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基于水平井资料进行地质建模的大数据误区分析与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18-03-24 08:52

  本文选题:水平井 切入点:地质建模 出处:《石油勘探与开发》2017年06期


【摘要】:以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MPE3油田为例,在分析水平井信息特征的基础上,对比了直井和水平井数据分布和变差函数的差异,针对将水平井信息直接应用于地质建模中产生的大数据误区,提出了相应的建模策略。研究表明由于研究区水平井具有数据信息量大、井轨迹方向性强、砂岩钻遇率高的特点,造成了不符合地质认识的变差函数分析结果,进而在沉积微相和储集层物性建模以及概率储量预测上产生误区。建模时首先采用直井信息对分流河道砂体分布进行变差函数分析,通过沉积相控、地震约束的方法建立岩相框架;再利用水平井信息反映储集层内部非均质性精度高的特点,结合直井信息进行泥质隔夹层的变差函数分析,建立相应的储集层岩相精细模型;最后建立储集层物性模型,并分井区计算地质储量。该建模策略能够真实反映地质特征,且有效提高了井间砂体预测的精度,增强了储集层地质模型的可靠性。
[Abstract]:Taking the MPE3 oil field of Orinoco heavy oil belt in Venezuela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in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orizontal wells, the differences of data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function between vertical wells and horizontal wells are compared. In view of big data's misunderstanding caused by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horizontal well information in geological modeling, the corresponding modeling strategy is put forwar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horizontal well in the study area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amount of data information, strong direction of well trajectory and high drilling probability of sandstone. The result of the analysis of variation function which does not accord with the geological understanding, In the modeling of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and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the prediction of probabilistic reserves, the variation function of distributary channel sand body is analyzed by using vertical well information, and the sedimentary facies is used to control the distribution of sand body. The seismic constraint method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lithofacies framework, the horizontal well information is used to reflect the high accuracy of heterogeneity in the reservoir, and the variation function of the muddy intercalation is analyz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vertical well inform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fine reservoir lithofacies model is established. Finally, the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geological reserves are calculated by dividing the well areas. The modeling strategy can reflect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mprove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cross-well sand bodies and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reservoir geological model.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安石油大学;
【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6ZX05031-001)
【分类号】:P628.3;TE355.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霍树义;;水平井固放磁测井资料解释及其评价[J];测井技术;1992年02期

2 刘波;刘振;孙光胜;赵敏娇;;大庆第一口聚驱水平井的储层深度预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年06期

3 陈冬;汪中浩;李晓山;王彦春;;水平井油层钻遇率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3期

4 李波,郑华;水平井集成测试技术[J];国外油田工程;2005年06期

5 刘传虎,刘福贵;中曲率辐向水平井轨迹设计[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4年06期

6 郝宪锋;;存储式水平井井筒检测仪关键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4年03期

7 刘传虎;刘福贵;王超明;;巷道水平井的地震设计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3年01期

8 樊平;;水平井钻进的地质定向技术[J];录井技术;1997年01期

9 韩春杰;王瑛;阎铁;;水平井侧钻过程中钻柱振动规律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21期

10 吴淑红,于立君,刘翔鹗,郭尚平;热采水平井变质量流与油藏渗流的耦合数值模拟[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长福;吴小军;郑强;;储层随机地质建模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2 刘鑫磊;姚长利;郑元满;;二度体地质建模过程中地质体自动划分算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八专题论文集[C];2013年

3 张永庆;李洁;渠永宏;吕晓光;陈舒薇;徐罗滨;;高含水后期密井网测井条件下精细储层表征及地质建模技术应用[A];2004第三届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杨龙;车明;周建堂;康丽侠;詹健;李儒春;;基于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技术在侏罗系油藏开发的应用[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六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张娜;刘展;魏合龙;;基于GIS的二维地质建模研究与实现[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祁光;吕庆田;吴燕冈;严加永;;综合地球物理技术在3D地质建模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7 任建国;赵常胜;;MineSight软件在矿山地质建模中的应用[A];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册)[C];2010年

8 杜玉山;;中高渗砂岩储层地质建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渤海湾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论文集(第十三集)[C];2008年

9 赵世华;薛春纪;刘淑文;曾荣;;基于克里金法的三维矿床地质建模初探[A];第二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黄冬梅;于天中;杨正明;张训华;;裂缝性火成岩油藏地质建模技术及其应用[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段冲;金坛储气库含盐层系三位精细地质建模[N];中国石油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唐丙寅;城市第四系沉积相三维可视化精细建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闫树;非均质砂岩油藏储层精细地质建模等效表征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翁正平;复杂地质体三维模型快速构建及更新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4 曹永娜;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在剩余油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韦学锐;河流储层相控地质建模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鹏;孤岛油田中一区Ng5-6薄差层地质特征研究及水平井设计[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张腾;基于多源数据的快速油藏建模及水平井设计[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杨睿;MAPS持率成像处理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4 张刘磊;电导成像原理基础上的水平井两相流的识别设计[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5 张凤歧;水平井拖拉器测井工艺及张力短节国产化的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6 常森;苏里格气田东区盒8与山1段致密砂岩储层展布规律研究及水平井地质适应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4年

7 姜丽;水平井录井精细评价及射孔井段优选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8 武渝;子长油田z201井区长6油藏地质建模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9 翟飞飞;OIV在油藏地质建模可视化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10 朱珊姗;基于录井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57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657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9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