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云南省耕地利用等别与生态环境空间分布特征

发布时间:2017-06-29 00:11

  本文关键词:云南省耕地利用等别与生态环境空间分布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掌握云南省耕地利用的等别及其空间分布情况,对于制定适合该省耕地质量保护和土地利用决策有重大意义。以云南省129个县的农用地分等省级成果为基础,结合该省的生态环境现状分区成果,分析了全省耕地利用等别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耕地利用等别范围为1—16等,平均等4.4等,总体来看,等别偏低。生态环境优区耕地利用等别范围是1—14等,平均等3.9等;良区耕地等别范围是1—16等,平均等4.8等;中区耕地等别范围是1—15等,平均等4.8等;差区耕地等别范围是1—13等,平均等4.4等;劣区耕地等别范围是1—15等,平均等3.4等。全省中、低等耕地的面积最多,集中在中区和差区,对全省耕地的平均利用等影响最大。对该研究为制定云南省耕地空间优化布局和质量提升,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提供依据。
【作者单位】: 云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耕地 利用等 分布 生态环境 云南省
【基金】: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乌蒙山区立体特征分异下的土地利用分区及综合评价”(201511003-1)
【分类号】:F323.211
【正文快照】: 耕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离不开耕地。耕地的利用等别能在一定能程度上体现人为因素对其影响,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1]。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耕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统一、严格管理,提高耕地资源管理水平,为土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华中;临沂市耕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1年05期

2 邵秀秀;;泰安市耕地利用效益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4年05期

3 宋戈;李丹;王越;雷国平;;松嫩高平原黑土区耕地利用系统安全格局及其空间演变[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04期

4 黄淑娟;;当前农村耕地利用与保护对策探讨[J];福建农业科技;2014年06期

5 庞英;王伟;;新时期山东省耕地利用模式区域特征——基于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6 王定忠;张丽娟;徐启明;;陇川县耕地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4年04期

7 薛振声;一种新的坡耕地利用模式[J];中国水土保持;1986年02期

8 杨燕新;毕如田;刘庚;;闻喜县不同乡镇耕地利用的景观结构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9 杨欣;张卓亚;张佩芳;;景洪市1949~2000年耕地利用可持续发展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10 金涛;;中国粮食生产时空变化及其耕地利用效应[J];自然资源学报;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桂波;南灵;;陕西省耕地利用碳源/汇时空差异分析[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万婷;蒲春玲;;新疆阿瓦提县农户耕地利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A];全国博士生论坛“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与农民问题”论文集[C];2012年

3 尧德明;;海南省耕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A];2004年中国科协年会3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江艳;周兴;;广西横县耕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5 杨忍;刘彦随;;环渤海地区农村空心化与耕地利用集约度时空特征研究[A];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C];2012年

6 贺一梅;杨子生;赵乔贵;陶文星;许婧婧;;耕地利用区划原理·方法及其在云南省的实践[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7 赵乔贵;杨子生;;保障山区省份粮食安全的耕地利用与保护措施体系研究——以云南省为例[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8 肖宝玉;张文开;;浅谈人口对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作用——以尤溪县为例[A];中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C];2006年

9 黄训芳;段培;;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与民生科技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李智国;;我国耕地利用与粮食安全变化的市场驱动分析[A];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新农村建设研究[C];2008年


  本文关键词:云南省耕地利用等别与生态环境空间分布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5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495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b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