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叠合空心楼板静力性能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叠合空心楼板 + 叠合面 ; 参考:《建筑结构学报》2014年12期
【摘要】:结合现浇空心楼板与叠合楼板的优点,提出在一种预应力叠合楼板中布置筒芯内模形成的叠合空心楼板。进行了预制带肋底板叠合空心楼板、矩形底板叠合空心楼板及现浇空心楼板3种截面形式,2种截面尺寸分别为230 mm×500 mm、300 mm×600 mm的10块板带在单调荷载作用下的足尺模型试验。通过改变预制底板类别、筒芯内模的直径及其布置方式,对叠合空心板带的破坏形态、截面整体工作性能、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短期刚度、叠合面水平受剪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开始加载到破坏,叠合空心楼板与现浇空心楼板表现出相似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征,按筒芯最薄弱翼缘处的工形截面计算叠合板的开裂荷载、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平均裂缝间距等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在所研究的板厚范围内,筒芯直径大小及布置方式的变化并未造成叠合面出现滑移开裂的现象,但不同程度地削弱了试件的受拉刚化作用,建议叠合空心楼板开裂后的短期刚度取控制截面的开裂刚度。通过叠合面受力分析,将横孔板顺筒肋宽度和上、下翼缘厚度的计算限值与楼板实际构造尺寸进行对比,实际工程中叠合面的抗剪强度可满足安全使用要求。两种预制底板预应力混凝土叠合空心楼板与预应力现浇空心楼板的总体受力性能较为接近,均可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advantages of cast-in-place hollow slabs and composite slabs, the superimposed hollow slabs form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tube core internal mold in a prestressed composite slabs are put forward. The full-scale model tests of 10 slabs with prefabricated ribbed floor, rectangular floor and cast-in-place hollow slabs of 230 mm 脳 500 mm / 300 mm 脳 600 mm respectively under monotonic load were carried out. By changing the type of prefabricated bottom plate, the diameter of the inner mold of the cylinder core and its arrangement, the failure pattern, the overall working performance of the section, the flexural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normal section, the short-term stiffness and the horizontal shear behavior of the laminated hollow slab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the beginning of loading to failure, the superimposed hollow floor and cast-in-place hollow floor show similar mechanical and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cracking load and flexural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composite slab a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shape section of the weakest flange of the tube core. The average crack spacing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values, and in the range of plate thickness studied, the variation of the diameter and arrangement of the tube core does not result in the phenomenon of slip cracking on the superimposed plane, but it weakens the tensile stiffening of the specimen to varying degre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hort-term stiffness of the composite hollow slab after cracking should be controlled by the crack stiffness of the section. Through the stress analysis of the composite plane, the calculation limit value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flange is compared with the actual structural size of the floor slab.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superimposed plane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afety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Two kinds of prefabricated floor prestressed concrete composite hollow floor and prestressed cast-in-situ hollow floor have similar overall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an meet the engineering design requirements.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高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179) 长沙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K1205229-11)
【分类号】:TU3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全学友,孙会郎,王巍;现浇圆形管空心楼盖中单向模型板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5年05期
2 全学友;王巍;孙云来;;考虑箍筋和横肋影响的现浇圆筒芯空心楼盖受剪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垂军,吴方伯,祝明桥;U形预制截面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正截面抗裂验算[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2 刘训良;;工程加固改造中的组合结构[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3 张荣兰;;计算四边支承圆管式空心楼板的两种简化方法[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4 刘文春;高荣誉;赵梅;;叠合梁斜截面抗剪性能的数值研究与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5 赵梅;高荣誉;刘文春;;预应力叠合梁斜截面抗剪性能有限元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6 高荣誉;李卫卫;;钢筋混凝土叠合梁裂缝的数值模拟与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7 李卫卫;潘正华;高荣誉;;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短期挠度的数值模拟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8 郭纯,吴方伯;方形PK柱预制部分的抗裂分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9 钟海辉,王技;有限元法在桥面铺装受力分析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王巍;赵雪梅;全学友;;现浇圆形管空心楼盖抗剪问题及其改善方法[J];重庆建筑;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季超;王蕴;刘晓东;邱剑辉;;叠合结构梁板试验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7年
2 秦亮;张季超;王蕴;刘晓东;;适于建筑工业化的装配式结构体系[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丁永君;吴学辉;杜剑;;单向预应力混凝土双向叠合板非线性有限元分析[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梁秀新;;如何控制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的叠合建筑施工质量[A];第二届“科协文化——中关村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吕伟荣;罗雯;蒋庆;徐昌慧;黄海林;陆新征;;基于分层壳单元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数值模拟[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继光;二次受力叠合式钢筋混凝土圆截面柱受压性能分析及承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平先;新老混凝土粘结面抗冻和抗渗性能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程远兵;边支承大跨现浇混凝土蜂窝式空心双向板的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4 王伯昕;简支转连续体系自应力法加固旧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谷岩;纤维石膏速成板—钢筋混凝土组合构件受力性能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D];天津大学;2007年
6 胡铁明;简支变连续法加固混凝土梁桥疲劳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昭清;双向筒芯现浇预应力混凝土双向空心楼板的受力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8 郝宪武;装配式箱梁桥整体化层作用机理及其设计加固方法[D];长安大学;2012年
9 张敬书;预制带肋底板叠合板抗震性能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10 刘运林;双向叠合楼板拼缝处受力机理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玲玲;新管幕肋梁结构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2 陈占锋;地下结构混凝土倒T形叠合板楼盖双向受力性能分析及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3 张家齐;预制混凝土剪力墙足尺子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刘阳;叠合空心板的受力性能研究[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10年
5 高健;采用不同防水粘结层的水泥混凝土桥桥面铺装受力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杨勇;带竖向结合面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赵艳;大悬壁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分析及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8 袁浩;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9 卜乐奇;预应力混凝土叠合结构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湖南大学;2001年
10 马远荣;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预应力叠合梁试验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高仲学,程文p<,黄晓晖,李少波,吴京平;无柱帽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的设计与研究[J];工业建筑;2003年02期
2 全学友,孙会郎,王巍;现浇圆形管空心楼盖中单向模型板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5年05期
3 王有志,薛挺 ,,薛云冱,郑翔;钢筋混凝土空心板变形性能研究[J];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4 陈静茹,熊火清,彭少民;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无梁楼盖设计弯矩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迎春 ,张云发 ,孙柱升;现浇空心楼板施工方法[J];建筑工人;2005年10期
2 朱新芝;;大跨度现浇无梁空心楼板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5年24期
3 王春;;空心楼板端点构造的改进[J];重庆建筑;2007年03期
4 邹云峰;李斌;;现浇空心楼板施工难点及控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5期
5 李定乾;张元坤;;方形蜂巢芯盒空心楼板的设计与应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8年12期
6 张婕;;空心楼板在吕梁体校训练馆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06期
7 蒋华;朱黎;;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9年05期
8 朱建华;刘胜强;;现浇空心楼板施工一法[J];建筑工人;2010年11期
9 ;空心楼板端节点构造的改进[J];重庆建筑;2011年01期
10 高伟;;现浇混凝土箱式空心楼板施工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景信;郑o
本文编号:1905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905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