化指标
2.5.3 土壤生物学指标
2.5.4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2.5.5 物种多样性计算
2.5.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不同恢复年限植被物种多样性性状
3.1 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评价
3.1.1 乔木层生长状况
3.1.2 林下灌草层调查
3.1.3 物种多样性变化
3.2 小结
4 不同恢复年限土壤性质的变化特征
4.1 土壤物理性质
4.1.1 土壤机械组成的变化特征
4.1.2 土壤腐殖层厚度的变化特征
4.1.3 土壤容重的变化特征
4.1.4 土壤孔性的变化特征
4.1.5 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
4.2 土壤化学性质
4.2.1 土壤pH值变化特征
4.2.2 土壤全量养分变化特征
4.2.3 土壤有机质变化特征
4.2.4 土壤速效养分变化特征
4.3 土壤理化性质特征统计分析
4.3.1 评价方法与标准
4.3.2 矿区植被恢复地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4.4 土壤生物学性质
4.4.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变化特征
4.4.2 土壤磷酸脂肪酸变化特征
4.4.3 土壤线虫密度变化特征
4.5 小结
5 土壤质量的影响因子研究
5.1 土壤物理性质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
5.2 土壤化学性质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
5.3 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生物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5.4 土壤理化性质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5.5 土壤生物性质各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5.6 小结
6 植被恢复土壤质量评价
6.1 土壤质量指标(SQI)的建立
6.2 土壤评价指标的选择
6.2.1 评价指标敏感性分析
6.2.2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6.2.3 土壤质量综合指数(SQI)
6.3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英文缩略表
附录2:植物名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陕北黄土区微地形土壤质量指标变异性及敏感性[J]. 卜耀军,朱清科,包耀贤,赵维军,赵彦敏,张宏芝.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3)
[2]充填与非充填开采条件下煤矿沉陷区耕地土壤质量空间分布规律研究[J]. 徐良骥,黄璨,章如芹,严家平,Helmut MEUSER,Lutz MAKOWSKY.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4(06)
[3]华北低丘山地不同退耕年限刺槐人工林土壤质量评价[J]. 赵娜,孟平,张劲松,陆森,程志庆.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2)
[4]滇东南岩溶区土壤厚度与植被生长的关系研究[J]. 高帅,袁希平,甘淑,张晓伦. 价值工程. 2013(29)
[5]露天采矿机在昆阳磷矿邻近露天境界南段开采中的应用[J]. 王垄,朱祥开,李永平. 云南冶金. 2013(04)
[6]西北干旱区县域农田表层土壤容重空间变异性特征[J]. 李晓晓,刘京,赵世伟,李婷,曾宪芳.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4)
[7]海涂围垦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J]. 姚荣江,杨劲松,曲长凤,张建兵,李芙荣. 土壤. 2013(01)
[8]昆阳磷矿植被恢复地土壤肥力状况分析及评价[J]. 和丽萍,王玉杰,方向京,孟广涛,李贵祥.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12)
[9]磷矿山不同年度人工恢复植被的林分特征研究[J]. 李贵祥,方向京,何林,邵金平,孟广涛,柴勇,和丽萍,张正海. 西部林业科学. 2012(05)
[10]塞北兔生长性状与屠宰性状典型相关分析[J]. 安慧,马旭平,吴占福,吴淑琴,王学彬. 中国养兔. 2012(07)
博士论文
[1]黄土高原草地土壤质量特征及评价研究[D]. 宋娟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2]黄土丘陵区土壤质量对植被自然恢复过程的响应与评价[D]. 郭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3]华东地区采石场自然恢复特征及人工生态恢复研究[D]. 王琼.北京林业大学 2009
[4]北京市崇文区绿地表层土壤质量研究与评价[D]. 刘艳.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9
[5]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土壤质量对植被恢复过程的响应[D]. 吕春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6]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生态系统土壤质量变化及调控措施[D]. 邱莉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7]黄土丘陵区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演变及调控[D]. 许明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
[8]土壤物理性质对玉米的生态生理效应及其调控[D]. 李潮海.河南农业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生态效益研究[D]. 陈思思.昆明理工大学 2009
[2]昆阳磷矿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研究[D]. 姜培曦.昆明理工大学 2009
[3]矿区废弃地土壤退化等级诊断分析[D]. 张志勇.昆明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97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597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