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
本文选题:边坡 切入点:地震 出处:《重庆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上世纪以来发生过多次强烈地震。根据近几十年的地震次数和地震烈度分析,我国发生的地震有增大的趋势,并且有震源浅,强度大,频率高的特点,,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我国还是一个多山国家,特别是西南地区存在大量的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容易触发这些边坡失稳,产生滑坡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研究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①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了自重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确定了边坡的安全系数。研究了粘聚力、内摩擦角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获得了应力应变和位移的分布规律。 ②采用粘弹性边界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确定了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的动力安全系数,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粘聚力、内摩擦角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获得了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位移和应力应变的分布规律。和自重作用相比,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的安全系数减小,位移增加。 ③结合工程实例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边坡的稳定性。根据实际勘察的工程地质图,建立实例模型分析边坡的静力稳定性和动力响应。分析了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加固措施,确定了抗滑桩的间距,排距,嵌入长度和布置位置。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获得加固后地震边坡的动力响应。
[Abstract]:China is a country with many earthquakes. Since 0th century, strong earthquakes have occurred many time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earthquake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in recent decades, the earthquakes in our country have the tendency to increase, and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allow focus, large intensity and high frequency.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China is still a mountainous country, especially in southwest China,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natural slopes and artificial slopes. The landslide caused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and property losses. Therefore, the study of slope stability under earthquake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use value. The main research work is as follows:. Based on the finite element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the stability of slope under self-gravity is analyzed, and the safety factor of slope is determined. The influence of cohesion and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on the stability of slope is studie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tress, strain and displacement is obtained. (2) by using viscoelastic boundary and finite element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the stability of slope under earthquake load is analyzed, the dynamic safety factor of slope under earthquake load is determined, and the cohesive force under earthquake load is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l friction angle on slope safety coefficient is obtained. The distribution of slope displacement and stress strain under earthquake load is obtained. Compared with self-gravity, the slope safety factor decreases and displacement increases under earthquake load. The stability of slope is analyzed by finite element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map of actual investigation, the static stability and dynamic response of slope are analyzed by example model. The reinforcement measures of slope under earthquake load are analyzed. The spacing, spacing, embedding length and position of anti-slide pile are determined.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reinforced seismic slope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4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妮娜;门玉明;彭建兵;储春妹;刘洋;;地震荷载作用下地铁盾构隧道动力响应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0年04期
2 万洪;胡春林;;地震荷载作用下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J];建材世界;2009年03期
3 张小玲;栾茂田;郭莹;;海底管线周围海床瞬时液化的数值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4 杨星;刘汉龙;余挺;田景元;;高土石坝震害与抗震措施评述[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5 王全凤;施士升;;50米以上高层建筑在地震荷载下剪力墙数量的确定[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1期
6 史丹;陈蕴生;韩信;陈刚;;岩质边坡地震动力稳定性研究进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孙常玉;宫必宁;;基于ADINA接触算法的岩质边坡稳定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8 唐谚哲;陈昌富;;地震荷载作用下条形基础地基动承载力统一强度理论解[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年02期
9 穆翠玲;王文俊;Huimin Mu;;桥A-237R基础的刚度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7年01期
10 杜晓丽;宋宏伟;魏京胜;;地震对软弱夹层边坡稳定性影响数值模拟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昌富;杨宇;龚晓南;;基于遗传算法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水平条分法[A];第八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刘家艳;;高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工程处理方法研究[A];2010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根龙;伍法权;张军慧;刘建有;刘彤;;变形体条件的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A];工程地质力学创新与发展暨工程地质研究室成立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克明;;五强溪水电工程6~#—7~#沟人工边坡稳定性分析[A];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力学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5 陈刚;黄骁;孙进忠;;赤平极射投影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汪春桃;胡光伟;徐春明;孙青凤;;高速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与防护设计[A];江苏省公路学会优秀论文集(2006-2008)[C];2009年
7 郭书太;邵景林;孙炜锋;杨美伶;谭成轩;;西气东输管道工程EJ065号桩附近山涧跨越边坡稳定性分析[A];2002年中国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祁生文;伍法权;兰恒星;;盘石头水库泄洪洞、导流洞进出口高边坡稳定性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9 石崇;徐卫亚;孙怀昆;宁宇;;基于滑面变形的开挖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A];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创新和实践:第十一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创第;李桂青;黄任常;;高层建筑玻璃幕墙在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和可靠性分析[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鸿恒基幕墙装饰工程公司 王雪松;论石材幕墙的深化设计[N];中华建筑报;2006年
2 主持人 马致远;干垒挡土墙的设计和应用[N];中国花卉报;2005年
3 温文;浅谈山丘地区公路边坡绿化设计[N];中国花卉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刘扬;老房子改造用上新技术[N];北京日报;2011年
5 董良邋张佳玮;非法采矿造成山体坍塌[N];温州日报;2008年
6 赖艳 魏星奎;四川武都水库震后全面复工[N];中国水利报;2008年
7 高凤昌;桥梁桩基础抗震性能分析及工程措施探讨[N];山西科技报;2002年
8 张涛;为山体“疗伤”[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9 记者 王代林邋实习生 孙燕;遂渝铁路二线向开工迈进[N];四川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陈忠 陈景军 卢国华;不给生态留“伤疤”[N];闽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翠;沉管隧道工程干坞及岸壁保护结构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王凤艳;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快速获取岩体裂隙信息的工程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军;单、双向激振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动力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沈照伟;基于可靠度的海洋工程随机荷载组合及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5 李育枢;山岭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及减震措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刘子侠;基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岩体结构面信息快速采集的研究应用[D];吉林大学;2009年
7 陈善雄;膨胀土工程特性与处治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孟凡超;土体永久变形与地震荷载特征关系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09年
9 刘金龙;边坡稳定性及路堤变形与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10 沈怀至;基于性能的混凝土坝—地基系统地震破损分析与风险评价[D];清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恭星;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3年
2 余立群;瑞寻高速公路红砂岩的工程特性及边坡稳定性分析[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3 曹跃辉;白云铁矿东矿C区深部开采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年
4 邓钟敏;云南省大理梨花溪住宅小区ZK86号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列列;三维外凸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及数值模拟[D];中南大学;2011年
6 朱序华;有限元重度加大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7 谢彦朝;矿山采场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措施[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2年
8 杨宏海;扎泥河露天矿采场与南排土场复合边坡稳定性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9 李游;坡积土长期抗剪强度以及边坡时变稳定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韩镭;山区公路滑坡边坡稳定性分析与处治措施[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75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575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