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衣芽孢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发布时间:2022-05-06 21:05
为了从土壤中分离得到地衣芽孢杆菌,开展后续研究,试验采集塔里木盆地的土壤进行细菌培养,采用台盼蓝平板方法,对分离培养得到的单菌落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鉴定。根据《伯杰细菌鉴定手册》,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并送测序。结果表明,从塔里木盆地土壤中分离得到的细菌为地衣芽孢杆菌,说明该土壤中存在地衣芽孢杆菌,并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及应用奠定基础。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
1.1 样品采集
1.2 主要试验仪器
1.3 试验药品
2 方法
2.1 细菌的分离处理
2.1.1 制样品稀释液
2.1.2 培养
2.1.3 分离单菌落
2.1.4 纯化
2.2 生物学特性研究
2.2.1 菌落培养特征
2.2.2 菌体形态观察
2.2.3 革兰染色[7]
2.2.4 孔雀石绿染色[8]
2.2.5 血平板试验
2.3 细菌的生化鉴定
2.3.1 柠檬酸盐利用试验
2.3.2 丙酸盐利用试验
2.3.3 淀粉水解试验
2.3.4 卵黄卵磷脂酶试验
2.3.5 硝酸盐还原试验
2.3.6 吲哚试验
2.4 地衣芽孢杆菌16S r DNA的鉴定
2.4.1 基因组DNA的提取
2.4.2 16S r DNA基因扩增
2.4.3 纯化和测序
3 结果与分析
3.1 细菌的培养
3.2 细菌形态
3.3 菌落形态及血平板毒力测试
3.4 生理生化实验鉴定结果
3.4.1 丙酸盐利用、柠檬酸盐利用实验结果
3.4.2 淀粉、卵黄卵磷脂、硝酸盐还原试验结果
3.4.3 生化试验鉴定结果
3.5 16S r DNA的鉴定结果
3.5.1 16S r DNA的扩增结果
3.5.2 16S r DNA克隆鉴定结果
3.5.3 16S r DNA的序列进化树同源性分析结果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芽孢染色实验中枯草杆菌最佳培养条件探索[J]. 樊佳,韩煦,陶榆玮,徐璕,杨富强,汪红,郑冬超.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03)
[2]微课“革兰染色”的教学设计[J]. 黄荔丰. 课程教育研究. 2017(41)
[3]可抑制致病菌的益生菌筛选及抑菌物质的初步确定[J]. 王利杰,余晓斌,方银兵,顾秋亚. 生物技术通报. 2017(11)
[4]地衣芽孢杆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转化研究[J]. 莫静燕,陈献忠,王正祥. 生物技术. 2009(05)
本文编号:365121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
1.1 样品采集
1.2 主要试验仪器
1.3 试验药品
2 方法
2.1 细菌的分离处理
2.1.1 制样品稀释液
2.1.2 培养
2.1.3 分离单菌落
2.1.4 纯化
2.2 生物学特性研究
2.2.1 菌落培养特征
2.2.2 菌体形态观察
2.2.3 革兰染色[7]
2.2.4 孔雀石绿染色[8]
2.2.5 血平板试验
2.3 细菌的生化鉴定
2.3.1 柠檬酸盐利用试验
2.3.2 丙酸盐利用试验
2.3.3 淀粉水解试验
2.3.4 卵黄卵磷脂酶试验
2.3.5 硝酸盐还原试验
2.3.6 吲哚试验
2.4 地衣芽孢杆菌16S r DNA的鉴定
2.4.1 基因组DNA的提取
2.4.2 16S r DNA基因扩增
2.4.3 纯化和测序
3 结果与分析
3.1 细菌的培养
3.2 细菌形态
3.3 菌落形态及血平板毒力测试
3.4 生理生化实验鉴定结果
3.4.1 丙酸盐利用、柠檬酸盐利用实验结果
3.4.2 淀粉、卵黄卵磷脂、硝酸盐还原试验结果
3.4.3 生化试验鉴定结果
3.5 16S r DNA的鉴定结果
3.5.1 16S r DNA的扩增结果
3.5.2 16S r DNA克隆鉴定结果
3.5.3 16S r DNA的序列进化树同源性分析结果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芽孢染色实验中枯草杆菌最佳培养条件探索[J]. 樊佳,韩煦,陶榆玮,徐璕,杨富强,汪红,郑冬超.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03)
[2]微课“革兰染色”的教学设计[J]. 黄荔丰. 课程教育研究. 2017(41)
[3]可抑制致病菌的益生菌筛选及抑菌物质的初步确定[J]. 王利杰,余晓斌,方银兵,顾秋亚. 生物技术通报. 2017(11)
[4]地衣芽孢杆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转化研究[J]. 莫静燕,陈献忠,王正祥. 生物技术. 2009(05)
本文编号:3651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651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