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AI论文 >

人工智能、老龄化与经济增长:机理分析与中国例证

发布时间:2024-05-27 00:22
  当前,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问题。据测算,我国人口在“十四五”期间将会进入中度人口老龄化,在2035年左右进入重度人口老龄化。历史和国际经验表明,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会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转变,同时会给经济增长带来较为严重的冲击。因此有必要探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之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发展人工智能可以培养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促进产业升级,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能够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更可以提高社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因此,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程中,进一步探讨人工智能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对人工智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综述,对我国经济中三者的发展现状进行特征事实描述和分析。在前人研究和我国特征事实基础上,提炼思想构建包含人工智能和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模型,研究人口老龄化和人工智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结合经济增长模型,进一步详细分析了人口老龄化抑制经济增长的具体途径,以及人工智能缓解人口老龄化抑制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人口老龄化会使劳动供给减少,会抑制资本...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人口老龄化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1.2.2 人工智能影响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
        1.2.3 人工智能缓解人口老龄化影响的相关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人工智能内涵
        2.1.2 人口老龄化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经济增长理论
        2.2.2 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红利理论
第3章 我国人口老龄化、人工智能与经济增长的特征事实
    3.1 我国经济增长特征事实
    3.2 我国人口老龄化特征事实
        3.2.1 老年人口新增多
        3.2.2 老年人口死亡率低
        3.2.3 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3.2.4 老年抚养比不断提高
    3.3 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相关分析
    3.4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3.4.1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3.4.2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第4章 人工智能缓解人口老龄化抑制经济增长的理论机理分析
    4.1 基本模型
    4.2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抑制作用的经济理论机理分析
        4.2.1 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
        4.2.2 人口老龄化抑制资本积累
        4.2.3 人口老龄化不利于技术进步
        4.2.4 人口老龄化导致人力资本减少
        4.2.5 人口老龄化会抑制经济增长
    4.3 人工智能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抑制作用的经济理论机理分析
        4.3.1 人工智能有利于劳动力供给增加
        4.3.2 人工智能可以缓解资本积累速度下降
        4.3.3 人工智能有利于缓解技术进步减速
        4.3.4 人工智能可以缓解人力资本减少
        4.3.5 人工智能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
第5章 实证分析
    5.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5.2.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5.2.2 解释变量的选取
        5.2.3 调节变量的选取
        5.2.4 控制变量的选取
        5.2.5 模型的构建
    5.3 描述性统计
    5.4 回归结果分析
        5.4.1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
        5.4.2 人工智能缓解作用的调节效应估计回归
    5.5 内生性分析
    5.6 稳健性检验
    5.7 异质性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982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engongzhinen/3982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b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