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研究的国际进展及典型国家发展经验
本文关键词:城乡一体化研究的国际进展及典型国家发展经验 出处:《国际城市规划》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视野 城乡一体化 发展特征 发展模式 经验借鉴
【摘要】:城乡一体化是当前城乡发展问题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国外发达国家正步入城乡一体化的高级阶段,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先后开始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一系列的探索。这些国家的研究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积累了诸多有益的成果和经验。本文从国际视角分析国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总结国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论、现实特征及发展模式等,通过对国际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的综合性和历史性认识,特别是了解他们目前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建设来为我国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研究提供可能的借鉴经验和发展思路,从而丰富我国城乡一体化的研究成果。
[Abstract]:Urban-rural integration is a hot and difficult point in the research of urban-rural development. Foreign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stepping into the advanced stage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Some developing countries have also begun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foreig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from the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theory, real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model of foreig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o form a comprehensive and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 Especially to understand their current development ideas and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possible experience and development ideas for the study of China's current urban-rural integration construction, so as to enrich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China'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372)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3YJCZH263)
【分类号】:TU984
【正文快照】: 导言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深入人心。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实践迫使我们一直思考,即如何从中国特色的国情和主体地位出发,借鉴和学习一些国际上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经验,实现对中国快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乡规划、建设政策的科学引导。迄今为止,人类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朱晨;岳岚;;美国都市空间蔓延中的城乡冲突与统筹[J];城市问题;2006年08期
2 叶齐茂;;美国的乡村建设[J];城乡建设;2008年09期
3 杨小鹏;;英国的绿带政策及对我国城市绿带建设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0年01期
4 易鑫;;德国的乡村规划及其法规建设[J];国际城市规划;2010年02期
5 袁政敏;;解读韩国新村运动[J];吉林农业;2007年05期
6 郝万喜;;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价值工程;2011年21期
7 王纪孔;宁俊飞;;韩国新村运动中的农村支援政策及其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亚平;任云兰;;铁路与沿线地区城乡经济关系的重构——以1888-1937年间的石家庄、郑州、天津为例[J];安徽史学;2009年03期
2 段禄峰;张鸿;;我国城乡空间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3 黄斌;吴少华;;欧洲乡村景观建设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4 张碧华;严力蛟;王强;;美国芝加哥北部乡村景观建设对中国的启示[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09期
5 宋继清,李晓澜;两种视角下的二元经济[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叶常林;城市化的关键:要素结构的整合[J];财经科学;2001年03期
7 孙连友,薛贺香;从二元经济发展看当前中国经济增长[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S3期
8 杨俊青;;工资激励职能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J];财贸经济;2009年03期
9 夏永祥;鞠春燕;;以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4期
10 刘荣增;王淑华;;美国大都市边缘区土地开发增长边界管理研究[J];城市;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杨俊青;;工资激励职能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劳资关系理论的发展与应用[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尹慧君;;“生态经济学”视野下的城市绿化隔离地区产业发展探索——以北京市东三乡地区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何媛媛;郭为;;青岛市旅游发展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山云;邱青青;;基于经济“三阶段两级增长模型”的土地制度设计初探[A];第三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麦贤敏;肖玺;赵兵;王长柳;叶丹晓;;成都市乡村规划师制度实施评析[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规划实施)[C];2013年
6 王卫红;;基于生态效应准则的环城绿带规划——天津外环绿带生态构建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7 徐勤政;吕海虹;曹娜;谢欣梅;;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规划实施中的问题与反思[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8 张勇;汪应宏;包婷婷;;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乡村生态文明的审视[A];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郑黎义;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3 武文霞;英美城市变迁与政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钟业喜;基于可达性的江苏省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定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童长江;鄂州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模式选择[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杨卫丽;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皮立波;现代都市农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田向利;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赵建军;论产业升级的就业效应[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张义柱;一个就业研究的新视角[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金璇;山东半岛城市群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蒋春娟;山东省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迁移行为及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张彦;诸城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董金怀;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范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冉冉;临潼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进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李佳怡;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基本状态的发展评价[D];西北大学;2011年
