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施工技术论文 >

生活型街道步行空间界面品质测度研究 ——以南宁市新竹路、凤翔路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11 12:01
  街道空间是城市市民日常接触最为频繁的空间。当互联网的普及降低人们日常出行频率的同时,机动化的街道环境进一步磨灭户外公共空间的亲切环境与宜人尺度。巷弄生活正淡出人们的生活圈,街道的意义也正在消失。近年来,由于对街道“自上而下”地改造没有站在步行者的使用角度,空间参与者的心理感知无法通过特定的途径得到反馈。本文在整合、剖析现阶段国内街道领域的研究基础上,提供实证分析与图片数据测评相结合的模式,希冀通过对南宁市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风貌的生活型街道步行空间不同路段进行探索,对现有街道界面评价方法进行补充,为南宁乃至全国其他城市构建宜人、活力的街道空间提供独特的借鉴价值。本文基于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的方法,借鉴已有街道界面研究方法,从步行者视角出发,将研究对象限定为生活型街道两侧的步行空间,在梳理南宁市生活型街道现状的基础上,提取两条样本街道进行深入至空间界面的测度研究。通过对样本街道不同尺度、不通风貌的步行空间进行分侧、分段的方法探索步行空间界面的客观量化评价方法,并引入20m×20m网格作为等距计量单位,弥补前人在步行空间研究中方法精度层面的缺陷。本文对步行空间界面的测评从由侧界面和顶界面构成...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生活型街道步行空间界面品质测度研究 ——以南宁市新竹路、凤翔路为例


图2.3本文”生活型街道”定义图示??

街道,生活型,主干道,地块


空间的服务对象决定了空间的性质。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16)??中,根据交通特征、街区功能、地方景观特色,将城市街道划分为交通性街道、生??活性街道(包括步行商业街)和其它步行空间(图2.2)。同时,参照城市规划中??对功能分区的要求,当前规划层面又将城市道路按其服务用地性质分为六种功能??类型进行交通工程和城市设计层面的引导,分别为:生活型主干道、生活型次干??道、支路、快速路、交通型主干道和交通型次干道["。该分类中,生活型次千道??和支路两种类别对应《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规范》中的生活性街道一类。??结合上述分类,本文对街道性质的分类进行如下解释(图2.3):街道两侧地??块性质决定街道功能,若所有地块中最高类型地块面积占比超过50%,则将该类??R?R?R?R?—??图2.3本文”生活型街道”定义图示??(图片来源:作者&绘)??15??

步行空间,来源,图片,作者


路边缘限定的,由城市街道两侧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其两侧绿化带或建筑立|??面所围合的以步行交通方式为主的街道空间[13:。(图2.4)??行人是街道生活的主角。步行空间界面的形态将直接影响步行使用者的视觉??体验和心理感受,步行空间的尺度将间接影响步行者的步行品质。冗长单调的步??s?mm??图2.4城市中的步行空间??(图片来源:作者白绘)??1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街道转型:一部公共空间的现代简史[J]. 徐磊青.  时代建筑. 2017(06)
[2]基于人性化维度的街道设计导控 以美国为例[J]. 陈泳,张一功,袁琦.  时代建筑. 2017(06)
[3]街道:重塑自由空间的可能性[J]. 张宇星.  时代建筑. 2017(06)
[4]城市街道的本质 步行空间路径一界面耦合关系[J]. 孙彤宇,许凯,杜叶铖.  时代建筑. 2017(06)
[5]街道——一种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与复兴[J]. 支文军.  时代建筑. 2017(06)
[6]论城市空间要素与大众健康的关系:以城市意象理论为研究框架[J]. 姜斌,李良,张恬.  上海城市规划. 2017(03)
[7]城市街道空间的演变:从道路系统1.0到“绿街系统”[J]. 金广君,朱超.  现代城市研究. 2017(05)
[8]社区街道活力的影响因素及街道活力评价——以上海市鞍山社区为例[J]. 黄舒晴,徐磊青.  城市建筑. 2017(11)
[9]街道绿化:一个新的可步行性评价指标[J]. 郝新华,龙瀛.  上海城市规划. 2017(01)
[10]特大城市中心区街道空间品质的测度——以北京二三环和上海内环为例[J]. 唐婧娴,龙瀛.  规划师. 2017(02)

硕士论文
[1]连接新旧城区街道的空间设计研究[D]. 潘璐.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2]城市建成环境可步行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方丽艳.浙江工业大学 2015
[3]绿色街道景观设计[D]. 徐吟.重庆大学 2013
[4]城市街道空间整体界面景观的营造[D]. 白骅.长安大学 2011
[5]城市街道的演变及新模式探讨[D]. 马凯.天津大学 2009
[6]基于交通静化理论的城市街道宜居性研究[D]. 程石.合肥工业大学 2008
[7]城市街道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 黄伟军.合肥工业大学 2005
[8]山地城市步行系统规划设计初探[D]. 邓柏基.重庆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076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076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1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