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安子岭村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
【学位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982.2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专业背景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传统村落
1.2.2 保护
1.2.3 更新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
1.3.2 国内研究
1.3.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3.4 对安子岭传统村落的研究
1.4 研究意义和目的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目的
1.5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节
第2章 安子岭村传统村落形态特征研究
2.1 安子岭村传统村落的风土环境
2.1.1 历史沿革
2.1.2 自然环境与村落形成
2.2 安子岭传统落的格局
2.2.1 自然地理格局
2.2.2 空间形态演变
2.2.3 道路交通格局
2.3 公共空间
2.3.1 规划布局
2.3.2 街巷空间
2.3.3 公共开敞活动空间
2.4 传统建筑
2.4.1 传统建筑概况
2.4.2 传统建筑分类
2.4.3 传统建筑空间布局
2.4.4 传统建筑营建技术
2.5 其他
2.5.1 传统民俗文化
2.5.2 凤凰寨文物保护单位
2.5.3 基础设施
2.6 小结
第3章 安子岭传统村落现状调查与价值评估
3.1 传统村落调查与价值评估对象现状
3.1.1 村落格局及风貌现状
3.1.2 公共空间现状
3.1.3 传统建筑现状
3.1.4 基础设施现状
3.2 传统村落价值评估系统
3.2.1 价值评估理论
3.2.2 价值评估要素
3.2.3 价值评估过程
3.2.4 价值评估结果处理方式
3.3 传统村落价值评估结果及初步分析
3.3.1 传统院落评估结果
3.3.2 初步分析
3.3.3 保护与更新初步意向
3.4 小结
第4章 安子岭传统村落保护
4.1 传统村落保护理论
4.1.1 保护理论
4.1.2 保护原则
4.2 针对性保护措施
4.2.1 村落格局保护措施
4.2.2 公共空间保护措施
4.2.3 传统建筑保护措施
4.3 小结
第5章 安子岭传统村落更新
5.1 传统村落更新理论
5.1.1 村落更新的理论基础
5.1.2 村落更新方式
5.2 传统村落更新针对性措施
5.2.1 传统建筑更新措施
5.2.2 新建建筑风貌和谐更新措施
5.3 基础设施更新
5.4 小结
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传统院落测绘
附录(2) 图录
附录(3) 表录
附录(4) 调研民居院落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吕舟;;《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修订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J];中国文化遗产;2015年02期
2 单德启;;城镇风貌,建筑文化的新课题[J];中国勘察设计;2015年03期
3 段威;雷楠;;浙江天台张家桐村:基于微介入策略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J];北京规划建设;2014年05期
4 魏春雨;许昊皓;黄子云;卢健松;;古城留真——湖南洪江古商城的聚落自组织机制研究与保护[J];建筑学报;2012年06期
5 杨文斌;兰云凤;;邯郸天地庙的文化解读[J];华中建筑;2010年05期
6 杨文斌;;邯郸传统民居地方特色和乡土适宜建造技术研究[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陈晶,单德启;土著的前卫——大地艺术视野中的乡土聚落[J];建筑师;2005年03期
8 阮仪三;中国历史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合理利用[J];住宅科技;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袁媛;基于有机性的传统村镇保护与更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杨锋梅;基于保护与利用视角的山西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及价值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3 王鑫;环境适应性视野下的晋中地区传统聚落形态模式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4 杨定海;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张万玲;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经济途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聂存虎;古村落保护的策略与行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超;武安安子岭传统聚落与民居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7年
2 邢佳;邯郸西部山区传统村落空间解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3 贾梦萍;邯郸传统民居大院的空间形态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4 刘睿;冀南地区传统民居生态因素的应用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6年
5 申玲;文化产业化建设背景下文化遗产传承的空间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6 李玥;基于批判性地域主义的邯郸地区传统民居聚落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5年
7 袁彦廷;冀南武安清末民初大院民居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8 张文君;城镇化进程中陕西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9 郑颖娜;平潭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10 徐英杰;北京焦庄户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利用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858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2885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