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尺度街区倡导下的城市老旧住区更新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2 19:03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了解决住房短缺问题,我国兴建了大量城市住区。这些住区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然不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逐渐呈现老化、衰退之势,住区活力丧失殆尽。同时其所处的区位也由往昔的城市边缘向城市中心区转变,具有极大的土地经济价值。这些老旧住区不仅影响着城市风貌,也阻碍着城市的发展。因此,急需对其更新改造,完善住区与城市的关系。本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小尺度街区与及住区更新相关理论及研究概况进行相关总结,认为城市老旧住区更新引入小尺度街区具有规划与社会的双重意义,并系统性地分析了国内外具体的实践案例,总结提炼出小尺度街区倡导下的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的共性要素,即:空间结构、功能结构和人文结构三个层面。其次对成都、昆明老旧住区开展深入的实地调查,从以上三个层面总结出了城市老旧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以问题导向出发,探讨了城市老旧住区的更新设计策略,即从空间结构(街区规模与尺度、交通系统、开放空间)、功能结构(功能构成、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老旧建筑立面整治)、人文结构(住区文化、住区管理模式)三个方面,构建了小尺度街区倡导下的城市老旧住区更新设计框架。最后,把更新策略的研究成果用以指导成都市玉林片区的更新设计当中,提出了玉林片区的更新设计方法,为现阶段的老旧住区更新设计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方法。
【学位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984.12
【部分图文】:
第一章 绪论和意义大量老旧住区涌现我国城市经济与建设遭受战争极大地毁坏,整个国家积贫后复苏的过程中,政府做出了“旧城整治”的城市决策,上,进行更新改造,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面貌和人民居住匮乏,生产力及生产水平比较落后,我国城市建设的重点城进
概念以及城市规划中邻里单元的社区。斯提出,但没有对其给出明确的定义。美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帕克所提出,认为社起来的人口;二是这些人口不断地扎根于个人都生活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中①。基本单位。于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政府就相关文件,首次将“社区”概念引入城市一个街道居民委员会所辖的范围就叫一个并没有社区的概念,主要指的是居住区。,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与思想吸取社会学的社区概。社区不
从务民与城市居民公共使用交流;另一方面,享,势必产生 1+1 大于 2 的效果,提高公相对应的公共设施级别配置。索何闭空升图 2.1 广州万科四季花城平面图来源:www.vanke.com.cn图 2.2 深圳城市花园平面图来源:张勇,2003:247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38151
【学位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984.12
【部分图文】:
第一章 绪论和意义大量老旧住区涌现我国城市经济与建设遭受战争极大地毁坏,整个国家积贫后复苏的过程中,政府做出了“旧城整治”的城市决策,上,进行更新改造,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面貌和人民居住匮乏,生产力及生产水平比较落后,我国城市建设的重点城进
概念以及城市规划中邻里单元的社区。斯提出,但没有对其给出明确的定义。美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帕克所提出,认为社起来的人口;二是这些人口不断地扎根于个人都生活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中①。基本单位。于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政府就相关文件,首次将“社区”概念引入城市一个街道居民委员会所辖的范围就叫一个并没有社区的概念,主要指的是居住区。,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与思想吸取社会学的社区概。社区不
从务民与城市居民公共使用交流;另一方面,享,势必产生 1+1 大于 2 的效果,提高公相对应的公共设施级别配置。索何闭空升图 2.1 广州万科四季花城平面图来源:www.vanke.com.cn图 2.2 深圳城市花园平面图来源:张勇,2003:2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京祥;陈浩;;中国的“压缩”城市化环境与规划应对[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06期
2 唐相龙;;“精明增长”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9年08期
3 何镜堂;刘宇波;张振辉;;复兴岭南旧城 改善人居环境——广州市越秀区解放中路旧城改造一期工程[J];南方建筑;2008年05期
4 张晓婧;;有机更新理论及其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卞洪滨;小街区密路网住区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万勇;论上海中心城旧住区更新的调谐机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丁自立;街区制理念下封闭小区适度开放式改造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
2 肖洪未;基于“文化线路”思想的城市老旧居住社区更新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王乐春;城市居住街区模式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郑涛;城郊居住区街道公共交往空间的营建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亢晶晶;精明增长理论下的城市社区规划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林莹;我国住宅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区位选择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38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838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