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拉津对四种典型细菌毒理学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28 23:46
阿特拉津作为一种长残留除草剂,已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列为28种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之一,其环境问题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在中国东北黑土区,阿特拉津已成为重要的农业污染物,对黑土区环境造成较大的威胁。由于微生物能较早的预测土壤环境污染状况的变化过程,因此本文以革兰氏阴性菌EscherichiacoliK12(E.coliK12)和革兰氏阳性菌Bacillus subilisB7(B.subtil sB7),以及从黑土中筛选出的阿特拉津降解菌Arthrobacter sp.DNS10和Acinetobacter lwoffii.DNS32为供试菌株,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从微生物生长状况,自由基产生数量,膜脂过氧化损伤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等方面探讨阿特拉津对典型微生物的毒理学效应,力争为阿特拉津的生态毒理效应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主要结果概括如下:1)经过浓度为0.1、0.5、5、10和20 mg L-1阿特拉津胁迫后,非阿特拉津降解菌革兰氏阴性菌E.coil K12和革兰氏阳性菌B.subtilis B7以及阿特拉津降解菌Arthrobacter sp.DNS10和Acineto...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阿特拉津的概述
1.1.1 阿特拉津的理化性质
1.1.2 阿特拉津使用概况
1.2 阿特拉津对生态环境及生物的危害
1.2.1 阿特拉津对水环境的影响
1.2.2 阿特拉津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2.3 阿特拉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1.2.4 阿特拉津对生物的危害
1.3 阿特拉津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1.3.1 阿特拉津污染对动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1.3.2 阿特拉津污染对植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1.3.3 阿特拉津污染对微生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1.4 阿特拉津污染对生物氧化胁迫的影响
1.4.1 活性氧的危害
1.4.2 脂质过氧化作用
1.4.3 基因组DNA损伤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7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种
2.1.2 培养基
2.1.3 阿特拉津标准储备溶液
2.2 阿特拉津胁迫对供试菌株生长速度的影响
2.2.1 试验设计
2.2.2 细菌生长情况的测定
2.3 阿特拉津胁迫对供试菌株超氧自由基产生数量的影响
2.3.1 平板菌落计数
2.3.2 供试菌株O_2~(-·)的测定
2.4 阿特拉津胁迫下供试菌株膜脂过氧化水平的检测
2.4.1 实验设计
2.4.2 粗酶的制备
2.4.3 蛋白含量的测定
2.4.4 膜脂过氧化水平检测
2.4.5 数据处理
2.5 阿特拉津胁迫对供试菌株基因组DNA损伤的研究
2.5.1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2.5.2 RAPD技术体系
2.5.3 RAPD引物的筛选
2.5.4 基因组模板稳定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阿特拉津胁迫对供试菌株生长速度的影响
3.2 阿特拉津胁迫对细菌超氧自由基产生的影响
3.2.1 供试菌株可培养菌落数与菌悬液OD_(600)值之间的关系
3.2.2 菌株E.coilK12细胞内O_2~(-·)含量的测定结果
3.2.3 菌株B.subtilisB7细胞内O_2~(-·)含量的测定结果
3.2.4 菌株Arthrobacter sp. DNS10细胞内O_2~(-·)含量的测定结果
3.2.5 菌株Acinetobacter sp. DNS32细胞内O_2~(-·)含量的测定结果
3.3 阿特拉津胁迫下典型细菌膜脂过氧化水平分析
3.3.1 可溶性蛋白标准曲线的绘制
3.3.2 菌株E.coilK12细胞内MDA含量测定结果
3.3.3 菌株B.subtilis B7细胞内MDA含量的测定结果
3.3.4 菌株Arthrobacter sp. DNS10细胞内MDA含量的测定结果
3.3.5 菌株Acinetobacter sp. DNS32细胞内MDA含量的测定结果
