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统空间设计

发布时间:2020-02-12 09:34
【摘要】:大力发展回归自然而又轻松和谐的慢行交通,使其与公共交通协调发展,逐步营造一个集安全、舒适、清洁、便捷、宁静于一体的城市,,不仅造福子孙后代也将是我国各大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慢行交通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将成为城市进步的重要体现,为改善城市的环境、增强城市活力产生积极的作用。然而,我们国家关于慢行交通的研究起步晚且研究尚不成体系,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本文首先明晰慢行交通及慢行交通系统的相关定义,结合慢行交通的特点给出慢行交通在整个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准确定位;通过对慢行交通系统构成要素的探讨锁定本文研究的主要构成要素——慢行空间;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慢行系统设计所应遵循的理念与策略。 其次,鉴于慢行交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会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出来,根据其所呈现出的具体形态可分为慢行核、慢行节点、慢行廊道、慢行岛及慢行区五大空间类别,本文以慢行节点、慢行廊道及慢行岛的设计为研究重点,尤其是在慢行廊道设计的基础上提出对步行廊道与自行车廊道的设计方法,既注重两者的紧密联系也尊重各自的特性; “慢行交通+公共交通”协调发展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走向,文章最后对二者的一体化空间设计展开研究,以期更好地提升城市交通服务水平。两大系统在空间上的联系一是发生在常规公交停靠站处的协调处理,一是二者间的换乘。二大系统的协调设计一方面讨论常规公交停靠站处步行与常规公交的协调设计,另一方面在数理统计分析的基础得出保障停靠站处自行车与公交车相互协调的最佳方式;换乘设计中分别探讨慢行交通与常规公交、快速公交、轨道交通三者的合理换乘区及换乘停车场设计;并对公交站点处自行车租赁系统展开设计以确保换乘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在现有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基础上,针对慢行交通的特色设计出匹配慢行交通系统的标志标线。
【图文】:

构成要素,慢行


慢行系统的构成要素

示意图,慢行,廊道,横断面


表 3.4 慢行廊道等级分类表等级 样式 特点 主要适用范围A 级有非机动车专用道,机非分离、人非也分离的道路(图 3.2)慢行运行效率最高、安全性也最佳较多的城市主干路及部分次干路,极少数的支路B 级非机动车与行人共用一块板的道路,机非完全隔离,人非共板(图 3.3)慢行廊道运行效率次高,人非冲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较多的快速路和主干路C 级没有非机动车专用道、机非共板的道路,通常以路面标线的形式划分非机动车道(图 3.4)机非混行,慢行运行效率较低,机非冲突明显,安全性较差较多的城市支路及极少数干路D 级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一起一块板的道路(图 3.5)机非人混行,慢行效率最差,安全性也最差并不十分适用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984.19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冷福建;;慢行交通系统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J];河南科技;2014年1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聪颖;城市慢行交通规划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78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578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5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