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晋西挠褶带南部石炭—二叠系气藏特征与分布

发布时间:2018-04-19 15:53

  本文选题:砂岩气藏 + 含气量计算 ; 参考:《山东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晋西挠褶带南部石炭-二叠系气藏特征与分布。在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天然气藏形成与保存条件研究的基础上,对砂岩气层进行了识别与评价,研究了含气砂岩的分布特征,进而分析了砂岩气藏的主控因素,编制了气藏剖面,总结了气藏类型与分布规律,预测了研究区的资源潜力,优选了有利区。研究区具备较好的天然气生成、储集与保存等成藏条件。石炭-二叠系煤、暗色泥岩等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厚度大、分布广。烃源岩有机质处于成熟-过成熟热演化阶段,具备较强的生烃能力。砂体在平面上分布广泛,且纵向多套叠合累计厚度大;通过对研究区四套主要砂体进行分析,显示储层主要为致密砂岩。研究区盖层条件较好,泥岩盖层厚度稳定、排替压力较高。在保存条件方面,研究区构造整体为向西倾伏的单斜,局部发育小型褶皱,断层不甚发育;岩浆活动不明显;地下水矿化度较高,指示径流条件较弱,有利于气藏的保存。对研究区砂岩气层进行了识别与评价。首先运用曲线重叠法、交会图版法对本区的砂岩气层进行定性识别,建立了本区的气层识别评价方法。在考虑到本区砂岩泥质含量较高的基础上,对印尼公式的参数进行一定的优化,计算了本区的砂岩含气量,含气量整体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规律。对气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本区气藏类型与分布规律。利用线性回归、偏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系数等方法得出研究区砂岩含气量主控因素为砂岩孔隙度、砂岩含气饱和度和盖层排替压力。本区气藏类型有三种:构造气藏、岩性气藏、构造-岩性复合气藏,其中以岩性气藏、构造-岩性复合气藏为主。研究得出本区气藏分布规律为:①纵向上有利的储盖组合控制气藏的分布层位;②砂岩物性控制岩性气藏的分布;③天然气在构造高部位和区域斜坡富集。根据面积丰度法对晋西挠褶带南部砂岩天然气资源量进行了预测,共计9872.16×108m3。结合砂岩气藏的主控因素,优选了本区有利区,即Y148-Y155井周边区域、宜10-宜18井周边区域和大吉6-5-吉试20井周边区域。
[Abstract]:Based on the study of formation and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of sandstone gas reservoir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Carboniferous - Permian coal - bearing formation ,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andstone gas reservoirs are studied . The surrounding area of Y148 - Y155 well is preferably located in the peripheral area of Well 10 - Y18 and the peripheral area of Daji 6 - 5 - Jilin .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咤咤;黄文辉;许启鲁;冯小龙;崔晓南;张谦;;柿庄北区块3号煤含气量影响因素关联性分析[J];科技通报;2016年07期

2 金力钻;孙玉红;杨铁梅;王海平;;致密砂岩气层测井综合识别方法与应用效果——以临兴-神府区块上古生界为例[J];国外测井技术;2015年05期

3 林玉祥;栾伟娜;韩继雷;张春荣;吴玉琛;李秀芹;;沁水盆地砂岩游离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年10期

4 李贵红;张泓;;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成藏地质模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5年01期

5 罗少成;成志刚;唐冰娥;肖飞;彭怡眉;牟明洋;;致密砂岩储层胶结指数m和岩性系数a的研究[J];复杂油气藏;2014年04期

6 王伟明;赵旭;孙计文;段胜强;王洋;王贵磊;闫旭;田伟超;;致密砂岩气资源潜力关键参数确定方法——以吐哈盆地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4年02期

7 文彩霞;李艳;张辉;赵小会;贾俊;;流体封存箱与天然气成藏——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为例[J];中国石油勘探;2014年02期

8 樊阳;查明;姜林;张少鹏;张洪;;致密砂岩气充注机制及成藏富集规律[J];断块油气田;2014年01期

9 陈科贵;温易娜;何太洪;孙万明;王超;吴韬;付建国;;低孔低渗致密砂岩气藏束缚水饱和度模型建立及应用——以苏里格气田某区块山西组致密砂岩储层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年02期

10 赵靖舟;李军;曹青;白玉彬;耳闯;王晓梅;肖晖;吴伟涛;;论致密大油气田成藏模式[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米敬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藏的运聚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雷盼盼;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构造演化及其对奥陶系油气成藏条件的影响[D];西北大学;2015年

2 张向津;大牛地气田石炭—二叠系致密砂岩成岩演化定量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李凯;临汾地区构造裂隙发育规律及对煤层气成藏的影响[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4 黄志刚;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上三叠统构造—热演化史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李奎周;南堡凹陷复杂砂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6 霍凯中;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煤层气资源预测模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7 杨永恒;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紫金山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热力构造演化[D];长安大学;2006年

8 刘新社;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盆地分析模拟[D];西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737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7737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7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