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层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自相关分析——以秦安县郭嘉镇为例
本文关键词:耕作层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自相关分析——以秦安县郭嘉镇为例
【摘要】:为了探究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空间自相关理论,在Geo Da095i,Arcgis等软件的基础上,以甘肃省秦安县郭嘉镇为例,采用Moran,I统计量研究了土壤主要养分元素含量在三种不同权重矩阵下的空间自相关程度以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秦安县郭嘉镇耕作层土壤中各主要养分空间分布并非随机状态,而是存在一定的空间自相关特性;全域型空间自相关的研究表明,rook权重下秦安县郭嘉镇耕作层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Moran's I指数分别为0.3088、0.0024、-0.0522、-0.2220、0.2678和0.2264,表明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空间正相关,而全磷和全钾的含量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空间负相关;局域空间自相关结合Moran散点图和LISA聚集图的分析结果揭示出郭嘉镇各行政村养分元素含量分布的空间分布规律,可以直观地得到各养分元素含量分布的"高—高"、"低—低"聚集区和"低—高"、"高—低"孤立区的具体位置,其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都在空间分布上出现"高-高"聚集区和"低-低"聚集区,而全磷的含量只有"低-低"聚集区,全钾的含量在空间分布上较为分散,没有明显的聚集区。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耕作层 土壤养分含量 空间自相关 郭嘉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63003)
【分类号】:S158
【正文快照】: 土壤养分是指土壤中能被植物所吸收的且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其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植被的生长状况,而耕作层中的土壤养分含量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1]。因此研究土壤养分含量对于植物健康生长、高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学术界对于土壤养分含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智刚;李保国;胡克林;;丘陵红壤蔗区土壤的中微量营养元素的空间变异[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年06期
2 罗洮峰;;加压滴灌条件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研究[J];新疆农垦科技;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宁;张毅功;贾林;王飞;王元杰;李阔;;献县金丝小枣区土壤元素空间变异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J];北方园艺;2009年08期
2 陈建生;黄巧义;唐拴虎;黄旭;徐培智;蒋瑞萍;卢钰升;李苹;;坡岗地甘蔗应用中微量营养元素效应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3 周卫军;肖志鹏;尹力初;张杨珠;陈萼;;湖南省几种主要母质发育的水稻土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及评价[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8年05期
4 饶江;顾明华;沈方科;黄智刚;许芳隆;;红壤甘蔗地土壤pH及中、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变异研究[J];土壤通报;2009年04期
5 饶江;王影;谢有奔;;广西蔗区土壤养分含量的小尺度空间分析[J];中国糖料;2008年02期
6 樊仙;郭家文;张跃彬;;国内外甘蔗养分管理概况[J];中国糖料;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邢月华;辽宁省玉米主产区农田土壤养分变异及玉米推荐施肥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饶江;广西承包蔗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分区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2 刘宁;河北省金丝小枣主产区土壤地球化学背景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3 薛佳;渭北旱塬麦田土壤养分供应能力评价体系建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汪子昆;四川沱江茎瘤芥产区的生态地球化学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5 裴文文;甘蔗连作30年的蔗地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特征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绍强,朱松丽,周成虎;中国土壤土层厚度的空间变异性特征[J];地理研究;2001年02期
2 张华,张甘霖;热带低丘地区农场尺度土壤质量指标的空间变异[J];土壤通报;2003年04期
3 刘铮,朱其清,唐丽华,徐俊祥,尹楚良;我国缺乏微量元素的土壤及其区域分布[J];土壤学报;1982年03期
4 孙波,赵其国,闾国年;低丘红壤肥力的时空变异[J];土壤学报;2002年02期
5 刘付程,史学正,于东升,潘贤章;基于地统计学和GIS的太湖典型地区土壤属性制图研究——以土壤全氮制图为例[J];土壤学报;2004年01期
6 周慧珍,龚子同;土壤空间变异性研究[J];土壤学报;1996年03期
7 孙波,,张桃林,赵其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土壤养分贫瘠化的综合评价[J];土壤;1995年03期
8 王家平;李鲁华;陈仲利;马云峰;张伟;;棉花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养分在土壤中分布规律研究[J];中国棉花;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惠光,张金莲,罗新湖,聂国华;伊宁市土壤养分的变化及施肥对策[J];新疆农业科技;2003年06期
2 徐丽华;魏朝富;谢德体;杨伟;;土壤养分遥感监测研究进展[J];农机化研究;2011年09期
3 王蓬;王海荣;;土地荒漠化过程中土壤养分变化分析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4期
4 武伟,唐明华,刘洪斌;土壤养分的模糊综合评价[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5 司欲辰;土壤养分测试仪[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1年05期
6 余顺和,杨惠兰,郑梅玲;和静县土壤养分现状及施肥对策[J];新疆农业科技;2001年05期
