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太湖流域丘陵区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分布控制因素

发布时间:2017-06-29 04:16

  本文关键词:太湖流域丘陵区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分布控制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探究太湖流域丘陵区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如竹林地和茶园)土壤水分的控制因素,在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定期观测的基础上,根据前7d降雨量将研究时段划分为干旱状态和湿润状态,利用分类与回归树(CART)方法得出不同干湿状态下土壤水分分布的主控因子,并借助典范对应分析(CCA)定量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土壤深度土壤水分格局与环境因子关系。结果表明:(1)高程、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层厚度对土壤水分分布的相对贡献率最大,但在不同干湿状态下其影响程度存在差异;(2)干旱状态时土壤水分主要受高程、坡度、地形湿度指数(TWI)和剖面曲率等地形因素的作用,而土层厚度和粘粒也分别为0—20 cm和20—40 cm深度土壤水分的主控因子;(3)在湿润状态下,茶园0—20 cm土壤水分的主控因素为地形因子,在20—40 cm则以土壤性质为主,竹林地两个深度的土壤水分受地形和土壤性质的作用都很强,其中20—40 cm深度土壤水分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较0—20 cm深度更为复杂。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太湖流域 土壤水分 环境因子 主控因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109,4130123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一三五”重点项目(NIGLAS2012135005)
【分类号】:S152.7
【正文快照】: 土壤水分是陆地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时空变化研究在多个学科和应用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1]。首先,土壤水分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运移以及植物的生存与生长,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次,作为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土壤水分通过控制地球表层水分和能量迁移和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鑫;毕华兴;李笑吟;李俊;郭孟霞;林靓靓;郭超颖;;晋西黄土区基于地形因子的土壤水分分异规律研究[J];土壤学报;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荟;朱清科;王晶;刘中奇;方斌;邝高明;;黄土区阳坡不同立地植被恢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3期

2 李萍;朱清科;刘中奇;赵荟;邝高明;王晶;;半干旱黄土区地上生物量对立地因子的响应[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2年02期

3 葛翠萍;赵军;王秀峰;李勇;张兴义;;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地形因子对土壤水分和容重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08年06期

4 姚雪玲;傅伯杰;吕一河;;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尺度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影响因子[J];生态学报;2012年16期

5 黄海霞;张玉珍;;兰州北山“三水”造林区柠条的生长适宜性[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年02期

6 蔡庆空;蒋金豹;崔希民;郭徵;马开锋;洪雪倩;;环境因子对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影响——以北京市怀柔区为例[J];山地学报;2013年03期

7 焦俏;王飞;李锐;张文帅;;ERS卫星反演数据在黄土高原近地表土壤水分中的应用研究[J];土壤学报;2014年06期

8 丁宁;朴东范;朱卫红;裴洪淑;;长白山地区园参地空间及地形分布特征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9 付国珍;摆万奇;姚丽娜;;拉萨河流域耕地不同尺度土壤水分影响因子[J];应用生态学报;2015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萍;陕北黄土区两种整地植被恢复效果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田佳;廊涿高速公路路域立地质量评价与绿化植物选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军,傅伯杰,邱扬,陈利顶;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特征——半变异函数[J];地理学报;2000年04期

2 孙中峰,张学培,张晓明,魏学庆;晋西黄土区林地坡面土壤水分异质性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年02期

3 朱德兰,吴发启;不同地形部位土壤水分的年变化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3年04期

4 刘梅,蒋定生,黄国俊,范兴科,畅彩娥;不同坡面位置土壤水分差异规律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1990年02期

5 李洪建,王孟本,柴宝峰;黄土高原土壤水分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4期

6 邱扬,傅伯杰,王军,陈利顶;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J];自然资源学报;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宰松梅;仵峰;温季;王朝辉;;大田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分布均匀度评价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12期

2 曹红霞,康绍忠,何华;蒸发和灌水频率对土壤水分分布影响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3年06期

3 佘冬立;邵明安;;成垄压实耕作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的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7年05期

4 吕殿青,邵明安,王全九;垄沟耕作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分布试验研究[J];土壤学报;2003年01期

5 赵燕东,王一鸣;智能化土壤水分分布速测系统[J];农业机械学报;2005年02期

6 侯连涛;焦念元;韩宾;江晓东;李增嘉;;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07年01期

7 龚道枝,康绍忠,佟玲,丁日升;分根交替灌溉对土壤水分分布和桃树根茎液流动态的影响[J];水利学报;2004年10期

8 肖庆文,倪晋仁,李天宏;基于土壤水分分布的土地利用空间优化方法——以黄土高原杏子河流域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3期

9 张俊斌;黄雍杰;梁大庆;;不同坡地土壤水分分布变化之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01期

10 穆兴民;陈国良;郭宝安;赵克学;;宁南黄土丘陵区荒坡地土壤水分分布与运行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199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相玲;负压灌溉对土壤水分分布与油菜水分利用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杨佩国;基于土壤水分分布式动态模型的沙质荒漠化地区生产力估算[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赵东彬;不同尺度下的灌水均匀度田间试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太湖流域丘陵区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分布控制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6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496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1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