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组分的拉曼位移特征统计分析Ⅱ:环烷烃和不饱和烃
本文选题:环烷烃 切入点:不饱和烃 出处:《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7年11期
【摘要】:了解不同类型烃类的拉曼光谱特征有助于更好地利用拉曼光谱技术分析烃类包裹体。主要统计和分析了环烷烃和不饱和烃的典型拉曼位移特征。结果显示,环戊烷和环己烷C—C键最强拉曼峰主要集中在1 440~1 460cm~(-1)之间,而通过环戊烷和环己烷分别在890和785cm~(-1)的稳定特征峰可以进行区分。环戊烷随着支链数的增加,其C—C键最强拉曼峰的波数增大至1 460cm~(-1)。含一个支链的五元环烷烃C—C键最强拉曼峰位于1 445cm~(-1),含两个支链的五元环烷烃C—C键最强拉曼峰为1 450cm~(-1),含三个及以上支链的五元环烷烃C—C键最强拉曼峰为1 460cm~(-1)。环己烷随着支链数增加C—H键最强拉曼峰发生红移,C—C键最强拉曼峰主要分布在1 440~1 460cm~(-1)范围内。含一个支链的环己烷最强拉曼峰组合特征明显,分布在1 445cm~(-1)±,1 034cm~(-1)±,2 853cm~(-1)±和2 934cm~(-1)±,含两个支链的环己烷C—C键分布在1 440~1 460cm~(-1),C—H键的最强拉曼峰为2 926cm~(-1)±,含三个支链的环己烷具有1 459cm~(-1)±和2 924cm~(-1)±的最强拉曼峰组合。烯烃碳碳双键的特征峰为1 641cm~(-1)±。炔烃特征峰在2 200cm~(-1)±,而1 445cm~(-1)±,2 908cm~(-1)±和2 933cm~(-1)±三个强峰可作为辅助识别标志。这些特征可以用于识别烃类包裹体中的环烷烃和不饱和烃。
[Abstract]:It is helpful to use Raman spectroscopy to analyze hydrocarbon inclusions. The typical Raman shift characteristics of cycloalkanes and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are analyzed. The strongest Raman peaks of C-C bond of cyclopentane and cyclohexane are mainly between 1 440 ~ 1 460 cm ~ (-1), but can be distinguished by the stable characteristic peaks of cyclopentane and cyclohexane at 890 and 785 cm ~ (-1), respectively. The strongest Raman peak of C-C bond increases to 1 460 cm ~ (-1). The strongest Raman peak of C-C bond with one branched chain is located at 1 445 cm ~ (-1), the strongest Raman peak of C-C bond with two branched chain is 1 450 cm ~ (-1), and the five member with three or more branched chains is 5. The strongest Raman peak of C-C bond of cycloalkane is 1 460 cm ~ (-1) ~ (-1). The strongest Raman peak of cyclohexane is red shifted in the range of 1 440 ~ 1 460 cm ~ (-1)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branched chain.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trongest Raman peak of cyclohexane with one branched chain is obvious. The strongest Raman peaks of cyclohexane with two branched chains were 1 445 cm ~ (-1) 卤10 34 cm ~ (-1)) 卤2 853 cm ~ (-1) and 2 934 cm ~ (-1)) 卤. The strongest Raman peaks of C-C bond with two branched chains were 2 926 cm ~ (-1) C ~ (-1) at 1 460 cm ~ (-1) C ~ (-1). The strongest Raman peaks of cyclohexane with three branched chains were 1 459 cm ~ (-1) 卤and 2 924 cm ~ (-1) 卤. The highest Raman peaks of alkenes with carbon and carbon double bond were 2 926 cm ~ (-1) ~ (-1) 卤and 2 924 cm ~ (-1) ~ (-1) 卤. The Raman peaks of cyclohexane containing three branched chains were 1 459 cm ~ (-1) 卤and 2 924 cm ~ (-1) 卤respectively. The characteristic peaks of alkynes in hydrocarbon inclusions are 2 200 cm ~ (-1) ~ (-1) and 1 445 cm ~ (-1) 卤2 908 cm ~ (-1) 卤and 2 933 cm ~ (-1) ~ (-1)) 卤3 strong peaks. These characteristics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naphthenic hydrocarbons and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 in hydrocarbon inclusions.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21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SD2013211151,16CX05005A)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5LH05)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6ZX05003-002)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7年(第二批)(2017CXGC1602,2017CXGC1608)资助
【分类号】:O657.37;TE62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金涛,张鹏翔,陈大鹏,张燕,路帆,谢虎,李虹;显微拉曼技术对毒品检测分析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9年06期
