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延性纤维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8 13:09

  本文选题:延性纤维混凝土 + 剪力墙 ; 参考:《工程力学》2014年07期


【摘要】:该文为改善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提出在剪力墙塑性铰区采用延性纤维混凝土(DFRC),设计了4片剪跨比为2.1的剪力墙试件,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通过改变DFRC区高度、轴压比和约束箍筋数量,研究其破坏机理、耗能能力及变形性能。结果表明:1)塑性铰区采用DFRC的剪力墙试件弹性阶段变长,剪力墙屈服后承载力降低缓慢;2)DFRC可有效控制剪力墙塑性铰区的弯剪斜裂缝的宽度,防止塑性铰区发生剪切破坏;3)DFRC区高度增大,剪力墙的变形和耗能能力明显提高,DFRC区约束箍筋数量增加,试件变形和耗能能力提高;4)塑性铰区采用DFRC的剪力墙试件,塑性铰区损伤程度明显降低,对减轻剪力墙的地震破坏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ismic behavior of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shear wall, a ductil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DFRC) with ductile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DFC) in the plastic hinge region of shear wal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Four shear wall specimens with shear span ratio of 2.1 are designed, and quasi-static tests are carried out. By changing the height of DFRC region, axial compression ratio and the number of confined stirrups, the failure mechanism,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and deformation properties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astic stage of shear wall specimens in the plastic hinge region is lengthened by DFRC, and the shear wall bearing capacity decreases slowly after yielding, and the width of the bending shear slant crack in the plastic hinge region of the shear wall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In order to prevent shear failure in plastic hinge region and increase the height of DFRC region, the deformation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of shear wall increases obviously, and the number of confined stirrups in DFRC zone is increased, and the deformation and energy dissipation capacity of specimens is improved. (4) the shear wall specimens with DFRC are used in plastic hinge region. The damage degree of plastic hinge region is obviously reduced,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the earthquake damage degree of shear wall.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8402,51078305,50908187)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JM7013) 西安理工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118-211206)
【分类号】:TU398.2;TU317.1;TU35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么兰,董立波;浅谈纤维混凝土在施工中的增强机理[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0年04期

2 正奇;;建筑新材料——弹性混凝土[J];今日科技;1992年06期

3 蔡敏,蔡四维;混凝土、纤维混凝土的Ⅰ型断裂[J];工程力学;1999年04期

4 饶巍,黄创科;试述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及应用[J];江西建材;2004年03期

5 王慧;混凝土及纤维混凝土的断裂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6 曲福进,乔光,赵国藩;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的抗剪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2001年11期

7 杜向琴;唐小翠;;浅议纤维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及其工程应用[J];丽水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纤维混凝土[J];水运工程;1977年11期

9 戴建国,宋玉普,赵国藩;低弹性模量纤维混凝土剩余弯曲强度的力学意义[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99年01期

10 张敏,刘永胜;低温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强度机理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0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天宁;;微纤维混凝土抗裂防水原理的探讨[A];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黄海峰;谢永亮;李媛;卢玉松;;高强钢纤维混凝土冲击压缩特性试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4年

3 郑建军;姜璐;周欣竹;;界面对纤维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A];先进纤维混凝土 试验·理论·实践——第十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赵国藩;;序言[A];纤维水泥与纤维混凝土全国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1992年

5 陈兴芬;胡显奇;;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新材料—玄武岩纤维[A];第七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6 肖琦;贾玉琢;;纤维混凝土早龄期抗裂性能试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马晓华;丁一宁;;不同纤维对高性能混凝土自由收缩和非自由收缩影响的试验研究[A];纤维混凝土的技术进展与工程应用——第十一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周建红;廖武华;;纤维混凝土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A];纤维混凝土的技术进展与工程应用——第十一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赵红;谢俊恒;;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及应用[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10 林智荣;姚立宁;施斌;何军拥;;玄武岩连续纤维混凝土动力性能的试验研究[A];纤维混凝土的技术进展与工程应用——第十一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春明;纤维混凝土:为市政工程的耐久性助力[N];中国建设报;2009年

2 王建樊;纤维混凝土研究应用现状与前景(之一)[N];中国建材报;2007年

3 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 王璋水;纤维混凝土研究应用现状与前景(之二)[N];中国建材报;2007年

4 刘关;多孔木纤维混凝土:节能环保建筑外墙材料[N];中国房地产报;2008年

5 记者 孙铁军 通讯员 严维新;奥米敢叫混凝土“无缝”[N];连云港日报;2008年

6 林立恒;波浪形钢丝纤维材料[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7 郁玉;研究新型结构 提高抗震性能[N];中国质量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徐红卫邋通讯员 孙铁军 宋世高;奥米建材:新材料掀起建筑工业二次革命[N];中国工业报;2008年

9 姜小毛;用高性能纤维强化建筑工程[N];中国化工报;2008年

10 陶晓 史晓陵;屡屡中标显实力 凯泰品牌放光彩[N];中国建设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湖生;黄麻纤维用于混凝土增强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2 程红强;纤维混凝土与老混凝土粘结性能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3 齐锋;地铁车站纤维混凝土结构抗渗试验及阻裂防水机理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李贺东;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龚建清;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级配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邱继生;钢纤维混凝土密肋复合楼盖体系计算理论及受力机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苏项庭;基于粘结裂缝模型的非均匀准脆性材料断裂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杨萌;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增强、增韧机理及基于韧性的设计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赵海龙;纤维增强异形柱结构抗震性能试验和设计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王晨飞;氯盐环境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丛溪;用于地下结构的纤维混凝土阻裂防渗性能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2 孙莹莹;纤维混凝土大变形阻尼性能的试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3 吴文伟;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4 张鹏;PVA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和动态压缩性能试验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年

5 邓雯琴;纤维混凝土的孔结构特征与耐久性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6 曹海;PVA纤维混凝土损伤演化声发射监测及破坏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傅招旗;火成岩纤维混凝土及砂浆的抗侵蚀性能试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8 杨雯雯;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夏杰;纤维混凝土抗裂性能试验研究及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10 张红州;纤维混凝土界面性能及纤维作用机理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05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1905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e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