7 冯锋,杨新泉,李振声;植物高效利用土壤养分潜力和土壤环境良性循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完成情况总结[J];中国基础科学;2001年07期
8 刘长庆,王德科,王文香,桑为民;不同棚龄大棚土壤养分年度变化特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1年06期
9 肖洪浪,李涛,刘立超;沙漠地区麦田土壤养分运动特征[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年01期
10 陈浮,濮励杰,曹慧,彭补拙,杨桂山,周生路;近20年太湖流域典型区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驱动机理[J];土壤学报;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国安;项建军;袁全;;分散经营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的精准管理研究[A];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红裔;张野;赵迪;吴锡欣;;基于神经网络多模型的土壤养分肥力评价[A];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马友华;胡勤远;贾盛宁;梁红霞;黄界颍;张自立;;安徽省土壤养分和肥料信息系统研究[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邢竹;李春杰;郭建华;王贵政;;土壤养分信息系统在平衡施肥中的应用(摘要)[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5 郑小佳;邓良基;张世熔;张春;黄成毅;苟曦;;川中丘陵区不同地形位置下土壤养分特征研究[A];庆祝中国土壤学会成立60周年专刊[C];2005年
6 贾小红;高如泰;任慧勤;陈清;黄元仿;梁金凤;;种植结构变化对菜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7 张淑娟;王凤花;张海红;赵华民;;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土壤养分检测方法[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8 武继承;龚子同;郑惠玲;薛毅芳;;土壤养分变化特征与土壤保护研究[A];中国地壤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文集(面向农业与环境的土壤科学专题篇)[C];2004年
9 张琳;张凤荣;吕贻忠;孔祥斌;王茹;;大城市郊区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变化趋势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A];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8年
10 李鑫鑫;王学奎;王沫;涂代群;牟来明;徐泽刚;宋慧洁;;稻连轮作区水稻土壤养分与微生物数量分析[A];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凌;气候变化可导致土壤养分失衡[N];科技日报;2013年
2 高科;土壤养分测试仪[N];河北科技报;2001年
3 记者 赵红梅;“土壤养分管理与平衡施肥”让农民亩增收近200元[N];河北日报;2006年
4 通讯员 伍军邋彭建国;塔西南与喀什合作研究土壤养分[N];中国石油报;2008年
5 赵强;土壤养分的分析方法[N];山西科技报;2004年
6 通讯员 徐翔 何宜坦 记者 刘伟;全村农田吃上“营养配餐”[N];连云港日报;2006年
7 通讯员 姜晓平;磴口土壤养分含量逐年上升[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8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金继运 研究员;以分区土壤养分管理实现产业化[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9 冯国明;蔬菜合理轮种 降害增肥减病[N];中华合作时报;2006年
10 李青 何人;蔬菜栽培“一听五看”[N];山西科技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芬;陕西省土壤养分与肥料资源利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赵业婷;基于GIS的陕西省关中地区耕地土壤养分空间特征及其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徐丽华;土壤养分预测方法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刘雪梅;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土壤养分及仪器开发[D];东华大学;2014年
5 姜城;不同经营体制下土壤养分空间变异规律及管理技术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年
6 许红卫;田间土壤养分与作物产量的时空变异及其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李瑞;规模经营条件下土壤养分精准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8 王红娟;我国北方粮食主产区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9 程明芳;离子交换树脂膜提取土壤养分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10 贾生尧;基于光谱分析技术的土壤养分检测方法与仪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重洁;山西省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其与地貌禾口土壤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王紫如;植物在土壤肥力演替中的贡献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惠;典型绿茶茶园土壤养分和重金属的空间变异特性分析及肥力质量评价[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4 罗博;昌都地区“老五县”农业土壤养分特征及综合评价[D];西南大学;2015年
5 谭春荐;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土壤养分维持及水蚀防控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6 赵映翠;宜君县核桃经济林地土壤养分调查与肥力综合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倩;不同覆盖模式对旱地苹果园土壤养分、微生物和酶活性影响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8 员敏;榆林地区土壤养分时空变异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9 马桦薇;煤炭基地村庄复垦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10 崔丹娜;河北省西柏坡高速公路生态袋土壤变化与植被恢复情况分析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61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861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