2 陈勇,周瑶琪,章大港;几种盐水溶液拉曼工作曲线的绘制[J];光散射学报;2002年04期
3 刘国志,赵金涛,徐存英,段云彪,张鹏翔;麻黄素和左旋咪唑显微拉曼测试分析[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2年02期
4 余向阳,黄群健,罗琦,李晓原,严以京;苯、吡啶及吡嗪分子的超拉曼和表面增强超拉曼光谱[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年01期
5 张鼐;张大江;张水昌;张蒂嘉;;在-170℃盐溶液阴离子拉曼特征及浓度定量分析[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5年12期
6 蒋芸;杨娅;;共聚焦拉曼仪测试参数的合理选择[J];分析仪器;2013年03期
7 杨;;铁-硫蛋白共振拉曼研究的一些进展[J];化学通报;1987年06期
8 骆清铭,刘贤德,李再光;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和基于拉曼的诊断系统在医学临床上的应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93年04期
9 王德嵘,柯国庆,,黄大鸣,钱士雄;物理喷束淀积制得的C_(60)、C_(70)等薄膜的拉曼和荧光光谱研究[J];光散射学报;1995年Z1期
10 程光煦, 蔡元吉,周茂;金硫氢原体模拟成矿的拉曼研究[J];光散射学报;1995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斌;王喜;庄目德;;基于光纤拉曼的针尖增强拉曼光谱技术[A];第十四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樊海明;;金纳米星的荧光和表面增强拉曼双模态生物成像[A];第十七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3年
3 李丹;李大伟;龙亿涛;;基于循环电化学沉积和溶出法制备的新型表面增强拉曼活性基底[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易润芳;周晓东;胡继明;;基于无修饰适配子的高灵敏拉曼探针检测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怀金;王继扬;王正平;邵宗书;蒋民华;;几种拉曼晶体的生长和性能研究[A];第14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徐怡庄;孙文秀;陶栋梁;吴瑾光;宋增福;翁诗甫;许振华;徐端夫;徐光宪;;一种新的拉曼增强机理[A];第十二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张朝晖;王志刚;;超高真空拉曼光学显微镜及应用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3年
8 温锦秀;张洪波;陈焕君;张卫红;陈建;;基于金-银核壳纳米棒柔性基底的表面增强拉曼技术[A];第十七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摘要文集[C];2013年
9 卢黄;张冠男;沈爱国;胡继明;;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活性探针对丝氨酸蛋白酶的检测应用[A];第十六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赵彦牧;高革丽;王培杰;;硝基苯分子拉曼虚态特性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怀洲;人体血清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及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7年
2 李宽国;纵向耦合金属微纳结构制备及其增强拉曼散射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3 阮华;在线拉曼分析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工业应用[D];浙江大学;2012年
4 苏乐;拉曼散射技术在单细胞检测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13年
5 李占龙;β-胡萝卜素分子结构有序性对拉曼散射截面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李遵云;分子拉曼散射和吸收光谱中若干新问题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卫来;高速量热—拉曼联用技术及相分离动力学的高速量热法探究[D];南京大学;2014年
8 李海波;基于表面等离子体调控的拉曼与荧光角度分辨光谱的研究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4年
9 赵洪阳;双钨酸盐拉曼激光晶体的生长及物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杨海峰;自组装单分子层的原位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和拉曼映射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莎;静电相互作用的固相微萃取与表面增强拉曼联用技术用于阴离子型污染物的现场检测[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李志成;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β受体激动剂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3 祁新迪;新型拉曼探针的制备及其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4 武艳英;表面增强拉曼信号放大传感分析方法在重大疾病相关活性分子检测中的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5 郑栓;拉曼活性银基底的制备与表征[D];扬州大学;2015年
6 李敬钰;基于介孔二氧化钛复合材料拉曼免疫传感器的研究及介孔二氧化锡光电性质初探[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7 翟潇墨;表面增强拉曼信号放大生物传感方法在生物活性分子检测中的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8 何鑫;Au NF@SiO_2复合结构的制备及其拉曼增强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王梦兰;石英毛细管内壁镀金及其气体激光拉曼增强性能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10 贾彦华;GZO晶体和陶瓷的拉曼光谱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571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657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