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海上单桩式风电塔动力响应研究
[Abstract]:Wind load and wave load are the main loads on the offshore wind tower, which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wind tower, and its dynamic response is extremely complex. Taking the 3.0 MW wind motor along the coast of Nanto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aking the fluid-solid coupling effect into account, the whole machine model, wind load model and wave load model of "foundation, tower, cylinder, engine room and wind wheel" are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field measurement. The structural dynamic response of offshore wind power tower 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wind and wave an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water depth on the vibration frequency of wind motor system are studie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btained by considering the fluid-solid coupling effect and the wind power tower model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results. It can provide analysis methods for vibration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design of offshore wind tower structure 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wind and wave. The wave load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offshore wind power tower, and the calculation result of wind load as the main load is not very reasonable. The water depth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low order vibration frequency of the structure, but the water depth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high order vibration frequency of the wind power tower system. The larger the water depth is, the greater the reduction of the higher order vibration frequency is.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广东省输变电工程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045) 教育部海外名师项目(MS2011BJKJ005)
【分类号】:TU31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高俊云;连晋华;;风电机组塔筒振动的分析与测量[J];风能;2011年02期
2 李德源;刘胜祥;张湘伟;;海上风力机塔架在风波联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数值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12期
3 朱志松;朱龙彪;季采云;;风波联合载荷下海上风力机塔筒的疲劳寿命预测[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3年05期
4 徐宏明;风对浅水区波浪要素推算结果的影响分析[J];水道港口;1997年04期
5 陈小波;李静;陈健云;;海上风电机组随机风浪荷载时程数值计算[J];太阳能学报;2011年03期
6 刘祚秋,周翠英,温少荣,陈恒,张乐民;桩-土-承台结构在波浪力作用下的力学效应分析[J];岩土力学;2005年07期
7 周健;金炜枫;金卫华;孔戈;;风力发电机地基的现场加速度测试和数值模拟[J];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S1期
8 赵晖;蔡袁强;徐长节;;桩-土系统在波浪荷载下的动力响应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年07期
9 徐建源;祝贺;;风波联合作用海上风力机动态特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娟;王贵元;;康平县风力资源调查与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9期
2 陈前;付世晓;邹早建;;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支撑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研究[J];船舶力学;2012年04期
3 贺广零;仲政;;风浪联合作用下的海上单桩基础风力发电机组动力响应分析[J];电力建设;2012年05期
4 李绍武;梁超;庄茜;;SWAN风浪成长模型在近海设计波浪要素推算中的应用[J];港工技术;2012年02期
5 王凡;刘琦;陈晓静;;海上风电机组降载方法综述[J];风能;2012年10期
6 崩兴峰;祁德庆;;海上风机的分部与整体结构设计现状[J];结构工程师;2011年03期
7 牛文杰;王振宇;李洪然;;海上风机—基础水平振动的多自由度分析[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1年S1期
8 王企鲲;;导流型垂直轴风力机内部流场数值模拟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9 宋保维;丁文俊;毛昭勇;;基于波浪能的海洋浮标发电系统[J];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12期
10 董晓慧;马如宏;詹月林;;近海风力机塔架塔基的动力特性及稳固性分析方法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2年1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谭长建;波浪效应下大跨度斜拉桥索桥耦合振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杨军;风力发电机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变载荷激励动力学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戴巨川;大型变桨距直驱式风电机组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杨锋;近海桩式风机基础—塔架动载特性与响应及桩基优化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5 祝贺;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数学模型及并网运行特性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6 赵静;海上风力机系统流体动力性能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7 叶小嵘;海上浮式风力机系统环境载荷及耦合运动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溢涵;海上风机Spar型浮式基础的运动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沈玉光;海上风电筒型基础风机结构体系动力响应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3 李晓晨;计及基础耦合影响的海上风车上部结构动力可靠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周大成;舟山马岙港区建港条件综合评价[D];浙江大学;2001年
5 高波;简谐荷载作用下桩基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王中士;磨煤机基础三维有限元动力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7 郑钊;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开敞域高桩墩式码头基桩布置优化[D];天津大学;2008年
8 付丽丽;挖泥船定位桩系统在波浪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强度分析[D];天津大学;2009年
