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的边坡极限平衡法求解
本文选题:边坡稳定 切入点:概率 出处:《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考察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条件下极限平衡法用于求解边坡稳定问题的适应性,用极限平衡法计算了边坡截面的稳定性.采用K-L方法确定边坡土体的空间样本取值,生成空间随机场;用瑞典圆弧法、简化Bishop法、Morgenstern-Price法和Spencer法对边坡截面的安全系数进行了计算比较.此外,对一个边坡的概率失稳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简化Bishop法、Morgenstern-Price法和Spencer法得到的安全系数值非常接近,总体上比瑞典圆弧法的计算结果好;对于圆弧滑面边坡,为简化求解,可用简化Bishop方法代替Morgenstern-Price方法;同时用边坡安全系数和破坏概率2个指标,能使边坡安全评价更具定量化表述.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adaptability of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in solving slope stability proble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parameters, the stability of slope section is calculated by using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The K-L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spatial sample value of slope soil. The generation space random field is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simplified Bishop method, Morgenstern-Price method and Spencer method by using Swedish circular arc method. In addition, the safety factor of slope section is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In this paper, the probabilistic instability of a slope is analyze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mplified Bishop method and the Spencer method are very close to each other in terms of safety factors, which are generally better than those obtained by the Swedish arc method. The simplified Bishop method can be used to replace the Morgenstern-Price method and the slope safety factor and failure probability can be used to make the slope safety evaluation more quantitative.
【作者单位】: 武汉工程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东南大学交通学院;西南交通大学道路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9AA11Z104)
【分类号】:TU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杰安;曹平;葛文杰;;Fuzzy测度理论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岩土力学;2005年S2期
2 俞晓;苏晓科;;基于圆锥体与棱柱体组合破坏面的土层锚杆承载力分析[J];结构工程师;2006年03期
3 邱明智;;预应力锚杆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6年22期
4 罗向奎;付旭辉;;基于极限平衡法的杨家坝滑坡稳定性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06期
5 史秀志;陈小康;曾志林;;极限平衡法与FLAC~(3D)在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对比[J];现代矿业;2009年03期
6 徐炎兵;刘金龙;伊盼盼;;基于有限元技术的边坡稳定性考察[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年03期
7 张爱英;陈弦;刘均红;;边坡各种极限平衡条分法对比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27期
8 李亮;路世豹;于广明;褚雪松;;滑面正应力假设的边坡安全系数计算方法的适用性探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9 陶东新;周朝阳;;基于安全系数对某软土滑坡成因分析[J];价值工程;2010年04期
10 周亮;王刚;吕涛;;极限平衡法与FLAC3D在滑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登灿;;粘性土边坡稳定性极限平衡法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比较[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建明;;基于角度关联的实用型极限平衡法初步探讨[A];2011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世海;柳丙善;;三维离散元与极限平衡法比较[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4 姜广荣;朱可善;;极限平衡法分析楔形体稳定性的适用性研究[A];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5 杨昕;张东岩;;深基坑边坡工程土钉墙支护设计[A];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林科;张爱军;侯春娇;;基于强度折减法与极限平衡法的加筋高挡墙边坡稳定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彭明祥;何正勇;杨晓弘;;土钉支护结构实用计算方法[A];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2003-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练操;晏鄂川;;极限平衡法计算斜坡稳定性中的地下水作用分析[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9 范圣军;;极限平衡法在露天矿排土场滑坡治理中的应用[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10 陈祖煜;;边坡稳定的极限平衡法和极限分析法[A];海峡两岸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地工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曦源;水平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中桶形基础工作机理及承载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贾苍琴;考虑非饱和非稳定渗流和剪胀性的土坡稳定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3 徐佩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的锦屏一级水电站枢纽区高边坡稳定性分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刘晓立;降雨渗流作用下垃圾填埋场边坡稳定分析[D];天津大学;2006年
5 李亮;智能优化算法在土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李萍;黄土边坡可靠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7 刘金龙;边坡稳定性及路堤变形与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8 卢坤林;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的土质边坡空间效应研究及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9 李俊伟;土工格室加筋软岩巷道底板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10 买合木提·巴拉提;动水条件下破损岩体边坡变形破坏机理与应用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楠;极限平衡法的边坡稳定分析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2 田蓉;土工合成材料的加筋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3 沈伟志;富阳来龙山滑坡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何欢;土工合成材料在高填方路堤中的加筋应用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5 万娜;滑坡的三维稳定分析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黄海军;洪江电厂上游水库公路路基加固方法优化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7 张文娟;东岗联合泵房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D];吉林大学;2008年
8 张富;网选边坡灾害评价及变形规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3年
9 吴建清;接龙铁矿尾矿堆积坝的稳定性分析评价与初步设计[D];重庆大学;2008年
10 黄秋锋;旧路拓宽加筋路堤稳定安全研究及沉降计算[D];中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43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643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