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城市居住区高层建筑对周边邻近建筑的风环境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8 15:07
【摘要】:居住区内部风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生活舒适度、安全性和健康状况。居住区规划的合理性,使居住区内建筑起到夏季通风冬季挡风的作用,各区域风速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不仅提高居住舒适度,又能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对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层建筑的出现带来的不仅使现代建筑形态上的巨大变革,还应该认识到其对周围的建筑环境带来的影响。由于高层建筑体型较大对风的扰动和阻挡作用较大,因此合理布置高层建筑在居住区中的位置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首先从高层建筑单体周围风环境状况和现阶段风环境的评价标准入手,通过对现阶段天津地区2017年上半年在建的85处居住区按照高层建筑分布位置和形态进行整理分析。为重点研究高层建筑布局和高度的影响,将统计样本按照高层建筑在居住区中的不同建筑位置分为高层建筑在居住区的一侧、高层建筑在居住区的两侧和高层建筑在居住区的一角三类,并根据对称性抽象出4种不同的布局方式,结合规范选取高层建筑为30m、50m和70m三种建筑高度;其次,考虑到居住区中低层建筑布局的多样性,选取高层建筑在北侧这种布局方式,采用四种不同的低层建筑组合。运用以上方式本文共计得到18种不同工况,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别得到居住区内人行高度处(1.5m高度处)风速、风速比分布图以及典型测点的最大风速曲线。通过对比居住区内最大风速、最大风速比和典型区域风速变化曲线发现:高层建筑邻近街道区域风速明显增大,迎风面拐角处风速增大现象尤其明显;高层建筑布局对风场分布形态有重要影响,对居住区最大风速影响不大,而高层建筑高度的影响与之相反。最后给出了当前边界条件不同高度比下的最佳高层分布情况。整体减小迎风侧低层建筑的高度,居住区内测点风速略有增加,周围区域风速增大明显。低层建筑高度的改变对居住区外部迎风侧和背风侧区域风速影响不大。街道周围建筑高差的变化对风速影响最大,而当居住区内建筑呈阶梯状过度分布时,内部区域风速大小有显著提升。
【图文】:

天津,蓝光


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联合国在 2014 年 7 月布的《世界城市化展望 2014》报告[1]显示,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城市,预测到 2050 年,将会有 66%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同时我国城市化程也处于一个高速发展阶段,预计到 2030 中国将出现 221 座百万以上人口的市,城市人口数量将继续增大。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土地资源有限,直接致了城市建筑竖向发展,多层、中高层、高层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高层建筑往往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事实上低层、多层住宅居住舒适比高层住宅具有优势,,因此,在现代住宅小区规划中,中高层、多层和低层建组合形式越来越多。通过调查可知,天津 2017 年 1 月到 6 月正在兴建的商业宅区中,有近一半的属于高低层结合形式,如天津蓝光雍锦香颂、天津融创臻园天津富力新城以及奕聪花园等。因此,对于高层建筑与多层、低层建筑的布局划方式的研究,对改善人们居住舒适性和降低建筑能耗,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谐统一有重要意义。

天津


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密集,联合国在 2014 年 7 月布的《世界城市化展望 2014》报告[1]显示,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城市,预测到 2050 年,将会有 66%的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同时我国城市化程也处于一个高速发展阶段,预计到 2030 中国将出现 221 座百万以上人口的市,城市人口数量将继续增大。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土地资源有限,直接致了城市建筑竖向发展,多层、中高层、高层建筑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高层建筑往往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事实上低层、多层住宅居住舒适比高层住宅具有优势,因此,在现代住宅小区规划中,中高层、多层和低层建组合形式越来越多。通过调查可知,天津 2017 年 1 月到 6 月正在兴建的商业宅区中,有近一半的属于高低层结合形式,如天津蓝光雍锦香颂、天津融创臻园天津富力新城以及奕聪花园等。因此,对于高层建筑与多层、低层建筑的布局划方式的研究,对改善人们居住舒适性和降低建筑能耗,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谐统一有重要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2;TU1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惠芬;马跃林;王国业;叶盛;;严寒地区农村住宅热环境模拟分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5期

2 应小宇;朱炜;外尾一则;;高层建筑群平面布局类型对室外风环境影响的对比研究[J];地理科学;2013年09期

3 方蕾;李桂文;;哈尔滨点式高层建筑形态对风环境影响的模拟研究[J];建筑节能;2012年08期

4 肖明葵;赵民;王涛;;双坡屋面低矮房屋风致内压的数值模拟[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5 周恒;张涵信;;号称经典物理留下的世纪难题“湍流问题”的实质是什么?[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2年01期

6 陈宏;谢俊民;大冈龙三;;室外热环境模拟方法在居住区设计中的应用[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0年01期

7 侯爱波;周锡元;;厦门市高层建筑群风场的数值风洞模拟分析[J];建筑结构;2008年08期

8 张爱社,张陵,周进雄;两个相邻建筑物周围风环境的数值模拟[J];计算力学学报;2003年05期

9 宋凌,林波荣,朱颖心;安徽传统民居夏季室内热环境模拟[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10 卢占斌,魏庆鼎;网格湍流CAARC模型风洞实验[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1年01期



本文编号:2669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669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3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