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大庆致密油储层电阻率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03:10

  本文关键词:大庆致密油储层电阻率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含泥含钙致密砂岩 导电规律 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 改进等效岩石元素理论 孔隙结构 电阻率模型


【摘要】:随着松辽盆地中浅层石油勘探进程的不断推进,勘探开发对象日趋复杂,勘探开发的难度也日益增大。大庆致密砂岩储层低孔低渗、高泥高钙、孔隙结构复杂、微孔隙较发育、束缚水饱和度较高。这些特征使该区致密砂岩储层的导电规律与常规储层导电规律有很大差别,多表现为非阿尔奇关系。为后续的饱和度评价增加了难度。本文基于大庆A地区X油层致密砂岩储层岩电实验数据和粒度分析等资料,研究了致密砂岩储层导电规律并进行了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随孔隙结构变差、泥质含量减小、钙质含量增加,岩石导电性变差。从实验上证明了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和改进等效岩石元素导电理论可以用于描述致密储层的非阿尔奇现象;根据致密油储层导电规律研究成果和致密油储层特征,考虑泥质、钙质、孔隙结构等因素对致密油储层导电性的影响以及致密油储层导电规律与常规储层导电规律的不同,利用有效介质导电理论和改进等效岩石元素理论等,建立适用于大庆致密砂岩储层的致密砂岩储层饱和度模型,并对模型各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半径均值和无效流动孔隙与有效流动孔隙之比对致密砂岩孔隙结构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采用优化技术和有效流动孔隙度计算式,建立了孔隙结构效率和孔隙曲折度计算式,并利用岩电数据和测井资料确定了模型中的参数,同时给出了模型求取含水饱和度的方法。从理论上分析对比了建立的致密砂岩储层含油饱和度模型与三孔隙导电模型、阿尔奇方程等模型的优缺点,利用密闭取心井岩心分析含水饱和度与各饱和度模型计算的储层含水饱和度进行精度对比,从而证明本文建立的致密砂岩含油饱和度模型更适合大庆致密砂岩储层饱和度评价。利用本文所建立的致密砂岩电阻率模型对该区块致密砂岩储层实际测井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用于大庆致密砂岩储层的测井解释评价。
【关键词】:含泥含钙致密砂岩 导电规律 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 改进等效岩石元素理论 孔隙结构 电阻率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创新点摘要7-10
  • 前言10-19
  • 0.1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10
  • 0.2 致密油测井解释方法研究与进展10-16
  • 0.2.1 致密储层导电规律研究与进展10-12
  • 0.2.2 致密储层孔隙结构研究与进展12-14
  • 0.2.3 基于孔隙结构的含油饱和度模型研究与进展14-16
  • 0.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16-19
  • 第一章 致密油储层导电规律研究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19-25
  • 1.1 致密油储层导电规律研究19-23
  • 1.1.1 地层因素与孔隙度关系研究19
  • 1.1.2 胶结指数变化规律研究19-20
  • 1.1.3 电阻增大系数与含水饱和度关系研究20
  • 1.1.4 饱和度指数变化规律研究20-21
  • 1.1.5 b值变化规律研究21-23
  • 1.2 致密油储层导电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分析23-25
  • 1.2.1 泥质含量、钙质含量对致密储层导电规律影响23-24
  • 1.2.2 孔隙结构对致密储层导电规律影响24-25
  • 第二章 致密油储层电阻率模型研究25-56
  • 2.1 纯岩石导电理论应用基础研究25-28
  • 2.1.1 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25-26
  • 2.1.2 改进等效岩石元素理论26-28
  • 2.2 有效介质与等效岩石元素理论结合的致密砂岩电阻率模型28-40
  • 2.3 致密砂岩电阻率模型理论研究40-46
  • 2.4 致密砂岩电阻率模型参数确定46-52
  • 2.5 致密砂岩电阻率模型求解方法52-56
  • 第三章 致密油储层电阻率模型精度分析56-62
  • 3.1 不同饱和度模型理论对比56
  • 3.2 不同饱和度模型精度对比与模型优选56-62
  • 第四章 实际资料处理与应用效果评价62-68
  • 结论68-69
  • 参考文献69-73
  • 发表文章目录73-74
  • 致谢74-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顺社;魏炜;魏新善;赵会涛;刘晓鹏;;致密砂岩储层微观结构表征及发展趋势[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3年09期

2 陈晓华,陈昭国;致密砂岩储层损害与保护现状综述[J];四川地质学报;1997年02期

3 张哨楠;;致密天然气砂岩储层:成因和讨论[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8年01期

4 杨建;曾立新;彭钧亮;陈香;;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定向实验技术研究[J];钻采工艺;2011年05期

5 石道涵;张兵;何举涛;蒋廷学;蒲春生;;鄂尔多斯长7致密砂岩储层体积压裂可行性评价[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6 刘天定;赵太平;李高仁;石玉江;;利用核磁共振评价致密砂岩储层孔径分布的改进方法[J];测井技术;2012年02期

7 季哲;胡峰;曹雪娇;;山西临汾区块太原组致密砂岩储层影响因素研究[J];内江科技;2014年04期

8 张纪智;陈世加;肖艳;路俊刚;杨国平;唐海评;刘超威;;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其成因[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年05期

9 邓晓航;田刚;谭伟;唐启银;;利用测井技术研究致密砂岩储层裂缝[J];石油化工应用;2014年01期

10 赵永刚;潘和平;李功强;骆淼;;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镇泾油田延长组致密砂岩储层裂缝测井识别[J];现代地质;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司文朋;狄帮让;魏建新;;部分饱和致密砂岩储层物理模型地震响应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2 谢渊;王剑;谢正温;王生朗;李春玉;罗建宁;;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长2、长6、长8油层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形成[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崔利凯;孙建孟;;基于数字岩心的致密砂岩储层岩石渗流特性多尺度数值模拟[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三专题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王多立;吐哈油田稳中求进促油气上产[N];中国石油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蔡s,

本文编号:1040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040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0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