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形态学在有机更新方法中的应用研究
【图文】:
第二章 有机更新理论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本章首先对有机更新理论的诞生背景和发展历程进行梳理。通过这一过程,我们能够挖掘出有机更新理论的提出背后西方近代规划思想的影响以及对北京旧城实际情况的思考下的理论转向,了解有机更新理论的成就及当下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归纳有机更新的理论基础,核心内容及实践方法,总结有机更新理论在当代对我国城市规划工作,,尤其是存量优化工作的意义。2.1 有机更新理论的时代背景有机更新理论的雏形形成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北京,其理论基础深深扎根于建国以来的北京城市建设实践。要理解有机更新理论的核心内容并进而认识其当下所面临的困境,必须溯源其时代背景和发展过程。
第二章 有机更新理论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4)各类设施缺乏。供居民日常使用的公共服务设施极度缺乏,完全不存在公共绿地;市政设施也十分老旧,勉强能够支撑当下的使用需求,而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在对以上“个体”与“个体间关系”层面的问题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再危房改造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以解决错综复杂的旧城问题。整个菊儿胡同改造工程最终分为四期进行,每一期工程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而且随着有机更新的深入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也在不断对理论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4.1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慧明;田银生;;形态分区理念及在中国旧城地区的应用——以1949年以来广州旧城的形态格局演变研究为例[J];城市规划;2015年07期
2 赵燕菁;;存量规划:理论与实践[J];北京规划建设;2014年04期
3 黄慧明;田银生;陈虹;;基于形态类型的设计控制探讨——以广州旧城居住用地规划控制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03期
4 邹兵;;增量规划、存量规划与政策规划[J];城市规划;2013年02期
5 黄裔;;旧城改造中的建筑类型学应用——以成都宽窄巷子改造项目为例[J];四川建筑;2012年06期
6 严若谷;闫小培;周素红;;台湾城市更新单元规划和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2年01期
7 赵斌;;我国城市更新背景下建筑类型学的重新解读[J];现代城市研究;2012年01期
8 陆晓亮;张大力;;城市有机更新”的创新实践 杭州“西溪天堂”城市综合体[J];时代建筑;2010年06期
9 刘昕;;城市更新单元制度探索与实践——以深圳特色的城市更新年度计划编制为例[J];规划师;2010年11期
10 陶伟;汤静雯;田银生;;西方历史城镇景观保护与管理:康泽恩流派的理论与实践[J];国际城市规划;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F鲲;;“旧城有机更新”文献综述[A];2015年1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锦棠;形态类型视角下20世纪初以来广州住区特征与演进[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汪丽君;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陆萌;广州状元坊街区城市形态基础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2 杨璧竹;广州市状元坊街区建筑类型及其演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04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704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