3.4 阿特拉津对典型细菌基因组DNA损伤的多态性分析
3.4.1 供试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
3.4.2 引物筛选结果
3.4.3 菌株E.coliK12基因组DNA损伤情况
3.4.4 菌株B.subtilis B7基因组DNA损伤情况
3.4.5 菌株Arthrobacter sp. DNS10基因组DNA损伤情况
3.4.6 菌株Acinetobacter sp. DNS32基因组DNA损伤情况
3.4.7 供试菌株基因组模板DNA的稳定性
4 讨论
4.1 阿特拉津胁迫对细菌生长速度的影响
4.2 阿特拉津胁迫对细菌超氧自由基产生的影响
4.3 阿特拉津胁迫下典型细菌膜脂过氧化水平
4.4 阿特拉津胁迫下典型细菌DNA损伤的研究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649778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阿特拉津的概述
1.1.1 阿特拉津的理化性质
1.1.2 阿特拉津使用概况
1.2 阿特拉津对生态环境及生物的危害
1.2.1 阿特拉津对水环境的影响
1.2.2 阿特拉津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2.3 阿特拉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1.2.4 阿特拉津对生物的危害
1.3 阿特拉津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1.3.1 阿特拉津污染对动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1.3.2 阿特拉津污染对植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1.3.3 阿特拉津污染对微生物的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
1.4 阿特拉津污染对生物氧化胁迫的影响
1.4.1 活性氧的危害
1.4.2 脂质过氧化作用
1.4.3 基因组DNA损伤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7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菌种
2.1.2 培养基
2.1.3 阿特拉津标准储备溶液
2.2 阿特拉津胁迫对供试菌株生长速度的影响
2.2.1 试验设计
2.2.2 细菌生长情况的测定
2.3 阿特拉津胁迫对供试菌株超氧自由基产生数量的影响
2.3.1 平板菌落计数
2.3.2 供试菌株O_2~(-·)的测定
2.4 阿特拉津胁迫下供试菌株膜脂过氧化水平的检测
2.4.1 实验设计
2.4.2 粗酶的制备
2.4.3 蛋白含量的测定
2.4.4 膜脂过氧化水平检测
2.4.5 数据处理
2.5 阿特拉津胁迫对供试菌株基因组DNA损伤的研究
2.5.1 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2.5.2 RAPD技术体系
2.5.3 RAPD引物的筛选
2.5.4 基因组模板稳定性
3 结果与分析
3.1 阿特拉津胁迫对供试菌株生长速度的影响
3.2 阿特拉津胁迫对细菌超氧自由基产生的影响
3.2.1 供试菌株可培养菌落数与菌悬液OD_(600)值之间的关系
3.2.2 菌株E.coilK12细胞内O_2~(-·)含量的测定结果
3.2.3 菌株B.subtilisB7细胞内O_2~(-·)含量的测定结果
3.2.4 菌株Arthrobacter sp. DNS10细胞内O_2~(-·)含量的测定结果
3.2.5 菌株Acinetobacter sp. DNS32细胞内O_2~(-·)含量的测定结果
3.3 阿特拉津胁迫下典型细菌膜脂过氧化水平分析
3.3.1 可溶性蛋白标准曲线的绘制
3.3.2 菌株E.coilK12细胞内MDA含量测定结果
3.3.3 菌株B.subtilis B7细胞内MDA含量的测定结果
3.3.4 菌株Arthrobacter sp. DNS10细胞内MDA含量的测定结果
3.3.5 菌株Acinetobacter sp. DNS32细胞内MDA含量的测定结果
3.4 阿特拉津对典型细菌基因组DNA损伤的多态性分析
3.4.1 供试菌株基因组DNA的提取
3.4.2 引物筛选结果
3.4.3 菌株E.coliK12基因组DNA损伤情况
3.4.4 菌株B.subtilis B7基因组DNA损伤情况
3.4.5 菌株Arthrobacter sp. DNS10基因组DNA损伤情况
3.4.6 菌株Acinetobacter sp. DNS32基因组DNA损伤情况
3.4.7 供试菌株基因组模板DNA的稳定性
4 讨论
4.1 阿特拉津胁迫对细菌生长速度的影响
4.2 阿特拉津胁迫对细菌超氧自由基产生的影响
4.3 阿特拉津胁迫下典型细菌膜脂过氧化水平
4.4 阿特拉津胁迫下典型细菌DNA损伤的研究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649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49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