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SAGD水平井启动阶段汽腔加热边界预测模型

发布时间:2018-04-22 01:34

  本文选题:SAGD + 水平井 ; 参考:《石油钻采工艺》2017年05期


【摘要】: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分为启动和生产两个阶段。量化计算SAGD启动阶段水平段的汽腔发育边界是判断转入生产阶段最佳时机的重要依据。根据SAGD启动过程分析、蒸汽加热地层的热传导方程,并通过引入井下温度衰减测试方法,建立了水平段各测温点的加热半径计算模型。该模型可以用来计算水平段沿程蒸汽加热边界,判断汽腔发育形态。以新疆油田某SAGD水平井井底测温数据为基础,将该模型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模型定量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的定性判断结果一致。研究结果为SAGD转生产阶段时机的判断与汽腔发育均匀性监测提供了新方法。
[Abstract]:The steam assisted gravity discharge (SAGD) technology i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of starting and production. Quantifying and calculating the boundary of the steam cavity development in the level of the SAGD starting stage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judging the best time to turn into the production stag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starting process of the SAGD, the heat conduction equation of the steam heating stratu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ownhole temperature attenuation test method, is built. 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the heating radius of each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point in the horizontal section is set up. This model can be used to calculate the development shape of the steam cavity in the horizontal section of the steam heating.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bottom hol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n a SAGD horizontal well in Xinjiang oilfield,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model and the monitoring data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nd the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results and monitoring of the model are found. The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qualitative judgement of the data.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 new method for judging the timing of the SAGD production stage and monitoring the uniform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eam chamber.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基金】:“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油砂高效开发与提高SAGD效果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编号:2016ZX05031002)
【分类号】:TE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鄢旭;;SAGD开发影响因素研究[J];甘肃科技;2011年04期

2 蒋其斌;樊玉新;何周;;SAGD智能化油田建设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2年08期

3 苗慧;;杜84块兴Ⅵ组SAGD吞吐预热效果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2年12期

4 刘斌;易维容;梁生朗;王国春;;SAGD项目经济评价模式探讨[J];特种油气藏;2013年01期

5 窦宏恩;稠油热采应用SAGD技术的探讨[J];石油科技论坛;2003年04期

6 王强;;油藏监测技术在SAGD开发中的应用[J];特种油气藏;2007年06期

7 张晓会;;浅析SAGD项目的安全管理与对策[J];安全;2009年11期

8 张小波;郑学男;邰德军;孟明辉;;SAGD添加非凝析气技术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9 赵睿;刘刚;佘庆东;;提高SAGD的效能[J];国外油田工程;2010年05期

10 夏东;;综合调整提高杜84块兴Ⅵ组SAGD试验区开发效果[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唐明云;施安峰;贾江涛;吴斌;王晓宏;;考虑轻油组分的SAGD过程热采稠油数值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依;谢加才;毕研斌;陈德珍;;SAGD稠油开采余热综合利用方案及其实施[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刘波;;储层预测深度对水平井设计的约束[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段永刚;赵震峰;陈伟;王晓东;;压裂水平井多裂缝系统渗流及非均匀裂缝长度对产能影响[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付春权;刘宇;尹洪军;;压裂水平井压力动态分析[A];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C];2005年

6 朱文革;李业;;孤东油区高压地层水平井施工技术[A];黑鲁石油学会钻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田中兰;申瑞臣;乔磊;;煤层气水平井远距离穿针技术与装备研制[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吴鸿麟;周羽;应明;;水平井套管应力分析的摄动—有限元方法[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卷)[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郭影 刘军;辽河油田拓展SAGD开发空间[N];中国石油报;2006年

2 记者 张晗 通讯员 张晓刚;辽河油田SAGD引发蝴蝶效应[N];中国石油报;2013年

3 王英宇 邓宏 首席记者 于森;油田SAGD大泵举升研究取得重大进展[N];盘锦日报;2006年

4 王英宇 首席记者 于森;辽河SAGD物理联动试验填补世界空白[N];盘锦日报;2006年

5 张放 首席记者 于森;SAGD研发再克世界级难题[N];盘锦日报;2006年

6 记者 郭影 特约记者 张正卿;中国石油重大开发试验SAGD技术获突破[N];中国石油报;2006年

7 首席记者 孙运强 高淑华;辽河SAGD,,破解世界稠油特稠油开采难题[N];盘锦日报;2008年

8 宋鹏;新疆油田SAGD试验区首对水平井井组顺利完井[N];中国石油报;2008年

9 特约记者 郑水平;辽河SAGD地面工程热能技术研究启动[N];中国石油报;2009年

10 记者 刘军;国家油气重大专项SAGD成果喜人[N];中国石油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新革;浅层超稠油双水平井SAGD技术油藏工程优化研究与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浩;SAGD油井作业技术研究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2 尹晓君;SAGD循环预热液分离及废水处理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3 孙昊;杜84块兴Ⅱ-Ⅳ组深度开发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4 栾健;超稠油砂岩油藏SAGD参数优选及SAGP方案设计[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5 侍吉清;SAGD井口在线检测技术与剩余寿命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6 陈陆建;SAGD采出液产生污油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7 边晓强;双水平井SAGD超稠油生产优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

8 彭立帆;新疆F油田超稠油SAGD产能预测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

9 王勇;烟道气辅助SAGD提高稠油开发效果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10 张雪萍;SAGD技术开采稠油的余热利用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850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17850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6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