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热力舱温度场及热相容性分析
【图文】:
图 1-1 综合管廊与地下轨道交通衔接共建廊热力管道传热特性研究现状年张呼生[12]通过建立热力管道架空和直埋两种敷设方式的散热特比两种模型差别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热力管道表面散热特性,管道热损失在两种敷设方式下随热媒温度变化的曲线, 为热力用提供了参数。年远亚群[13]对有保温层的热力管道利用 ANSYS 有限元软件建立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2)研究入廊热力管道在综合管廊内的传热过程,推导综合管廊热力管道热损计算公式。建立通风影响下热力舱温度场数值模型,进行求解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3)结合西安某综合管廊热力独立舱,模拟在机械通风模式下综合管廊热力舱室温度场,研究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子。针对综合管廊与轨道交通衔接共建的趋势,在研究轨道活塞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活塞风入廊的新型管廊通风模式,并模拟分析活塞风通风模式下热力独立舱的温度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子。(4)结合大连某综合管廊热力综合舱,模拟分析热力管道与电力线缆同舱敷设的热力综合舱温度场,对比热力管道在供热和非供热两种工况下对电力线缆敷设热环境的影响,研究两者同舱敷设的热相容性及其影响因子。技术路线如图 1-1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9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海龙;;城市综合管廊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市政工程;2015年06期
2 王宏彦;;武汉市市政综合管廊建设现状与若干问题分析——光谷中心区市政综合管廊[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年11期
3 廖四海;黄立夫;李雄;蔡智;;综合管廊埋深数值分析[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5年10期
4 于晨龙;张作慧;;国内外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历程及现状[J];建设科技;2015年17期
5 王恒栋;;市政综合管廊容纳管线辨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年11期
6 远亚群;王茂廷;李程;周芝国;时健;刘鸿明;;基于ANSYS对有保温层热力管道的热损失及接触表面温度分析[J];当代化工;2014年01期
7 张呼生;武振英;宋喜玲;;城市集中供热直埋、架空管道表面单位长度热损失对比研讨[J];区域供热;2013年04期
8 杨永明;程鹏;陈俊;杨帆;刘行谋;;考虑空气流场影响的电缆散热研究及其影响因素与经济性分析[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年01期
9 吴妍;高乃平;王丽慧;吴喜平;朱彤;;地铁隧道活塞风井通风性能的数值模拟研究[J];建筑科学;2012年08期
10 倪镭;孟毓;杨文威;张永隆;夏再忠;;500kV电缆隧道的热场分析[J];华东电力;2009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甜甜;空气夹层流动换热特性及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蓓;航空器复杂密闭空间自然对流换热及其热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00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00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