8 王鸽;邓小平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华田生;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限制性因素及政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尤靖舒;统筹城乡视域下凉山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庭伟;构筑21世纪的城市规划法规——介绍当代美国“精明地增长的城市规划立法指南”[J];城市规划;2003年03期
2 闵希莹,杨保军;北京第二道绿化隔离带与城市空间布局[J];城市规划;2003年09期
3 吕斌,张忠国;美国城市成长管理政策研究及其借鉴[J];城市规划;2005年03期
4 仇保兴;;卫星城规划建设若干要点——以北京卫星城市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6年03期
5 陈海燕;贾倍思;;紧凑还是分散?——对中国城市在加速城市化进程中发展方向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6年05期
6 张庭伟;控制城市用地蔓延:一个全球的问题[J];城市规划;1999年08期
7 刘海龙;从无序蔓延到精明增长——美国“城市增长边界”概念述评[J];城市问题;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培云;严文复;;蒲河新城发展模式探讨[J];山西建筑;2007年05期
2 周百灵;;小城镇的发展模式设想[J];四川建筑;2007年02期
3 刘凌;;城市发展模式浅析[J];山西建筑;2008年16期
4 李云;;国内建筑设计单位战略发展模式选择研究[J];建筑设计管理;2009年07期
5 张学勇;李桂文;曾宇;;我国大城市地区新城发展模式及路径研究[J];规划师;2011年05期
6 刘坤彦;;绿色生态建筑在小康农居中的发展[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曾松;;乐山绿心环形生态城市发展模式获国际研讨会高度评价[J];城市规划通讯;1997年19期
8 窦建奇;王扬;;从“牛津城”到广州大学城——国内外大学城不同形成方式所带来的思索[J];新建筑;2007年01期
9 姚永华;;汕头市潮南区城市发展战略初探[J];山西建筑;2007年12期
10 李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工业园区[J];山西建筑;2007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强;徐建刚;;江苏省小城镇区域差异及发展模式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2 王海勇;;历史街区及周边地段规划的几个问题[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3 段瑜;李海军;刘宇辉;徐国斌;;区域格局下港城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探索——以武汉新港空间发展规划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志凌;詹敏;;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模式及规划对策——以杭州余杭区中华农业大观园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宋春华;;选择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A];中国建筑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潘海啸;;轨道交通与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优化——国际经验的启示[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黄小飞;冯宗周;杜文胜;;珠三角地区新农村规划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探析——以中山市广福村新农村规划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项志远;;多山地区城镇空间布局模式探析——“轴群式”在泰顺县域总体规划中的运用[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温锋华;吕迪;;系统规划理念下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实践与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岩清;李朝锋;;未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发展模式[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2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王波;文登城乡一体化建设大步迈进[N];山东科技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马疆虎;做一流规划 创高原特色[N];西藏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李佳;设计企业应培养具国际视野的人才[N];中华建筑报;2008年
4 凡德元;长株潭两型社会怎么建?[N];中国环境报;2008年
5 陈连才邋本报记者 陈浩 杜金锁;诚信为本领跑市场学者之心造就品牌[N];中国贸易报;2008年
6 本版编辑 南京市民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汪杰 江苏省建设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晓钟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符冠华 江苏省勘察设计协会 陈学金;碰撞思想火花 谋划发展模式[N];建筑时报;2008年
7 李媛;创新发展模式 大力推广节能服务[N];建筑时报;2008年
8 记者 张晓红;国际视野打造“一轴两带”景观[N];珠海特区报;2011年
9 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祖新;创新成就了“龙信发展模式”[N];建筑时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赵志国;创新发展模式 建设和谐企业[N];中华建筑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吕红医;中国村落形态的可持续性模式及实验性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2 王燕;我国建筑业生态现代化发展模式与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许剑峰;空间与政策的规划协同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曾长女;细粒含量对粉土液化及液化后影响的试验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5 陈岚;基于生态准则的成都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王富平;低碳城镇发展及其规划路径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周学红;嘉陵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李少星;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分工与城市化空间格局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伟东;建筑设计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张小雄;鄂东区域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刘新;杭州居住新区发展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王玑琨;城市用地扩展的科学选择[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张妍;城市开发区的住区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张建斌;城市的现代大型医院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07年
7 沈玲屹;区位条件对滇西经济区小城镇空间分布及发展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张建军;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常启龙;城市边缘区村庄的建设发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10 吕维真;城乡结合部的发展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11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411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