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对土壤磷素转化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生物炭对土壤磷素转化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进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土壤中磷素总量及形态变化是其发挥营养元素作用和造成环境潜在威胁的重要因素。作为一种外源输入的新型功能材料,生物炭对调节土壤磷素转化及其功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针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炭影响土壤磷素转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相应的影响机制进行探讨,旨在为生物炭在农田土壤磷素迁移转化方面的应用及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进展】生物炭可有效增加土壤中有效磷的供给,不仅由于生物炭本身含有较高的磷,其施入土壤后,还可以调节土壤p H,吸附土壤磷素与金属的络合物,直接作为土壤微生物的碳素营养,提高土壤磷素的生物转化率等途径。【展望】生物炭研究应针对低肥力土壤进行生物炭适宜类型和添加量的研究,防止由于可能的磷素过多导致养分供应的不平衡。由于生物炭本身的含磷量较高,还应进行增施生物炭适当减少磷肥用量的试验,以提高生产效益。生物炭对根际土壤磷活性影响与实际生产相关更加密切,也应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此外,作为较为新兴的改土材料,生物炭施入土壤后的长期效应还有待观察和评估。
【作者单位】: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浙江省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 有效磷 磷素转化 养分循环
【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4D010005,LY16D010004)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4DFE90040)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95,201203089)资助
【分类号】:S153.61
【正文快照】: 磷(P)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同时也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主要元素[1]。植物所利用的磷主要来源于土壤,而土壤中磷素的总含量仅为0.02%~0.2%(P2O5 0.05%~0.46%)[2]。磷在土壤中易固定,施入土壤的可溶性磷肥大部分以无效态即难溶态形式在土壤中积累,容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绪生;耿增超;佘雕;张保健;高海英;;生物炭生产与农用的意义及国内外动态[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2 何绪生;张树清;佘雕;耿增超;高海英;;生物炭对土壤肥料的作用及未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5期
3 杨放;李心清;王兵;程建中;;生物炭在农业增产和污染治理中的应用[J];地球与环境;2012年01期
4 张伟;;生物炭创造“技术土壤”[J];农业知识;2013年23期
5 姜玉萍;杨晓峰;张兆辉;陈春宏;王良军;;生物炭对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学报;2013年02期
6 张喜娟;孟英;唐傲;王彤彤;董文军;冷春旭;姜树坤;王嘉宇;;功能性材料生物炭的农田应用效应[J];作物杂志;2013年04期
7 邢英;李心清;王兵;周志红;程红光;程建中;房彬;;生物炭对黄壤中氮淋溶影响:室内土柱模拟[J];生态学杂志;2011年11期
8 武玉;徐刚;吕迎春;邵宏波;;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4年01期
9 钱嘉文;宿贤超;徐丹;张金林;肖鹏;赵薇;叶正钱;;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生长的影响[J];现代农业;2014年01期
10 黄华;王雅雄;唐景春;朱文英;;不同烧制温度下玉米秸秆生物炭的性质及对萘的吸附性能[J];环境科学;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沈国清;;生物炭影响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生物学机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2 戴中民;刘杏梅;吴建军;汪海珍;徐建明;;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生物炭基本性质的表征[A];面向未来的土壤科学(上册)——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陆海楠;胡学玉;陈威;;生物炭添加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王靖tD;把生物炭还给农田[N];沈阳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杰;秸秆、木质素及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氮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孙大荃;生物炭碳源驱动土壤微生物区系代谢作用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3 吴洁;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与秸秆生物炭施用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固碳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4 刘宁;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在农业中应用的基础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5 江琳琳;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6 宗海英;花生壳生物炭对中国北方酸化土壤硝化过程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张伟明;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8 勾芒芒;生物炭节水保肥机理与作物水炭肥耦合效应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9 Niaz Muhammad;生物炭对植稻酸性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肥力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5年
10 张振宇;生物炭对稻田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昌见;生物炭对砂壤土理化性质及番茄生长性状的影响及其关键应用技术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2 梁桓;影响生物炭基氮肥氮素释放因素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3 盖霞普;生物炭对土壤氮素固持转化影响的模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刘e
本文编号:493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493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