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河市海绵城市建设路径研究
【学位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992
【部分图文】:
庄河
2.建设海绵型道路为缓解城区道路积水的影响,改善城市的出行品质,提高城市整体对雨水集与管控能力。可对城区内的主要道路进行海绵型改造。目前庄河市已经了北以迎宾大街、 黄海大街,南以建设大街、世纪大街,西以疏港路、新,东以向阳路、一环路为主路网的两横两纵交通体系。可针对此两横两纵体系,选取部分道路进行试点建设,从而积累经验,摸索适合庄河地区的道路建设方法,为日后的全面铺开道路海绵化改造奠定基础。建设海绵型道路,主要需对道路的排水设施进行改造,可采用建设植草沟式进行改造。植草沟是指一种可以对地表的雨水径流实施有效排放的地表,其中均栽种绿色植被,故而被称为植草沟。正因为植草沟中的绿色植被植草沟还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在市政基础设施体系中,可用于衔接各单项设施和系统。除传统意义上的传输型植草沟外,植草沟还分为干式沟和湿式植草沟。前者可以通过渗透功能实现径流总量的提升,后者则通内蓄积的水流实现径流污染的总控①。还可利用隔离带、绿化带等有效空间地,有条件的控制人行道、 车行道的雨水径流。对已经产生损坏的车行道翻新,同时建立集中式雨水调蓄设施,进而达到对雨水进行管控与收集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生春;;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国际学术动态;2015年04期
2 金栋梁;刘予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J];水资源研究;2004年03期
3 王积钦;陈雪萍;;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召开第二届学术研讨会[J];珠江现代建设;1999年02期
4 ;第一节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J];水资源研究;2006年S1期
5 魏莹;张辉;;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科学技术创新;2017年34期
6 张尧;任伯帜;周莹莹;;试论小城镇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J];水资源开发与管理;2017年11期
7 孙莹;;水资源现状及保护应对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17年33期
8 蒋咏;陈静;陈鑫;;江苏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研究[J];江苏水利;2017年12期
9 王小雨;李艳;;刍议如何做好水资源保护与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年11期
10 宗小华;;水文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J];环境与发展;201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孝盈;黄媛;杨波;齐实;;农村水资源保护分区及技术体系探讨[A];第二届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代兴兰;宁德林;;面向水资源保护的九龙瀑布生态需水分析[A];云南省水利学会201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3 杨晖;王宇萍;杨磊;;水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2016第八届全国河湖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6年
4 李贵宝;高断军;;我国水资源和水环境标准的现状和发展建议[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5 苏艳超;韩纯亮;;平山县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资源保护的思考[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吴从学;;加强水资源保护 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A];重庆市水利学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汇编[C];2009年
7 唐云松;;大型滑雪场度假区的人工造雪对环境影响及生态水资源保护研究[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8 梁才贵;;创新水资源保护机制——兼论“绿色”补偿理论[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任晓雪;;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水资源保护面面观[A];城乡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与发展汇总[C];2009年
10 陈艳丽;刘素君;钟笑;张成;;辽宁省水资源保护总体规划方案分析[A];水与水技术(第二辑)选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冬琪;加强沟通共同推进水资源保护[N];汕头日报;2018年
2 本报评论员;让水资源保护理念根植于心[N];新农村商报;2017年
3 记者 赵新;《山东省水资源条例》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N];中国水利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王尔德;最严湖长制全面覆盖 水资源保护升级[N];21世纪经济报道;2018年
5 记者 田栋 通讯员 方雪;呼图壁县严控“三条红线”强化水资源保护[N];昌吉日报(汉);2018年
6 记者 王孟鹤;强化水资源保护 突出饮用水安全[N];平顶山日报;2018年
7 记者 贾定兴;保护水资源 青年在行动[N];焦作日报;2018年
8 记者 朱俊君;研究部署防汛和水资源相关工作[N];人民长江报;2018年
9 记者 姚绍贤;铁腕治污打赢水资源保护攻坚战[N];钦州日报;2018年
10 本报记者 林若箐 张佳鑫;三地齐力保障水资源 共助京津冀协同发展[N];中国水利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淳;水资源势调配预警理论方法及应用[D];武汉大学;2013年
2 于义彬;水资源系统风险管理与优化决策理论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宋松柏;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4 张春玲;水资源恢复的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3年
5 李雪松;中国水资源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姜纯成;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产权配置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7 郭瑜;水资源与防洪系统工程模糊集理论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仇亚琴;水资源综合评价及水资源演变规律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6年
9 汪霞;城市理水[D];天津大学;2006年
10 何艳梅;国际水资源公平和合理利用的法律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云哲;基于“量质域流”的水资源荷载均衡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
2 黄丽;河源市水资源保护和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3 杜晨;庄河市海绵城市建设路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年
4 职璐爽;广东省水资源脆弱性评价[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5 郭晓娜;西南喀斯特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D];重庆师范大学;2017年
6 常亮;水资源保护教育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姜磊;我国水资源保护税立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8 罗牧云;页岩气开发中的水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9 王振红;国际淡水资源保护立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10 施启迪;利用研究性学习进行水资源保护教育的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34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834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