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学分银行平台的知识汇聚与个性化推荐系统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13 11:15
【摘要】:数字化学习以其高效、便利的优势成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极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如何在资源丰富且平台林立的信息化环境中高效地搭建既能实现个性化资源推荐,又能实现学习成果和学习过程的统一管理,成为数字化学习环境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学分银行平台作为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的信息化运行载体,成为终身学习信息化"立交桥"搭建的枢纽。依托学分银行平台建立的用户信息档案库为终身学习个性化推荐系统提供了基础数据,解决了资源初始推荐的冷启动问题。学分银行制度已成为国际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通行做法,依托学分银行平台整合各类学习平台资源,打通各类教育服务与管理平台的接口,统一管理用户信息,符合当前终身教育体系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
[Abstract]:With its high efficiency and convenience, digital learning has become an extremely important learning metho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How to set up efficiently in the resource-rich and well-established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can not only realize the recommendation of individual resources, but also realize the unified management of learning results and learning process, which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digital learning environment. As the carrier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long learning service system, the credit bank platform has become the hub of life-long learning informatization "overpass". Based on the credit bank platform, the user information archive provides the basic data for the lifelong learning 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 system, and solves the cold start problem of the initial recommendation of resources. The credit bank system has become a common practic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of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Relying on the credit bank platform to integrate all kinds of learning platform resources, open the interface between various educational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platforms, and unify the management of user information. In line with the current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作者单位】: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京学网";北京开放大学社会教育学院;
【基金】:2015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浙江省学分银行构建研究”(课题编号:15NDJC177YB)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TP391.3;G7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黎明;从韩国的“学分累积制度”看我国“学分银行”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5年09期

2 熊惠平;谈高职院校推行"学分银行"的困难与障碍[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吴言;;学分银行:在探索中艰难前行[J];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25期

4 邓澳利;;浅析我国高职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困难与障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25期

5 邓澳利;;浅析我国“学分银行”推行的困难与障碍[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6 黄健;;学分银行:实现终身学习理想的重要途径[J];成才与就业;2009年17期

7 张莹;;论学分银行的体系建设及其功能定位[J];云南电大学报;2011年02期

8 吴钧;;“学分银行”实施的困惑与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Z1期

9 高琳;;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召开学分银行网络平台设计工作会[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杨敏;;学分银行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20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远程教育教席系列国际研修班综述[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慈溪市教育局课题组;彭飞龙;陆和杰;罗科技;陈海强;刘柱杰;;构建市民学分银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何学书;周增清;;绿色证书“学分银行”初探[A];农业职业教育与“三农”问题——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肖良松;;发展职业教育 建立学分银行[A];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各辉;学校“学分银行”助茶农成才[N];湄洲日报;2009年

2 记者 吴晓向 实习生 刘秋炎;北京市总实施“学分银行计划”[N];工人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郑晋鸣;用“学分银行”鼓励学生创新[N];光明日报;2011年

4 徐健;学分银行计划 打造精兵高手[N];中国石化报;2011年

5 通讯员 杨文生 靳婷婷;“学分银行”催生“校园发明家”[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徐瑞哲;“学分银行”与市民有啥关系[N];解放日报;2012年

7 早报记者 韩晓蓉 实习生 李路 赵越;上海“学分银行”昨起“开业”[N];东方早报;2012年

8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 刘素娟;“学分银行”如何夯实终身学习“立交桥”基础[N];光明日报;2013年

9 本报首席记者 徐瑞哲;上海学分银行开户者逾40万[N];解放日报;2013年

10 记者  张学军;职业培训有了“学分银行”[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澳利;“学分银行”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胡荣琳;江西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分银行制建立及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3 韦雄沣;广西继续教育学分银行构建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4 纪在云;香港继续教育资历架构的实践经验及其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5 贾海洋;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学分系统(ECVET)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

6 侯宇凡;技术转移经理人学分银行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7 衡播;武汉城市圈职业院校“学分银行”管理体系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杜社玲;韩国、欧洲学分银行实践及其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艳霞;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10 王春晓;“学分银行”对学生学习方式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21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2421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5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