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公正目标为导向的深圳市城市更新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1 08:1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更新在城市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其不仅是改善物质环境,推动产业升级,挖掘城市存量用地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城市更新中复杂的利益关系也极易使城市更新成为以发展经济作为主导目标的“市场更新”,从而产生贫富差距大、公共空间私有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及早重视城市更新的价值取向。公正是打造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也是城市更新核心价值的回归。但是,目前在城市更新中政府、开发商、公众主体之间在社会公正方面没有达成一致,规划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利益协调人的角色,因此,秉持公正的立场是对规划师的基本要求。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梳理了中西方社会公正理论在哲学与城市层面的发展与社会公正认识在中西方城市更新中的演变历程,以空间正义理论、城市权理论与正义城市理论为理论基础得出了适合我国城市更新发展的社会公正理论框架。同时通过对深圳市城市更新发展历程以及脉络的梳理,从空间正义、城市权、正义城市三个角度对深圳市的城市更新进行分析、评价和完善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社会公正目标为导向的城市更新策略。通过理...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方社会公正理论综述研究梳理图
城市更新中的社会公正内涵图
4.1 深圳市城市更新发展历程深圳市的城市更新始于 80 年代初期,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成为深圳市的规划方式。期间经历了以发展速度为主导的探索阶段,以经济效率为主导的快速扩张阶段以及当前正在进行的兼顾社会公正的发展阶段。4.1.1 以发展速度为主导的探索阶段(80 年代-90 年代初)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这一阶段的深圳刚被设为特区不久,城市更新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图 4.1),更新活动以零星的居民自发性建设为主(图 4.2-4.3),集中在罗湖和福田等城市先发地区。这个阶段的更新由于量小且自发改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政府的负担,同时有利于推动城市发展,正面作用较明显(图 4.4)。在村民不违法占用其他用地的基础上,政府对这种自发性更新一般采取默认的态度。随着城市的发展,至 80 年代后期,自发性改建热开始兴起,这时制度尚未出台、规划技术与工作程序无章可循,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内容庞杂、效率低下、“旧村自改”状态混乱[54]。这个阶段的城市更新活动并未有主流价值观进行引导,其自发的活动主要为谋取村民自身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包容性发展与城市规划变革”学术笔谈会[J]. 本刊编辑部. 城市规划学刊. 2016(01)
[2]包容性语境下的规划价值重塑及学科转型[J]. 石楠,韩柯子. 城市规划学刊. 2016 (01)
[3]空间正义、社区赋权与城市更新范式的社会形塑[J]. 邓智团. 城市发展研究. 2015(08)
[4]城市权利、政府责任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新思路[J]. 魏立华,丛艳国,魏成. 城市规划. 2015(03)
[5]社会公正与政治信任:民众对政府的合作行为机制[J]. 张书维,许志国,徐岩.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4)
[6]社会公正的伦理解读[J]. 马永庆,肖霞. 伦理学研究. 2014(01)
[7]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思想价值及其现实启示——重读《明日的田园城市》有感[J]. 高中岗,卢青华. 规划师. 2013(11)
[8]基于社会空间正义的转型期中国城市更新批判[J]. 张京祥,胡毅. 规划师. 2012(12)
[9]论欧文空想社会主义[J]. 黄徐箐. 学理论. 2011(21)
[10]北京中心城区不同社会阶层混合居住利弊评价——对北太平庄和北新桥两个街道辖区的调查[J]. 吴莉萍,黄茜,周尚意. 北京社会科学. 2011(03)
博士论文
[1]转型期基于社会公平问题导向型的城市规划研究[D]. 王哲.天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94659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方社会公正理论综述研究梳理图
城市更新中的社会公正内涵图
4.1 深圳市城市更新发展历程深圳市的城市更新始于 80 年代初期,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成为深圳市的规划方式。期间经历了以发展速度为主导的探索阶段,以经济效率为主导的快速扩张阶段以及当前正在进行的兼顾社会公正的发展阶段。4.1.1 以发展速度为主导的探索阶段(80 年代-90 年代初)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这一阶段的深圳刚被设为特区不久,城市更新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图 4.1),更新活动以零星的居民自发性建设为主(图 4.2-4.3),集中在罗湖和福田等城市先发地区。这个阶段的更新由于量小且自发改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政府的负担,同时有利于推动城市发展,正面作用较明显(图 4.4)。在村民不违法占用其他用地的基础上,政府对这种自发性更新一般采取默认的态度。随着城市的发展,至 80 年代后期,自发性改建热开始兴起,这时制度尚未出台、规划技术与工作程序无章可循,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内容庞杂、效率低下、“旧村自改”状态混乱[54]。这个阶段的城市更新活动并未有主流价值观进行引导,其自发的活动主要为谋取村民自身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包容性发展与城市规划变革”学术笔谈会[J]. 本刊编辑部. 城市规划学刊. 2016(01)
[2]包容性语境下的规划价值重塑及学科转型[J]. 石楠,韩柯子. 城市规划学刊. 2016 (01)
[3]空间正义、社区赋权与城市更新范式的社会形塑[J]. 邓智团. 城市发展研究. 2015(08)
[4]城市权利、政府责任与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新思路[J]. 魏立华,丛艳国,魏成. 城市规划. 2015(03)
[5]社会公正与政治信任:民众对政府的合作行为机制[J]. 张书维,许志国,徐岩. 心理科学进展. 2014(04)
[6]社会公正的伦理解读[J]. 马永庆,肖霞. 伦理学研究. 2014(01)
[7]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思想价值及其现实启示——重读《明日的田园城市》有感[J]. 高中岗,卢青华. 规划师. 2013(11)
[8]基于社会空间正义的转型期中国城市更新批判[J]. 张京祥,胡毅. 规划师. 2012(12)
[9]论欧文空想社会主义[J]. 黄徐箐. 学理论. 2011(21)
[10]北京中心城区不同社会阶层混合居住利弊评价——对北太平庄和北新桥两个街道辖区的调查[J]. 吴莉萍,黄茜,周尚意. 北京社会科学. 2011(03)
博士论文
[1]转型期基于社会公平问题导向型的城市规划研究[D]. 王哲.天津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94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gjslw/3294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