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建筑研究
本文选题:中华巴洛克 切入点:图纸复原 出处:《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哈尔滨作为一个百年历史的多元化城市,建筑特色鲜明,众多的老建筑就代表着哈尔滨的历史和文化,但目前看来,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老建筑的大量拆除与盲目重建已经严重影响到哈尔滨的城市历史文脉的完整性,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就成了迫在眉睫的责任和义务。哈尔滨曾是一个拥有欧洲各个流派建筑艺术作品、风格鲜明的充满欧陆风情的城市,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拆毁、改造过程中,许多的文化消失了,历史不见了,大批哈尔滨独有的建筑文化和特色永久地毁灭了,然而目前大部分有关“中华巴洛克”建筑的研究,都是臻于呼吁修复和保护或人文方面居多,对于其本质上,如图纸复原方面的完善、整体风格的归纳与总结部分还是少之又少,所以本次关于“中华巴洛克”街区建筑的的研究以部分图纸复原为主,外加对于哈尔滨百年历史的穿线式分析,将“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形成渊源、历史脉络和整体构成风格做了一次比较系统的分析和整理。希望对哈尔滨近代建筑的延续和传承起到一点微薄之力。 论文从1989年中东铁路在哈尔滨修建入手,将建筑风格如何进入哈尔滨,如何传播与变异的过程进行比较细致的阐述和分析,将“中华巴洛克”建筑产生的历史渊源一环一环推进带出。并非常细致的将“中华巴洛克”建筑的细部装饰、构成要素以及构成风格的所有点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带有一定的图纸复原和大量整理归纳。 最后,对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建筑做了全新的定位和定义,并将其对当代建筑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Abstract]:As a diversified city with a century-old history, Harbin has distinctive architectural characteristics. Many old buildings represent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Harbin, but it seems that at present, The massive demolition and blind reconstruction of many old buildings of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have seriously affected the integrity of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Harbin. Th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has become an urgent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Harbin was once a city with European architectural works of all kinds, with a distinctive style of European style, which was demolished year after year, day after day.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many cultures disappeared, history disappeared, and a large number of unique architectural cultur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arbin were permanently destroyed. However, most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Baroque" architecture has been carried out. Most of them are called for restoration and protection or humanities, for its essence, such a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rawing restoration, the overall style of induction and summary parts are still very few,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on the building of "China Baroque" block is mainly based on the restoration of some drawings, plus the analysis of Harbin's century-old century-old piercing style, which will bring about the origin of the "Chinese Baroque" building.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arrangement of historical context and overall composing style, hoping to play a small role in the continu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 Harbin. Starting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Middle East Railway in Harbin in 1989, the paper elaborates and analyzes in detail how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enters Harbin, how to spread and mutate. The historical origins of the "Chinese Baroque" architecture are pushed forward one by one, and the details of the "Chinese Baroque" architecture, the elements of the building and all the points that constitute the style are carefully analyzed and studied. With a certain drawing restoration and a large number of collation. In the end, the author makes a new definition of "Chinese Baroque" architecture in Harbin, and analyzes and explains its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8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汝玉蕾;马全明;;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华中建筑;2010年04期
2 梁玮男;哈尔滨近代建筑的奇葩——“中华巴洛克”建筑[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3 万婷;阮丽芬;谭伟;;基于“中华巴洛克”保护的哈尔滨道外区传统商市城市设计[J];华中建筑;2011年03期
4 曾良;;历史街区保护误区之:假古董取代真文物——哈尔滨道外区历史文化街区之殇[J];中华建设;2011年05期
5 万宁;潘玮;吕海蓉;;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J];城市规划;2011年06期
6 朱永春;巴洛克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J];建筑学报;2000年03期
7 王丽娜;李桂丽;;从中国特色出发的建筑装饰艺术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6期
8 刘松茯;;哈尔滨近代建筑的艺术走向[J];城市建筑;2005年11期
9 张智福;;哈尔滨老道外庭院景观图片文献采集与研究[J];艺术研究;2010年03期
10 辛塞波;董雅;;哈尔滨近代建筑[J];中华文化画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晋要霞;潘艳华;;建筑风格[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9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Frederique Darragon;;四川西部和西藏东南部地区濒危的传统建筑(英文)[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陈世钊;王洁;成祖德;郭孝峰;穆红;;全球化背景下“新汉风”建筑风格的应用初探[A];第三届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与古建筑工艺技术学术研讨会暨西安曲江建筑文化传承经典案例推介会论文集[C];2010年
4 曹先平;王乐微;;现代楼盘建筑设计风格[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樊莹;;尊制与变通——以康百万庄园南大院为例谈清代豫西官式建筑的特征及演变[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姜秋实;;哈尔滨历史性建筑的保护思路——由若干面临危机的历史建筑谈如何保护历史建筑[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7 缪小龙;;马祖芹壁传统聚落研究——兼论马祖民居的建筑特色[A];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准;;探讨建筑风格 重视城市美学(稿) 北京市在城市规划方面建筑风格和城市美学问题的汇报[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一)[C];2000年
9 崔婧琦;陆明;邢军;;商住混合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模式研究——以哈尔滨市道外历史文化街区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黄颖哲;;浅析城市色彩设计问题[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金淼;中华巴洛克:留住旧街坊 讲述老故事[N];哈尔滨日报;2011年
2 记者 秦岭;中华巴洛克保护街区“淘”出两根百年铁轨[N];哈尔滨日报;2010年
3 实习生 董禹辰 记者 刘述波;“中华巴洛克”二期部分框架完工[N];哈尔滨日报;2010年
4 驻黑龙江实习记者 朱超 李远锋 何杰;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区保护二期工程启动[N];中华建筑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韩丽平;中华巴洛克 老故事期待新内容[N];黑龙江日报;2011年
6 ;百年“中华巴洛克” 冰城涅i迷佟爸厣盵N];哈尔滨日报;2010年
7 记者 卢军;中华巴洛克一期工程全面竣工[N];黑龙江日报;2008年
8 记者 戚泥莲;哈尔滨一两年内告别“脏乱差”[N];黑龙江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方遒 刘述波 王媛;人心所向聚“合力”[N];哈尔滨日报;2010年
10 ;中华巴洛克,冰城新地标[N];哈尔滨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志毅;信息时代建筑非线性三维形态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2 邢荣发;明清澳门城市建筑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3 兰俊;美国影院发展史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4 吴尧;澳门近代晚期建筑转型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5 陈雳;德租时期青岛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郝曙光;当代中国建筑思潮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7 王岩;走过十字街的回望[D];天津大学;2007年
8 段义猛;我国西部省会城市景观特色审美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张锡治;贝壳砂质土工程特性及加固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徐敏;中国近代基督宗教教堂建筑考察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禹含;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建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2 姜丽影;哈尔滨道外“中华巴洛克”风格建筑装饰细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3 邵卓峰;本土文化对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4 黄瑶;重庆近代天主教堂建筑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5 姚蕾蓉;公和洋行及其近代作品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金鑫;小城镇新区建筑风格的认知和规划[D];浙江大学;2007年
7 周新萌;上海酒吧建筑空间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8 张艳;中国家居设计文化与观念的演变[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9 戴晓旭;呼伦贝尔市建筑风格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张可永;福建寿宁廊桥建筑艺术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864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586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