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仙山小流域水土流失变化及分析
发布时间:2023-12-10 17:33
本文以高分辨率航片和卫片为主要信息源,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和DEM高程,通过ERDAS IMAGINE和ARCGIS软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综合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统计学、土地评价学等多种方法,对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山东省曲阜九仙山小流域2009年和2013年的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数量特征和空间格局变化分析,并对该小流域水土流失成因及危害简要分析,为区域的水土流失监测与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2013年九仙山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占小流域总面积的44.93%,侵蚀强度以中度、轻度侵蚀为主,空间分布上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呈现出侵蚀加剧的趋势:微度侵蚀主要分布在坡度较为平缓的山间斜平地以及海拔较低的坡面,呈现大面积的片状分布;轻度侵蚀主要分布在山间斜平地与丘陵区的交界处,分布较为零散;中度侵蚀主要集中在流域北侧和西南坡面,海拔较高,流域内东西两侧山坡也有少量零散片状分布;强烈侵蚀和极强烈侵蚀面积均较小,主要分布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坡面上,从整体上呈现零星分布。与2009年相比,九仙山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27.18hm2,但侵蚀强度有所增加,中度侵蚀增加16.32hm2,强烈侵蚀增加2...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目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水土流失研究综述
2.1.1 自然因素
2.1.2 人为因素
2.2 水土流失机理研究概述
2.2.1 径流流失
2.2.2 土壤侵蚀
2.3 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概述
2.4 “3S”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
3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条件
3.1.2 社会经济状况
3.2 调查内容与方法
3.2.1 数据源
3.2.2 内容方法
3.2.3 水土流失状况
3.2.4 水土保持措施
3.3 技术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土地利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特征
4.1.1 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过程
4.1.2 不同土地利用水土流失特征
4.2 植被盖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特征
4.2.1 植被盖度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4.2.2 不同植被盖度水土流失特征
4.3 坡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特征
4.4 水土流失现状及变化
4.4.1 2009年水土流失数量特征
4.4.2 2013年水土流失数量特征
4.4.3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
4.4.4 水土流失空间格局
4.5 水土保持措施现状及变化
4.6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4.6.1 自然因素
4.6.2 人为因素
5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72822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目的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水土流失研究综述
2.1.1 自然因素
2.1.2 人为因素
2.2 水土流失机理研究概述
2.2.1 径流流失
2.2.2 土壤侵蚀
2.3 水土流失防治技术研究概述
2.4 “3S”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
3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条件
3.1.2 社会经济状况
3.2 调查内容与方法
3.2.1 数据源
3.2.2 内容方法
3.2.3 水土流失状况
3.2.4 水土保持措施
3.3 技术路线
4 结果与分析
4.1 土地利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特征
4.1.1 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过程
4.1.2 不同土地利用水土流失特征
4.2 植被盖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特征
4.2.1 植被盖度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4.2.2 不同植被盖度水土流失特征
4.3 坡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特征
4.4 水土流失现状及变化
4.4.1 2009年水土流失数量特征
4.4.2 2013年水土流失数量特征
4.4.3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
4.4.4 水土流失空间格局
4.5 水土保持措施现状及变化
4.6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4.6.1 自然因素
4.6.2 人为因素
5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72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3872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