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基于可靠特征点分配算法的鲁棒性跟踪框架(英文)

发布时间:2018-05-09 03:16

  本文选题:局部最大小波系数 + 可靠特征点分配 ; 参考:《Frontier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Electronic Engineering》2017年04期


【摘要】:视觉跟踪是近年来计算视觉最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视觉领域。然而,视觉跟踪技术仍然存在挑战,如目标发生光照变化、遮挡、外观形变等。为克服这些技术困难,本文提出基于小波变换的可靠特征点分配(Reliable point assignment,RPA)算法。通过搜索局部最大小波系数(Local maximal wavelet coefficients,LMWC)的位置,获得可靠特征点。在图像中,具有局部最大小波系数之处,表明该处图像信号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可靠特征点对图像噪声、光照变化和外观形变等情况都具有鲁棒性。此外,在检测中应用卡尔曼滤波器,以提高处理速度并减少误检率。最后,将所提出的RPA与卡尔曼滤波器集成到跟踪 学习 检测(Tracking learning detection,TLD)算法框架中,提高了跟踪精度,且降低了误检率。实验结果表明,新框架在精度、f值(f-measure)和平均重叠率(%)等方面均优于TLD和核化相关滤波器(KCF)这两个跟踪算法。
[Abstract]:Visual tracking i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research topics in computational vision in recent years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of visi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challenges in visual tracking, such as illumination change, occlusion, appearance deformation and so on.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se technical difficulties, a reliable point assignment algorithm based on wavelet transform is proposed. The reliable feature points are obtained by searching the location of Local maximal wavelet coefficients (LMWCs). In the image, where the local maximum wavelet coefficients exist, it is shown that the image signal has changed greatly, so the reliable feature points are robust to the image noise, illumination change and appearance deformation. In addition, Kalman filter is used in detection to improve processing speed and reduce false detection rate. Finally, the proposed RPA and Kalman filter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tracking tracking learning detection algorithm framework, which improves the tracking accuracy and reduces the false detection rat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framework is superior to the two tracking algorithms, TLD and Kernel correlation filter, in terms of accuracy and average overlap ratio.
【作者单位】: School
【基金】: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s.61671213 and 61302058) the Guangzhou Key Lab of Body Data Science(No.201605030011)
【分类号】: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熹滨;石勤;尹宝才;;由粗到细的渐进式特征点定位算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郑林;刘泉;王林涛;;一种基于特征点的跟踪算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6年03期

3 江诗锋;何振峰;;基于特征点的行车数据序列对齐[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4 周全峗;史泽林;;辐射模糊图像的特征点稳定性分析[J];光电工程;2013年06期

5 魏立梅,张永瑞,谢维信,程相君;人脸识别中基准点的选取与特征点定位[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6 许承慧;刘桂华;梁峰;;非特征点双目测距技术研究[J];微型机与应用;2013年22期

7 潘翔;章国栋;陈启华;;三维可变形物体的特征点层次提取[J];计算机科学;2014年04期

8 陶刚,卢昀,李吉桂;细化指纹图中伪特征点的一体化去除算法[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2年10期

9 仲启媛,谭立龙;一种确定运动目标特征点的算法[J];计算机工程;2003年10期

10 胡迎春,张增芳,梁数;人脸图像嘴巴特征点自动提取系统[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力;叶桦;夏良正;;利用特征点定位嘴巴[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付洪川;王剑;万婵;赵建英;付凯;;图像特征点匹配算法的研究与改进[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1)[C];2009年

3 温文雅;陈建华;;一种基于特征点的图像匹配算法[A];200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任明武;胡明昊;杨静宇;;一种快速实用的特征点匹配算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5 许竞;姜波;;摄像机运动下特征点追踪方法研究[A];2011下一代自动测试系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田;王希常;苏志荣;;基于特征点和轮廓检测的粘连数字分割[A];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进展——第三届图像图形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杜鹏飞;彭代强;林幼权;;基于二乘向量机的特征点配准算法[A];第十四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舒志龙;阮秋琦;;基于KLT特征点跟踪的图象拼接[A];中国体视学学会图像分析专业、中国体视学学会仿真与虚拟现实专业、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第一届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杨向林;严洪;任兆瑞;陈靖一;;基于小波变换的ECG信号多特征点综合检测算法[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韩广良;陈小云;;利用多特征点搜索实现纸钞图像的状态检测[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宇;芯技术点亮未来[N];电脑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洪涛;基于视觉的微夹持构件受力与应变测量方法[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刘通;面向心拍识别的心电信号的高层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廖斌;基于特征点的图像配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杨占龙;基于特征点的图像配准与拼接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杨利敏;图像特征点定位算法研究及其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李旭东;基于特征点的增强现实三维注册算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鲁统伟;前视目标图像匹配定位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戴激光;渐进式多特征异源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密集匹配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9 宋琳;无人机飞行途中视觉导航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10 杨奎元;基于深层结构的图像内容分析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宝莹;基于图像识别的中国书法真伪鉴别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周兆镇;基于双目视觉的特征点匹配算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冯翔;基于人脸对齐和多特征融合的人脸识别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姜小会;基于特征点的图像拼接技术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5 吴昊;基础矩阵估计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陈伟;基于唇形特征的身份识别算法的设计[D];兰州大学;2015年

7 秦清欣;GPS辅助摄影测量的边坡监测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8 宋伟;远程火光瞄准与探测系统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9 刘智;塑料面膜印刷质量的视觉检测方法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5年

10 任筱强;行星及行星卫星着陆探测自主导航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64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1864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f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