9 黄丹;基于桩—土相互作用的码头桩基承载特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刘波宏;近海风力机单桩式塔架风波载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丹;肖盛燮;杜逢彬;;波浪荷载作用下施工平台随机动力响应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李春祥;都敏;韩兵康;;基于AR模型模拟超高层建筑的脉动风速时程[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8年03期
3 俞聿修;海浪的数值模拟[J];大连工学院学报;1981年02期
4 姚国权;麻志雄;丁炳灿;王鉴义;;黄、渤海波浪年极值统计分析[J];港口工程;1992年04期
5 刘锡良,周颖;风荷载的几种模拟方法[J];工业建筑;2005年05期
6 滕学春,吴秀杰;渤海南部海域年极值波浪和设计波浪的特征研究[J];黄渤海海洋;1994年03期
7 王玮;白勇;;海上风力机安装技术研究(英文)[J];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2010年02期
8 段忠东,周道成,欧进萍;渤海和南海海域极值风速的置信区间[J];海洋通报;2003年02期
9 顾元宪,马红艳,姜成,亢战,张洪武;海洋平台结构动力响应优化设计与灵敏度分析[J];海洋工程;2001年01期
10 欧进萍,肖仪清,段忠东,周道成;基于风浪联合概率模型的海洋平台结构系统可靠度分析[J];海洋工程;200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莫继华;近海风电机组单桩式支撑结构疲劳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赵密;粘弹性人工边界及其与透射人工边界的比较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
3 岳勇;风力发电机组机械零部件抗疲劳设计方法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广地;高波;周晓军;;波浪作用下悬浮隧道结构非线性动力分析[J];路基工程;2009年04期
2 赵跃堂;范斌;梁晖;于小存;;大型深埋隧道初始地应力状态的确定[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1期
3 G.法雷尔;H.G.斯蒂芬;张君伦;;入库潜流的数值模拟[J];河海大学科技情报;1986年S3期
4 卢执中,匡增意;货车调车冲击的数值计算机模拟[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1988年02期
5 邓康耀,顾宏中,陈安琪;涡轮谐振增压系统的研究[J];内燃机工程;1989年04期
6 张德良;I.I.格拉斯;;激波绕半菱形柱体运动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J];爆炸与冲击;1991年02期
7 张福祥,曹从咏;含强激波二维流动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8 朱维宝,徐成贤,陈贵灿;GaAs MESFET器件数值模拟的预优共轭梯度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9 赵等层;刘忠潮;黄景瑗;;漫滩水流的数值模拟[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1992年04期
10 李华;高速公路组合型护栏特性及其变形计算[J];公路交通科技;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祥;尹宝树;杨德周;;波浪在波流相互作用中对底应力及流速的影响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陈可锋;季小强;李鑫;;海平面上升对江苏沿海潮波影响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杨欣;程文;川端信义;;公路隧道火灾热气流运动规律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4 裴文兵;;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数值模拟研究进展及其相关的原子物理过程[A];第十五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张东明;;不可压混合层中一种增强混合的新方法[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6 金晓林;;电子回旋共振放电的数值模拟[A];第十三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张晓晴;黄小清;汤立群;;泡沫铝填充圆管三点弯曲性能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8 陈勇梅;黄西成;;流体动力学帽状剪切实验数值模拟[A];第七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9 吴迪;张建红;王静;雷明凯;宫野;;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混合双层靶的数值研究[A];第九届真空冶金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张俊兵;傅洪贤;李克民;;高台阶抛掷爆破爆堆形态的模拟[A];中国爆破新技术Ⅱ[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朱江 冯明农;风能项目组研讨数值模拟产品共享[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赵亚辉;探寻“大气”的奥秘[N];人民日报;2005年
3 张晓健;二重大型铸锻件数值模拟国家工程实验室获批[N];中国冶金报;2007年
4 向杰 实习生:孙馨;在计算机上模拟大气和海洋运动[N];科技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吴楠 通讯员 许家帅;数值模拟预测工程效果指导工程建设[N];中国交通报;2008年
6 上海交通大学 潘健生;材料热处理过程的数值模拟[N];科技日报;2002年
7 杨雄飞;炼钢与环境技术的研究方法[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8 付冰邋赵辉;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成为“常规武器”[N];中国石油报;2007年
9 ;堤基管涌机理和防治关键问题研究为堤防提供科学参考[N];中国水利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杨靖;使命的召唤[N];科技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喜新;济阳坳陷馆陶组构造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2 严春吉;液体射流分裂雾化机理及内燃机缸内工作过程的模拟[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3 何志伟;复合期权与路径相关期权定价理论模型、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郭永红;超细粉再燃低NO_x燃烧技术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5 胡国权;淮河试验时期的能量与水份循环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1年
6 吴一红;管阵流体弹性不稳定性研究及流体诱发振动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1991年
7 陈黎明;电弧加热发动机的设计与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8 肖金花;波纹管传热强化及其轴向承载能力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9 周素云;激光等离子体中有着自生磁场的密度通道的分析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武文斌;金属板件等离子体弧柔性成形技术的基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渤涛;复杂形状汽车覆盖件成形过程数值仿真模式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孙明新;起重机臂架受力状态模拟[D];山东大学;2005年
3 邱田金;日照港岚山港区30万吨原油码头工程潮流数值模拟及泥沙淤积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张皓光;轴向间隙引气对多级轴流压气机性能及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李建平;超燃冲压发动机尾喷管设计及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刘冰;高强混凝土试验及破坏过程模拟[D];河海大学;2006年
7 张敬芝;铝合金铁型覆砂铸造技术研究及其数值模拟[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8 李晓娟;土体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黄国联;竹节形扰流柱对换热效果的影响[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凌芳;开口圆形液池内热毛细对流及其失稳机理分析[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690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369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